§3.在鱼与熊掌间做出选择(1 / 1)

“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然而当二者只能取其一时,你就必须能分清哪多哪少,果断地放弃次要的一个。

在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无奈的是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把握命运的十字关口,我们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失去的,会有收获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的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放弃一些东西,你还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

历史性的机遇往往是很珍贵的,稍纵即逝。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功者往往有着很强烈的紧迫感,他们一旦认识到所面临的机遇的巨大价值,就会全身心地去奋斗,克服“干扰”,不怕挫折,直至达到目的。因此,时代所赐予的伟大机遇很难从他们手上溜掉。

生活中充满了种种**,在**面前我们也应当控制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分清轻重,放弃非分之想。

鲁国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正眼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

他的弟弟看到那么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鱼都被退了回去,很是可惜,就问他:“哥哥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也不接受,为何?”

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

想好了,吃哪道菜

“你以为那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人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给我送来了。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办事,才能长远地吃鱼。靠人不如靠己呀。”

有一次,一个不知名的人偷偷往公仪休家中送了一些鱼,他无法退回,就把鱼挂到家门口,直到几天后鱼变得臭不可闻才把它们扔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鱼了。

是的,选择有时只是一念之间,但做出一个微小的正确抉择又是多么艰难,因为当头脑中何为轻、何为重认识不清的时候,又怎能一下子抓住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东西?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龟。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

“妈妈!”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但他从母亲坚决的脸上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为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他确实没再钓到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只要分清了轻重,你就会发现,鱼与熊掌其实并不难选择,忍小失才能够谋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