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制假售假——漏船载酒泛中流(1 / 1)

中国会计人的形象从来也没有像2001年这样的灰溜溜。自从爆发银广夏事件以后,媒体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攻击声一片,令人有口莫辩。

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银广夏造假案无可非议是会计人和不法企业联合造假的结果。如果说银广夏造假固然不应该,但是还没有会计师造假那么可恨,原因就在于一方是商人、一方是中介。商人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老百姓对他们本来就有一份警惕。即使是社会上那么多的骗子,他们也同样都自称是“商人”,没有谁明目张胆地标榜自己就是骗子。而会计中介就不一样了,所有中介都是靠信誉吃饭的,注册会计师也是一样。如果你没有信誉无法替大家分辨真伪,那么你就滚蛋吧!

由于种种原因,即使你无法做到100%识别真假,至少也有个七不离八吧?现在好了,差不多都是假的,你还能说什么呢?你如果千方百计地在那里表明自己是清白的,谁又能相信呢?说你们完全是骗子的帮凶、在这背后捞了什么好处是最合理的逻辑!说你们一面冒充经济警察整天去检查别人的账是否合法、公允,一面又与不法商人勾结昧着良心赚钱,真是好人做尽、坏事做绝太可恶,也不能说冤枉!

面对这样的指责和诘问,不只是有牵连的注册会计师只能“低头认罪”,就是浑身没有关系的会计人也跟着蒙羞。在围绕着会计人的一阵阵“不要做假账”、“严厉处罚造假机构和造假者”的“痛打看门狗”的口诛笔伐声中,在“会计师?噢,知道,就是做假账的”、“喂!会计师,今年我要20%的利润,你能做出来吗”诸如此类的嘲弄声中,消极、颓废、自责、甚至上吊自杀以谢国人都无济于事,重要的是要探讨造假机制存在的土壤和条件,这样才有可能为最终“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