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只做自己完全明白,而且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的事。就算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他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巴菲特也不会改变任何一个作为。
◎下定论前先等一等
对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说,理财第一步不是马上投资,而是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如果对自己所处的状况没有全面而清楚的认识,那么一切将无从谈起。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个人的年龄、家庭情况、目前的财务状况以及具体的投资风险偏好;市场的实际情况包括行业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区域市场、市场走势及吸引范围等,这一点要从多方查看理财信息得来。
先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承受的风险也有所区别。一个尚未成家立业的年轻人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相比,两者承受的风险、承受风险的能力都截然不同。
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收入较少,家庭负担也较少,发展潜力巨大,这段时间就是为成家立业积累财富的时期,而且相对而言较少后顾之忧,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配置较多的高风险产品。而有着较沉重的家庭负担,或者有退休紧迫性的中老年人,就要降低高风险产品的比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财目标大相径庭。同样,包括家庭的人口状况、财务状况、心理状况等,也是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的决定因素。
因此,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就是要认清风险承受能力,之后才考虑选择什么理财方式,理财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投资哪一方面,包括黄金、债券、股票、基金,甚至是保险,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之后才选择适合自己和家庭的理财产品。
像黄金这类投资,如果是为了获取短期的波段,或者投资工具本身有杠杆,那么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是为了中长期保值,比起那些受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的原油等,就具有更好的保值性。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投资目的,才能合理地对风险进行控制。
同时,投资者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各项投资做一个合理的配置,分清各项资产的投资期限,以及长线、中线、短线的投资资金配置,这样,才更利于保值增值、分散风险;保险也可以说是理财产品的一种,它的首要功能就是提供保障。
◎多方查看并持续关注理财信息
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主要在于多方查看理财信息。理财信息的来源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的网站、财经报道等,还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布、调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投资信息,以及专家的建议和最新推出的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提供的相关平台。
与一般投资者只关注股价是否便宜完全不同,巴菲特最关注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他在反思前25年投资生涯所犯错误后得出结论: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价值投资策略)要比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策略)要好得多。
巴菲特在决定投资一家企业之前,会做大量的工作,多方搜集该企业的财务信息,一直到将这家企业完全摸透了才投资。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决策的做出,而在于前期的研究工作是否做到位了。而巴菲特最关注的是选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
投资时,要查看某个企业值不值得投资,重点关注的是产业吸引力,这时就要查看这家企业的盈利率。还要关注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可以查看企业的结构变化表。当然,产业吸引力是投资决策的首要标准。那些长期保持结构稳定的企业往往盈利率也较高,盈利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就会留住以前的投资者,并持续吸引新的投资者加入。至于那些结构经常发生重大变化的企业,巴菲特从不投资,例如现在兴起的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等。
同时,一家好的公司一定要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和产品优势两方面,因此,投资者应该注意查看关于公司这两方面的信息。如果两家公司的产品销售利润率相差不大,就要选择有更大市场份额的公司。
多方查看理财信息,在了解自身和市场的实际情况下,做出投资理财决策,而不是在不了解的时候,就听从专业人士、宣传人员、同事等的意见,贸然进入投资领域选择理财产品,或者匆忙下定论,造成隐患的存在。
Tips
①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就下定论,这是十分危险的,无论是在市场行情利好时,还是在市场处于不利时,都要多方查看理财信息,避免做出片面、草率的决定,在不该离场时提前离场,就是错失投资机会,在应该立即止损时犹豫,就是造成更大损失。
②普通投资者做出一个投资决策之前,不能仅凭听来的消息就立即行动,关键在于了解市场和自身的实际,认清自身状况、风险偏好,以及市场行情。要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投资的方式,根据市场的实际决定投资时机。③多方查看理财信息之后,确定了个人情况和风险偏好,就要找出适合自己的一个投资方案,构建投资组合,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才能实现资产配置,有效达到保值增值。
④培养全球眼光,打开视野,充分吸收海外市场信息,透过不同市场布局,分散风险,并掌握各地市场成长契机,掌握景气回升时代的获利机会。
处理亏损的头寸果断,但有盈利的头寸不要急于平仓。
——菲利普·卡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