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求亲靠友要会说软话(1 / 1)

小时候的玩伴或过去的同学、战友,当年在一起时亲密无间,时过境迁,人家现如今有了出息,地位高了,心态也不一样了。如果你去求他办事,无视你们之间现在的差距,还是以“当年如何”的心态跟他交流,注定剃头挑子一头热。在这里必须明白一点,感情归感情,你也完全可以拿它说事儿,但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能够拉下脸,说一些恰当的低头话才成。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但杀了大量的共产党员,而且还秘密拘捕了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有一天,蒋介石接到门卫官的报告。说从家乡来了一位亲戚想要求见他,蒋介石一听家乡来人了,连忙叫门卫官请他进来。

门外进来一人,蒋介石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弟,说起这个表弟,年龄只比蒋介石小两岁,是蒋介石小时候最要好的一个亲戚。

只见蒋介石的表弟走了过来,行了一礼,说:“表哥目前可错杀一千,只怕连我这个表弟你也认不得了吧!”

蒋介石一听此言,知道这位表弟必有什么事要责备于他。仔细问清缘由后,果然不出所料,原来蒋介石在大肆拘捕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时,把这位表弟的一位好友也抓了进去。

蒋介石一听是这事,不由暗暗为难,这时的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于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弟放人的要求。

蒋介石的表弟一见这种情况,就知道今天若来硬的,肯定不会达到放人的目的。于是,他用悲伤的语气对蒋介石说:

“看来表哥确实变了一个人,姑奶当时对我说的话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是不会错了。”

接着,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那时表兄弟在一起是多么的开心,感情是多么的深厚,那动情的言语不由得令蒋介石也为之暗暗感到悲伤。

说完这些话,蒋介石的表弟一抹眼泪,起身就要告辞,这时,蒋介石一挥手,说:

“好吧,表弟,看在你我幼时的感情的份儿上,我答应你放人!”

就这样,一番亲情感动了杀人如麻、心如铁石的蒋介石,可见亲情是人世间所有人都会重视的一种感情,真正那种“七情六欲皆无”的境界看来是极少的人能做得到的。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利用亲戚关系时,言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善用语言去说服对方,感动对方。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做过放牛郎,结交了一帮穷朋友。做了皇帝后,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便渐渐袭来了,于是他很怀念过去的一帮穷朋友,总想找机会与他们敞心叙谈。

有一天,一个小时候的玩伴从乡下赶来见他。

朱元璋吩咐传进来,那人见面后即下拜说:

“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荣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当年饥寒交迫、有乐共享、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很激动,所以,立即封他为御林军总管。

这个消息让另一位穷朋友听见了,心想:

“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

和朱元璋一见面,他高兴极了,生怕旧友忘了自己,便指手画脚地说:

“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洒在泥地里,你只顾顺手从地下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卡住喉咙。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才把红草叶子吞进肚子里去。”

当着百官的面,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为顾全风度,他喝令左右:

“哪来的疯子,拿下,重责。”这位皇帝的穷朋友,因一味讲实话,既不掩饰自己,又不赞美别人,结果落得如此的下场。

你看,即使是两小无猜的发小,地位不同了,也要看人脸色再说话。如果你不顾冷热就乱说话,结果肯定会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