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良禽择栖——天下谁人不识君(1 / 1)

良禽择木而栖,当然希望能够选择到一棵良木。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反过来也可以说“鸟多了什么样的林子都有。”要看清什么样的“木”是“良木”,大学生们的择业倾向往往也是在职会计人跳槽方向的一个预演。

可不是吗?1996年和2001年在大学生中的2次调查结论在这方面就大不相同。

2001年上半年,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在全国28所高校中开展了一次有3万多名大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们在选择工作单位时考虑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被排在第1位,占到19%;企业能否提供“施展才干的机会”排在第2位,占到18%;“薪酬福利”排在第3位,占到16%。

而在1996年由北京大学团委组织的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大学生们考虑最多的是“经济收入”,占到33.3%;“能否发挥专长”排在第2位,占到27.9%;排在第3位的是“社会地位”,占到19.5%。

时间刚刚过去了5年,被大家称为非常“务实”的大学生们选择工作单位时所考虑的最重要的3个因素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专家指出,这种改变所反映出来的可喜变化并非说明这些大学生不“务实”,而是他们对“务实”有了更新的认识。在就业机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拥有一个发展机会实在比“钱”要实惠得多。

2001年的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们的首选行业是IT、首选企业是跨国公司,56%的人希望月工资在1000~3000之间,最希望去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即使专业不对口也认为值得。有44%的同学准备在工作3年内、70%的同学准备在5年内第一次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