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快乐,就必须不把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有些人常常烦恼,就是因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哪怕有时是他人一句无心的话,自己却都有意地接受了下来,为此闷闷不乐。其实在生活中,自己与他人总要在是是非非中彼此发生摩擦,有时是他人有意的,而有时则是无意的,我们不能每时每事都让别人相信我们的清白,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训练自己,使自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言行伤害。
日本的白隐禅师是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有一对夫妇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开了一家水产店,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女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个字。
这对夫妻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白隐静静地听完了对方的辱骂,只淡淡地应道:“就是这样吗?”可事情并没有完,等那姑娘肚中的孩子降生后,姑娘的父母竟毫不犹豫地将婴儿送给了白隐。这着实是一件让白隐禅师难堪的事,“一位出家的和尚,竟与民女通奸,还生了孩子,出的是哪门子的家?”街头巷议不绝于耳。这位白隐禅师尽管名誉扫地,但并不介意,他没有做任何辩解,只是认真、细心地照顾着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买来其他婴儿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人之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他只想让那个孩子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年后,那位没有结婚的妈妈感到良心不安,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于是姑娘的父母羞愧万分地去跟白隐禅师赔礼道歉,并抱回孩子。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在交回孩子时仍然只是轻轻说道:“就是这样吗?”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别人误会和指责,如果你去解释或还击,往往会使事情越闹越大,不妨向白隐禅师学习,把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往往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无谓的是非,无谓的解释美国有一位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使他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乡小城里与一个名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并将其视为竞争对手,从而使他后半生与前半生的辉煌截然不同。
马利丁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实现名利双赢,就以卑鄙的手段不断地在报刊上制造一些低劣的花边新闻,并向阿扎洛夫叫板。凭着阿扎洛夫的人品和地位,他本不该去理会这种“跳梁小丑”式的人物,但是,不幸的是,他被这个小丑激怒了,丧失理智地与马利丁在小报上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阿扎洛夫既得了名又得到了利,而阿扎洛夫则在无端的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成了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难免会碰上一些是非,面对生活的是是非非,我们不要让自己身陷其中,试图让自己能够还原生活的本质,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或无辜。殊不知,生活是复杂的,有时候,很多事情很可能是越想弄明白,反而越发朦胧难辨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描越黑”的道理。所以,有时候,在一些并非原则性的是是非非面前,我们无须去澄清什么,时间一定会替我们做出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