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可能还只是小试牛刀(1 / 1)

游资的来源渠道非常广泛和多样,正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近几年来国内外游资炒作我国农产品可能还只是小试牛刀,它们还有着更加远大的“宏伟目标”,值得我国政府和人民保持一份警惕;同时也警告我们,要及时完善法律法规,“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1 游资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

既然是游资,就注定了它的行踪和目标都是游离不定的,决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游资为什么选择在这些年大肆炒作农产品,而不是在几年之前或几年之后?准确抓住时机,恰好说明它们的目标很明确。

国内外游资利用旱灾对我国农产品进行炒作,一般认为只会催涨一两年左右。与其说国际游资是真正地投入进去进行炒作,还不如说是小试牛刀。

因为从实践中看,比参与炒作更重要的是,国际游资正在通过这次旱灾,加大资金对我国农产品的渗透力度。例如,通过帮助农业部门引进抗旱种苗、转基因产品、建设连锁超市等方式,从生产源头上加强对农产品的掌控力度。

从资本运作方面看,一方面,这是国际游资在建立属于它们自己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也是立足于长期经营,为下一轮农产品炒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1。

换个角度看,虽然2010年的农产品炒作如火如荼,可是读者千万不能小看了国内外游资的威力和实力,一部分游资在炒作,更多的游资在观望,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以后哪里会冒出更好的投机项目来。

以玉米炒作为例,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认为,玉米减产和玉米涨价两者之间确实有关系,但减产因素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价格上涨幅度,这主要是游资借助于减产因素进行的炒作。因为相对于稻谷和小麦,玉米、绿豆这些农产品更加市场化,并且它们都具有刚性需求大、种植规模小、具备灾害题材炒作的概念。

他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忘记2003年前后粮价波动的情形。他说:

当年国内的粮食安全系数比现在还要高,但是随着通胀预期的影响,粮价大幅上涨,而当时美元大幅度贬值,吸引了大量外资入场逐利。事实上,近期市场另外一条信息也颇受关注,即黑石牵头6亿美元涉足中国蔬菜业 2。

这里需要关注的是,黑石等数家投资基金投入的合计6亿美元已经打到了新组建、拟上市的公司地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账上。而成立地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目的,就是以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批发市场为依托,构建一个遍布全国的蔬菜及农产品批发物流网络,其中包括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陕西安塞等批发市场。

再联想到此前高盛集团并购我国肉制品行业的两大佼佼者双汇集团和雨润集团、加入养猪大军,日本软件银行集团收购中国乳酸菌饮料品牌太子奶集团等动作,可以说,巨额外资正在磨刀霍霍地杀入我国农产品市场。

据博览财经研究员柏双推算:2009年到2010年一季度,我国的商品房销售额为5.2万亿元,而住房贷款为3.28万亿元。由此测算,个人自有资金介入房地产市场的数额大约为5.2-3.28=1.92万亿元,其中约4000亿元属于炒房自有资金 3。

从经济运行规律看,虚拟经济中的杠杆比率一般在10倍以上。如果这里按照10倍的杠杆率计算,4000亿元炒房自有资金应该能撬动4万亿元左右的市场。

所以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农产品炒作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从楼市、股市中退出的资金在寻找出路,但绝对不会是全部。究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农产品投资渠道很难吸纳这么多游资。测算表明,如果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100倍,能够吸纳的资金也只占庞大游资的很小一部分。

另一方面,从楼市、股市中退出来的更多游资还在继续观望,它们绝不会在农产品炒作上孤注一掷,因为除了资金的吸纳容量外,炒作农产品本身也是有巨大风险尤其是政策风险的,游资对这一点比谁都清楚,它不得不要防一手。

2 农产品炒作不可能达到胃口

如果换个角度从深层次上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游资尤其是国际游资2009年至2010年炒作我国农产品,仅仅是它们赚取差价的一个小插曲而已,算不上是它们的“远大理想”。

更为可怕的是,游资尤其是国际游资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对我国整个农产品(当然不仅仅是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完全掌控,完全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

因为它们深深地知道,只有当全面掌握了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某个行业或相近行业的产业链,才能确保自己“江山永固”——长时期地、稳定地赢得巨额利润。像现在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单品种炒作,充其量只不过是“练练兵”而已。

例如,2010年5月30日深圳市大北方五谷商行孙经理抱怨说,相对于过去绿豆等杂粮价格的一路疯涨,这时候的绿豆价格每天都在跌,只有玉米在逆风上涨,表现得很另类。自从2009年的玉米上市后,我国玉米价格就持续攀升,尤其是2010年3月中下旬到5月末,全国各地的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扬,与上年同期相比每吨上涨了差不多350元,幅度高达20%,为历年之最 4。

玉米价格的上涨会波及到下游加工业,这是玉米价格上涨与大蒜、绿豆价格上涨比较大的不同之处。玉米的主要用途是做饲料,部分用于酒精和制糖,食用的很少,所以玉米价格的上涨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不是很大,可是它的产业链传导效应很明显。

专家分析,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玉米疯”有六大原因,其中就有一条是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2010年中国粮油市场展望会上所说的“国际资金炒作”。

当今天我们还在低头思考我国大豆行业有没有被外资控制、肉食加工产业是什么时候被国际金融巨头渗透的时,国际游资早就把触角深入到了我国粮食产业中。农产品频频被炒作、粮价菜价节节上涨,都在以不同方式向我们发出警告: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要怎样进行开放、监督机制该怎样随着市场需求来进行完善,到了该决断的时候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提醒说:

去(2009)年我国辣椒总产量390万吨,如果按每公斤40元的价格收购,根据资金杠杆效应,炒家们只需150亿元就可以掌控中国的辣椒价格 5。

所以他认为,一方面,要积极防范农产品概念炒作,尤其是要重点监控那些打着“三农”幌子进行投资的国际资金;另一方面,决策调控部门要全面掌控行业信息、发布权威信息,并且对有可能因为旱灾、涝灾而大幅度减产的农产品进行专项储备。

在本章的最后,简要叙述一下国际游资是如何进入我国进行农产品炒作的。因为要知道,目前人民币还不是全球流通货币,并且我国的外汇管理又相对严格,所以外资进入我国从事这种政策禁止的炒作只能是隐蔽的,也是要冒风险的。

一般认为,它们是以投资“三农”为借口,来入股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例如,国际投资银行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以及国际四大粮商中的美国邦吉公司、法国路易·达孚公司、美国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ADM),都已经关注我国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涨价空间多时了。一旦它们感兴趣,就会通过我国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来打通资金进出渠道,然后进入我国从事农产品垄断性价格炒作,最终达到完全掌控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目的 6。

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在各环节拼命拉高利润空间,然后获利了结,把农产品价格炒作风险全部推到我国消费者头上。

1 何丰伦:《运作高手“冷铁鳄”自述:海外游资获利路线图》,2010年4月12日国际先驱导报。

2 王海艳:《游资涌动外资推波助澜,玉米接过大蒜涨价棒》,2010年5月31日南方都市报。下同。

3 李雁争:《农产品市场恐难满足炒房资金胃口,大部分仍在观望》,2010年5月28日上海证券报。下同。

4 王海艳:《游资涌动外资推波助澜,玉米接过大蒜涨价棒》,2010年5月31日南方都市报。下同。

5 何珺:《大蒜价格一年涨四倍,游资“炒蒜”传言难辨真伪》,2010年5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

6 周婷:《农产品炒作惊现“金融手法”,监控资金异动遏游资》,2010年6月18日中国证券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