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吃眼前亏(1 / 1)

采购装修材料时,业主大多有一种害怕上当的感觉。显而易见,害怕没用,关键是要掌握怎样避免上当受骗的经验和技巧。

警惕买品牌买到“冒牌”

眼花缭乱的材料品牌,使得业主莫衷一是,于是绝大多数人便采取最简单的办法——选名牌的,挑价格贵的。

正是利用这一点,目前装饰材料市场上的“名牌产品”比比皆是,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反正都是“名牌”。而在这其中,有许多业主就是买到的冒牌货,有的不知就里的甚至还为此沾沾自喜。

警惕买主料买到“暗亏”

许多装饰材料都有主材和附属材料之别。业主忙于在主材上讨价还价,却忽略了(严格地说是不懂还有附属材料)附属材料的价格高低。

正是利用这一点,许多经销商在确定主材价格时佯装大方,同时抬高附属材料的价格,结果“双方都皆大欢喜”。而实际上,经销商是真的欢喜,业主是蒙在鼓里,这正应了“买的没有卖的精”的老话。

警惕买新品买到“欺诈”

目前各种装饰材料新品不断,许多经销商喜欢推销(尤其是向女性业主推销)新产品,就是因为业主对新品不懂,经销商更便于混水摸鱼。而业主也喜欢购买新品,因为新品外观更时尚、功能更新颖,更符合装修潮流。

正是在这方面有着共同心理,新产品才如此层出不穷,原来这是购销双方都“共同期盼”的呀!

警惕买推荐买到“回扣”

不用说双包装修工程,就是单包,许多业主也都是听装潢公司和施工人员的“权威推荐”去购买指定品牌。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业主拿到的价格,往往要比自己砍价高得多。原因就在于,装潢公司和施工人员的“定点采购”,使得他们成了经销商的“托”,他们能够因此从经销商那里拿到一定提成。

要防止步入上述误区,业主一定要货比三家再砍价、认真了解市场行情,同时采取适当的采购技巧,从经销商嘴里掏出真心话来[注释1]。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选择在装潢公司配送材料[注释2]。

警惕买木材买到“花样”

买木材的“花样”最多,令人防不胜防,而且叫你无可奈何。例如:木材经销商的裤兜里,通常有大小形状与摩托车遥控器差不多的计算器遥控器,用手一按,原来好好的“2×2=4”的计算器,就会魔术般地变成“2×2=5”。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每次“计算”结果都一样。如果你要检查,他的裤兜里还有另外一台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2×2=4”的计算器随时准备挺身而出。当然,你根本无权去搜他的裤兜。

木材经销商的卷尺是特制的,它分为“对尺”及“魔术尺”两种。前者有外观上完全相同的一真一假两把尺,可以随时更换;后者外观一般为方形,内装真假两个尺芯,卷尺背面及旁边有机械开关可以任意操作变换。用这种卷尺量出来的尺寸,当然也就面目全非了。

木材经销商的材料尺寸是特殊“规格”的,往往是3.5厘米的厚度要算4厘米,4.5厘米的厚度要算5厘米,而且这是“行规”,到哪里都一样,除非你不买。仅此一项,经销商就已经10%~20%的利润到手了。

木材经销商在记录丈量尺寸时,会首先用大夹子把数字夹住,等到最后算账时,把清单从夹子下抽出来,就会突然增加几组数字,业主一般很难察觉。或者在记录尺码或算账时,趁业主不留心偷记或偷改,如把20改成30、30改成39等。如果有整排丈量的那就更方便了,只要在单片数字前加上1,如60前面加1变成160就大功告成了。

避免吃亏的办法,当然是要求经销商使用你带去的卷尺和计算器,可是这样经销商就不肯卖给你。而且有的黑摊主还蛮横无理,你不买还不行。例如他突然说不卖了,而且要把已经装车的木材强行卸下,这时候无论是搬运工还是货车司机都一齐伸手向你讨要装车费及误工费,真是有苦难言。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买木材时应该多带几个人去,保驾护航。

警惕买地砖买到“不退”

购买墙地砖,面积不可能正好。虽然销售商都有多退少补的规定,可是却有时间限制,一般是出售后“30天内”。

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绝大多数业主购买地砖后的30天内还没有完工,无法退货;更多的情形是,业主并不知道有这样的规定,这条规定是用小字号印在送货单上的,不仔细看根本就不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经销商以时间过了为由拒绝退货;如果你好说歹说,则会以一半价格退货,吃亏就在眼前。

那么,能不能精确计算、数量不多不少呢?很难,这不但有规格、花色品种相配的问题,还有损耗;那能不能购买时少买一些、到时候添货呢?当然可以,但是请一辆卡车跑一趟,运费就要上百元,经济上算不来。可见无论如何,业主都可能遇到麻烦。

上面这些都是业主在购买装饰材料时最容易遇到的上当受骗案例,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你都能碰到。其最重要的应付办法是提高自己识别销售陷阱的能力,同时别忘了当即核实所购材料的真假[注释3]。

[注释1]例如,业主假扮成装潢公司的采购员去谈价格,装作是先来购买样品的样子多多了解,就会很快进入对方内部。一方面这能迅速增长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经销商的“内部价”。看起来这种地下党式的做法有些滑稽,但事实证明,这是业主不吃眼前亏的最好办法。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假扮得像。为此,建议你干脆以假乱真地印上一盒名片:单位名称、地址印上为你家装修的那家装潢公司的,电话印自己的。本书作者当年家里装修,就是这样做的。一盒名片才10元钱,可是却能为你节省成千上万元材料采购费用!

[注释2]目前大约有2%~3%的业主全部使用装潢公司的配送材料、40%使用装潢公司配送的主材,其余50%以上是自己购买材料。全部委托装潢公司配送材料有以下3大好处:一是保证质量,因为他们的进货渠道正宗;二是避免矛盾,不怕装潢公司因为材料质量不过关而推卸责任;三是减少麻烦,不用出现某些业主为了装修休长假、装修结束后再去上班的情形。业主要担心的是,这种材料配送是不是街边采购、以次充好的?还有就是,许多个性化强的装饰材料装潢公司并不会有备货。

[注释3]为了鉴别建材真假,中国标准化协会在全国推广了“符合性信用标志”。业主购买建材后,只要揭开和刮开该产品标识,就会看到一串数字(该产品的“防伪码”)。这时候,业主只要将防伪数码编成一条数字信息,通过手机发短信,几秒钟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所购建材是真是假的短信回复。由于这种标识是一次性的,防伪码各不相同,所以能够确保识别建材身份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