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学走路时间太早容易导致双腿弯曲和变形,出现O型腿或X型腿,影响宝宝日后体态的美观和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专家支招】
俗话说:“七坐八爬”。要教宝宝学会走路,首先要让他学会爬行。这种早期锻炼主要有:
①刺激脚心。每天用手轻揉宝宝的脚心,重点是脚不着地的部分,每次1~2分钟,每天几次,目的是使宝宝的两脚动作趋于扎实,缩短学步时间。
②模拟蹬车动作。让宝宝仰卧在**,抬起双脚高高悬空做摇晃运动,像蹬童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每次持续5~6分钟,锻炼脚心的血液循环和脚力。
③下蹲运动。把玩具放在宝宝脚下,吸引他蹲下拾起再站立,锻炼腿部肌肉。
④学习扶站。在不同的位置逗引宝宝,吸引他扶着栏杆挪动步子。
⑤穿着舒适。宝宝学走路时所穿的鞋子应该软硬适中,衣裤也要比较宽松。
⑥环境安全。仔细检查学走路的环境、场所,地面、墙角、家具都要安全。
宝宝学走路的三个不同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
①摇晃期。通常的做法是,爷爷奶奶两手扶着宝宝腋下,一边喊着“一二一”一边带动宝宝向前走,可是这时候爷爷奶奶半蹲着会感到很辛苦。更好的办法是,用一块布围着宝宝的前胸,从后面提着布帮助宝宝找平衡。等到宝宝动作熟练后,就可以让他自己扶着东西自己移步了。
②扶走期,这时候宝宝已经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会用力地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这时候,基本上可以让他自己扶着床沿或童车独立行走了。
③行走期。这时候宝宝已经不需要甚至会挣脱爷爷奶奶的保护,自己摇摇晃晃地独立行走了,所以不要扶他,只要在一旁加以鼓励就行了。
【温馨提示】
①开始学走路时,宝宝的身体稳定性差,最容易造成胫骨骨折。
由于宝宝的骨骼嫩、弹性好,所以不会完全断裂,这时候的骨折容易被忽视。所以,如果宝宝摔伤后哭闹不安、站立不稳,就应当去医院检查,以免发生骨骼畸形。
②在宝宝学走路前,先让他撒一次尿,拿掉尿布,以减轻负担。
开始时,每次的学走路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以免过度疲劳。
【常犯错误】
①传统观点认为,宝宝很早就会走路就是好。而现代研究表明,出生10个月内的宝宝,要先打好“爬”的基础,多爬比多走好处更多。
②有的爷爷奶奶因为蹲着扶宝宝走很累,所以喜欢牵着宝宝学走路。这样虽然省力了,可是却容易导致宝宝手臂关节脱臼,久而久之,会造成习惯性脱臼。
③有的爷爷奶奶喜欢让宝宝跟着学步车学走路。其实,宝宝走路的速度、步态与学步车的滑行方式大不相同,所以最好不用学步车学走路。如果要用,专家建议:出生后8个月内的宝宝决不能用学步车;宝宝会独立行走后,坚决不用学步车;宝宝呆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