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市场上的建筑涂料年销售量已达180万吨,其中内墙涂料约占55%。检查表明,其中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达到合格标准的约占84%。表现为,大中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注释1]。尤其是最近两年来涂料成本上涨过快,各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推销力度,销售陷阱星罗棋布。作为业主来说,对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这些销售陷阱主要表现在:
警惕挂羊头卖狗肉
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利用业主对名牌产品尤其是国外品牌的某种迷信心理,挂羊头卖狗肉。他们从国外以很低的价格进口垃圾涂料或过期产品,在国内进行重新包装,然后贴上进口品牌,冒充国际名牌产品进行销售。
其实,这些涂料已经根本丧失了涂料的基本功能,装修几个月后就会出现掉粉、掉色现象,甚至会给业主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一些不法厂家所设置的陷阱令人防不胜防。例如,内地厂家假冒广东生产的名牌涂料,其包装桶上印制的咨询电话居然是广东的长途区号,模仿得像真的似的。他们通过电信部门申请呼叫转移业务,当业主拨打上述电话后,只要铃响两下没人接,就会自动转移到他自己的手机上来。这样,即使通过外包装上的电话也无法核实产品的真实厂名和厂址,业主很难发现这里面的圈套。
警惕夸大其词
有的涂料销售商,把涂料原来就有的防霉、易擦洗、覆盖细微裂纹、持久靓丽、气味芬芳等功能夸大其词,以此为卖点,扩大涂料的自身价值,从而诱导业主上当受骗。
例如,聚酯漆是业主平常所说的木漆,家庭装修中的门窗、家具、地板等只要是木质材料,绝大多数都会用到它。如果聚酯漆的质量不好,就会使前面的装修努力功亏一篑。夸大其词者眼睛就专门盯着这种油漆不放。
由于装修涂料的总价值小,而且一般都是在施工过程中穿插使用的,为了“省事”,许多业主将涂料的选购权完全交给装潢公司代办。这样一来,他们往往是自己对什么涂料熟悉、购买方便,就代客采购什么样的涂料,甚至为了赚取蝇头小利,专门选择有回扣、没什么名气的品牌请君入瓮[注释2]。
警惕有销售无服务
许多业主购买涂料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售后服务。经销商就利用这种心理,大力鼓吹自己的涂料质量多高、功能如何齐全,对售后服务只字不提。所以,一旦出现涂料掉色、掉粉现象时,厂商就开始四处推诿,最后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业主购买其他商品时并不多见。
尤其是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假冒伪劣的白乳胶漆,它们通常是采用甲醛、淀粉、盐酸及工业废弃溶剂等制成的,胶体浑浊,较长时间存放后易出现分层,开启容器时有刺鼻的气味,其中除了三苯类超标,还有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如甲醛、卤代烃等。但是,由于劣质胶粘剂价格低廉,经常被一些不正规的装饰装修工程队选用。
有鉴于此,业主在购买涂料时最好要亲自检查一下,并且一定要了解其售后服务,同时开具发票,领取产品检测报告和售后服务卡。
除此以外,在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防止他们擅自选择或添加含有毒害物质的稀释剂稀释白乳胶,将原本可能的绿色环保产品变成有毒产品。
[注释1]家庭装修涂料的质量问题,集中表现在耐洗刷性、耐碱性、对比率三方面。根据国家规定,耐洗刷性指标应当不小于200次,可是劣质产品最低的只有84次;耐碱性是反映环境对产品侵蚀程度的指标,有相当一部分产品这方面不合格。这3项指标不合格,就表明乳胶漆不耐擦洗、不耐碱侵蚀、遮盖力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生产企业偷工减料、原材料不合格、产品检验把关不严。
[注释2]例如,某种品牌的油漆桶里装有1元硬币。许多人就是仅仅因为这一元钱,就指名道姓要求业主买这种油漆。业主不在这个行内,根本就不懂还有这种“巧妙”。只知道大家都推荐这个品牌,这种涂料质量就是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