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稳局应及时了解下情,这需要尽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达到政通人和。
君主亲自听政、定期视朝,本是我国古代旧制,清初,顺治皇帝采纳给事中魏象枢等人的建议,定逢五视朝的制度,平时则不定期地到乾清门听理政务。康熙帝除坚守逢五视朝的定制外,并将御门听政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来执行。由于逢五三日常朝礼仪隆重,一般是臣下参拜、升转各官谢恩、贡礼行礼等例行礼仪,并不研讨具体政务,故康熙在常朝之后仍去乾清门听政,御门听政成为康熙接见臣下处理日常政务的最主要形式。
康熙热衷御门听政,既是反对权臣鳌拜的需要,也是对辅政时期政治的重大改进。因为在辅政时期,诸司章奏都是到第二天看完,而且是由辅政大臣等少数几个人于内廷议定意见,汉大学士不能参与其事,鳌拜等人便借机将奏疏带回家中任意改动,以达到结党营私的目的。而御门听政则使年轻的康熙皇帝走出内廷这个狭小的圈子,可以与朝廷大臣广泛接触,从而考察其优劣,亦可团结他们,取得支持,增强铲除权臣的勇气和信心。听政时,康熙与大臣们直接见面,共商国事,而且官员比较广泛,包括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官,从而对辅政大臣的行为形成某种程度的制约,对某些擅权越轨行为也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康熙发现,自己每天早起听政,而部院衙门大小官员都是分班启奏,甚至有一部分作数班者,认为“殊非上下一体励精图治之意”,便于二十一年(1682年)五月颁旨规定:“嗣后满汉大小官员,除有事故外,凡有启奏事宜俱一同启奏”,无启奏事宜的满汉大小官员亦应同启奏官员一道,每日黎明齐集午门,待启奏事毕方准散去;有怠惰规避,不于黎明齐集者,都察院及科道官员察出参奏。但官员们贯彻起来确实有困难,他们不比皇帝,就住在乾清门旁边,他们“有居住僻远者,有拮据舆马者,有徒步行走者,有策蹇及抱病勉行者”。由于需提前齐集午门守候,他们必须每天三更即起,夜行风寒,十分辛苦,以致白天办事时精神倦怠。后经大理寺司务厅司务赵时揖上疏反映此情,康熙深为感动,立即采纳,于九月二十一日重新规定:每天听政时间向后顺延半个时辰,即春夏七时,秋冬八时,以便启奏官员从容入奏;九卿科道官原系会议官员,仍前齐集外,其他各官不再齐集,只到各衙门办理事务;必须启奏官员如年力衰迈及患有疾病,可向各衙门说明后免其入奏。此后又罢侍班纠劾失仪的科道官员,以便官员们畅所欲言;年老大臣可以“量力间二三日一来启奏”。
官员们也担心康熙每天早起听政过于劳累,一再建议更定御门日期,或三天或五日举行一次。但康熙认为:“政治之道务在精勤,厉始图终,勿宜有间”,如果做到“民生日康,刑清政肃,部院章奏自然会逐渐减少。如果一定要预定三日五日为常朝日期,不是朕始终励精图治的本意”,因此对臣下们的好意婉言拒绝。
康熙理政十分认真,各部院呈送之本章无不一尽览,仔细批注,即使其中的错别字都能发现改正,翻译错误之处也能改之。章奏最多时每天有三四百件,康熙都“亲览无遗”。由于亲阅奏章,他对臣下处理政事敷衍塞责、手续繁琐等作风都能及时发现,并予解决。
针对一事两部重复启奏的问题,康熙令会同启奏,不仅简化了手续,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且经两部协商讨论后,所提建议往往更实际,不至舛错。
总体而言,康熙继承和发展的御门听政制度,对及时了解下情,发挥群臣智慧,集思广益,使国事决策尽量避免偏颇,政务处理迅速及时,保证封建国家的统治效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康熙朝政治生活的一大特点。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清廷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土著汉人之间的民族矛盾问题,特别是在顺治年间曾形成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抗清运动。这场运动虽以清王朝的胜利而告终,却给予新兴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要想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满汉关系,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在这一点上,康熙的作为值得称道。
可以说,正是由于康熙帝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得他能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这是清朝在康熙治内迅速走向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