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鼻出血又称鼻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气候干燥的季节。鼻子出血可发生在白天,也可发生在夜间。出血量可多可少,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症者出血量较多,可引起头晕、乏力,甚至出现昏厥,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鼻子出血是宝宝常见的症状,这是由宝宝的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宝宝鼻子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在儿童时期,宝宝常常会发生一些起病急、发热高的传染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更是多见。当发生高热时,全身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充血、肿胀,鼻黏膜同样也会发生这种病理变化。鼻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后更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因为鼻腔膜薄、血管表层浅,一旦重度发热,再加上用力擤鼻涕,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②外伤。鼻子是暴露在体表的一个器官,一旦发生外伤,如打击伤、跌伤,鼻子自然首当其冲。在剧烈外伤的冲击下,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③挖鼻子。严格来说,挖鼻子也应列入外伤范围。宝宝因为好奇或鼻子难受,常常喜欢用手指在鼻腔内盲目掏挖,这是一个既不卫生又易引起鼻腔局部黏膜出血的不良习惯。一般挖鼻子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而这个部位的血管很多,许多微小血管在此交织成丛网状,犹如蜘蛛网。这个部位的血管细,表层又浅,只要用手挖,就能挖破血管。儿童鼻子出血的部位大多在这里。
④鼻腔异物。平时,鼻腔里除了分泌产生的鼻涕外,没有什么物体堵塞鼻腔,宝宝呼吸自由畅通。但有时宝宝由于好玩,喜欢将一些小物体塞入鼻腔内,如花生仁、果核、黄豆、金属小玩具等。一旦这些物体塞入鼻内,成为异物,宝宝自己取不出来,又不敢声张,时间一长,便被遗留在鼻腔内。有的异物在鼻腔内遇水膨胀、发霉,引起鼻腔黏膜感染、糜烂而出血;有时在异物的不良刺激下,鼻黏膜也会引起外伤性出血。
⑤鼻炎、副鼻窦炎。宝宝也容易发生急性、慢性鼻炎和副鼻窦炎。一旦发生这种炎症,鼻腔或副鼻窦内的黏膜发生充血,肿胀,不时有脓性鼻涕排出,在脓性鼻涕的刺激下,黏膜下的血管也会发生出血。
⑥血液性疾病。人体血管内的血液要既不出血,又不凝血,全由血液中的一些特殊因素决定。如果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血液中这些特殊因素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血管和血液在发生出血后,不容易凝集。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这是直接造成儿童鼻子出血的原因,而且会引起反复、大量的出血。
【温馨提示】
①让宝宝从小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他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力,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的季节,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和有杀菌作用的大葱、大蒜等可以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②3岁正是宝宝活泼好动的年龄段,而这个时期的宝宝,各种运动机能的协调性尚未发展完善,所以,在宝宝进行各种运动或活动的时候,爷爷奶奶应该尽可能选择较平整、柔软的场地,并注意在旁边看护。
③宝宝挖鼻的坏习惯是可以在爷爷奶奶的监督下改掉。可以简单地向宝宝说明挖鼻子的后果,并在宝宝坚持了一段时间不挖鼻子后给他小小的奖励。
④爷爷奶奶应该禁止宝宝玩危险的小颗粒状玩具或其他东西,因为他不仅有可能会把它们往鼻子里塞,也有可能吞下去造成气管的堵塞。
⑤在确诊了宝宝的血液性疾病后,爷爷奶奶要尽量照顾好宝宝的日常生活,减少宝宝各种出血的机会,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治疗。
⑥爷爷奶奶可以带宝宝去当地较大的五官科医院就诊,比起综合性医院的儿科,五官科医院的儿鼻喉科因为更有针对性,所以诊断效果可能更好。
⑦简易家庭止血法。宝宝发生鼻子出血时,首先应明确是哪一侧鼻腔出血,然后视病情轻重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宝宝是轻度的鼻子出血,可以用简单的指压法来止血,这个方法也适用于重症鼻出血的临时急救:用手指紧捏宝宝的鼻翼上方(鼻骨之下),此处正好压迫鼻中隔易出血区,紧捏10分钟左右即可见效。
如果宝宝鼻子出血情况严重,爷爷奶奶应该在进行临时急救后,及时送宝宝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