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话虽欠雅,却也多少道出了某些装修真谛。
家家户户搞装修,目标到底要把新家“装”成个什么样,各人见解肯定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如果一味追求富丽堂皇、宾馆化,当非最佳选择。
听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老板娘,几年来老公一直在福建、广东沿海做生意,发了一点财,邻居推测大概几百万吧。奇怪的是,家中一直也没有装修,一只80式竖套总是给人以邋遢兮兮的感觉。熟悉老板娘家底的热心人,在几句“真人不露相”的赞叹之后,免不了总要提醒她:“老公赚了那么多钱,不花留着做什么呢?”有的从理论上告诉老板娘“男人有钱要变坏”的道理;有的则帮她分析老公一年有大半年住宾馆的深层次原因。说得老板娘也有了危机感:“上,把宾馆搬到家中来,给老公一个惊喜。”
果然,某日老公出差后,老板娘请来装潢公司把家中彻底翻了个新。一把门锁3千元,一只马桶2万多元。旧家具统统给了废品站,新家具令人敢看而不敢用,宛若一个“总统套间”。一算账,全套装潢花了79万元。老板娘喜孜孜地专等老公回来:“我给他布置了一个金窝银窝,该满足了吧?”
老公到家后,在门口愣了半天不敢进门,然后是一肚皮的不高兴:原先熟悉的环境变得完全陌生了,再也没有认同感,没有情感满足感;处处得小心翼翼,受着拘束;虽说是自己的家,做客意识非常强……这样一个“金窝银窝”,又怎抵得上原先的“狗窝”来得放松自在呢?
的确,这位老公的话题,同样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