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法:对抗训练——越是老毛病越要进行对抗训练(1 / 1)

【话题】

我的孩子现在上幼儿园,特别喜欢“奥特曼”。就像追星族一样,他买书要买奥特曼的书,买鞋、买衣服要有奥特曼图案,就连铅笔、洗脸盆、洗脸帕也都要买有奥特曼的。这让我非常头疼,真是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买吧,越来越多,何时是个头?并且又不是什么东西上都有奥特曼图案的;不买吧,现在这一关就过不去。孩子死皮赖脸地缠着你要,有时候看看也怪可怜的,因为别的孩子也都有。

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办?

【点评】

本案例中这种情形生活中并不少见,父母确实头疼。但归根结底,这依然是孩子缺乏自制力、无法抗拒奥特曼**造成的。也可以说是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需求,所以看到什么就要,无论这种东西他是不是需要、是不是有用,先要了再说。

可是如果换个角度看,这时候又正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好时机。

以本案例中这位孩子为例。正确的方法是不赞成孩子买这么多奥特曼,折中一下,买一两件也行,算是满足他的小小心愿。否则到处都是奥特曼,反而会膨胀他的私欲,以后的自制力会越来越差。

这时候的正确做法是,首先要“打击”他的这种热情,降低奥特曼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让孩子觉得奥特曼也没什么了不起。

具体方法是,当孩子提到奥特曼多么多么厉害时,你可以说一些有关奥特曼的“坏话”,说他什么什么地方不如某某,等等,把它轻描淡写地比下去。例如,奥特曼的厉害主要表现在武功方面,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来“打败”它,让孩子觉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甚至觉得奥特曼只会打打杀杀的,很没劲。

需要注意的是,与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进行对抗训练相比,大多数父母这时候一味对孩子讲道理,效果反而不好。

究其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学认为,12岁以下的儿童其心理发展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许多抽象的名词没有概念。换句话说,你对他们讲大道理,很可能是对牛弹琴。相反,如果少用说教、讲大道理的方式,而是以行为训练为主,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少对孩子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体验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自然而然地加以模仿,然后慢慢形成习惯,更能最终显现出正面教育的效果来。

在本案例中,父母在对孩子讲奥特曼的“坏话”时,有的孩子并不理解,也有的孩子会不买账,会和你辩解“我就是喜欢”,这时候你又怎么办呢?很简单,那就是“先礼后兵”,“礼”(道理)你已经对孩子讲过了,可是没效果,所以现在就只能用“兵”(拒绝)了。

俗话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在这里,孩子只是“胳膊”,你才是“大腿”。如果你坚持不给孩子买,他也没办法。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些技巧的。例如你可以先给他买一样,然后当他还要买的时候,就用各种理由来拒绝他,或者搪塞说要看他的“表现”如何。“表现”得好,以后就买;“表现”得不好,以后就不买了,以促使他追求上进。可是说到底,他“表现”得究竟如何,还不是由你说了算?说不定过了几天,你要买给他作为奖品时,他反而不要了。

话说回来,等到适当的时候,比如他过生日、春节、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你给他买一样,小小地满足一下心愿:一方面是庆祝节日,另一方面是让他得陇望蜀——得到这一个,期待着下一个,心中有个念想。这种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在孩子心目中会更有价值;而孩子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又会学会通过克制需求慢慢培养起自制力来。

从中容易看出,对抗训练法实际上就是针对孩子自制力比较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克服消极心理。毫无疑问,其前提首先是要寻找孩子在哪些方面缺乏应有的自制力,然后才能加以克服。

最常见的训练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置身具体情境法。简单地说,就是越是怕什么就越要与这种东西多接触。如果孩子特别胆小,你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带孩子一起去荒郊僻野走一走。可以说,这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许多孩子见到什么就要买什么,不买就发脾气,害得父母不敢带孩子去商场。而实际上呢,这时候恰恰相反,就是要经常带孩子去逛商场,让他增强自制力。

在去商场之前,你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今天逛商场只买一样东西,或者只能看不能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马上就回家,等等。

这样,孩子在逛商场时,即使内心充满购物欲望,也会克制自己遵守诺言,自制力得到相应锻炼。尤其是你可以故意领着孩子去他最喜欢的商品如玩具、食品面前转来转去,进行对抗训练。面对垂涎欲滴的东西,他只能一遍遍地克制自己,自制力当然就一步步增强了。

与此同时,转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买的作用。说穿了就是,有些商品本来就是不用买的,买了也没用,孩子在商场里看一看、摸一摸、过过瘾就够了。这时候你如果给他买,他反而会不要了。

可是,如果父母一开始并没有这种约法三章,而是当孩子看到某种心爱的物品,提出要买下来,父母不同意,孩子就会躺在地上发脾气,双方闹得不可开交。造成这种结局的责任,实际上还在父母身上。

二是模拟训练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里演出演砸了,回到家里后很伤心,这时候又如何来让他吸取教训呢?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他想像现在又重新回到了舞台上,面对过去的失误如何来进行纠正,或者想象他在下一次表演时准备如何避免过去的失误?这样的对抗训练,非常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