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雷蒙德·史穆林在《傅科摆》一书的开篇有一句引文:“迷信会带来噩运。”
这里的迷信,除了封建迷信、现代迷信以外,还包括技术迷信、权威迷信、上流社会迷信、传媒迷信、知识迷信、文字迷信等。
指出这一点,对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这种“噩运”,除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以外,还包括浪费生命。
家长要让孩子破除迷信,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和孩子的科学素养。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4点:
探根究源,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迷信
现在有那么多孩子迷信,家长首先要搞清楚他们为什么迷信。
以本章案例中的这位学生为例。从心理学角度看,她第一次折纸鹤时,实际上在紧张的复习之余起到了一种缓解压力的作用,这是造成她第二天考试发挥正常的主要原因。至于她后来虽然折了纸鹤,可是考试仍然没有发挥好,实际上是她在这种行为中赋予了迷信色彩,反而成了束缚手脚的心理包袱。
实际上,类似于这种缓解压力的方式还有很多,晒太阳、游泳、散步、打羽毛球等都可以。不管什么方式,都不能迷信。因为考试毕竟靠的是实力,只要平时好好学习,考试时有一个良好心态就行了,迷信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迷信有用,那干脆把教室改成庙宇不就得了,还教什么课呢?
孩子们为什么特别喜欢网络迷信?主要原因在于它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名字解说、人生预测、爱情事业预测、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不一而足。并且,网络迷信不需要求助于他人,只要输入姓名、出生日期和时间等信息,数秒钟内就能得到结果,能够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慢慢地上了瘾。
调查表明,66.5%的孩子最初都是因为觉得有趣而沉溺于网络迷信的。一方面,中小学生缺乏鉴别各种事物好坏的能力;另一方面,网络迷信又有着魔教理念般的魔力。两者结合,真的很容易上瘾。
另外还有,黄赌毒网站容易受到政府干预,而网络迷信一般无法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干预,又没有防火墙过滤和屏蔽,具有生存空间,这就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堂而皇之地徜徉其间。
这些孩子的家长,虽然绝大多数也知道有这回事,可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它给孩子所带来的危害,只是觉得孩子贪玩而已,所以一般也不加以干预。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命运预测的迷信,与其自身的自我心理暗示是分不开的。即使把它当作一种娱乐,大多数人还是会在看到预测结果后,只印证相似结果、而忽略印证不对的结果,从而觉得预测“很准”,继而越来越相信这种预测。
迷信的孩子并非无药可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
无论什么形式的现代迷信、无论以什么理由来接受这种预测,从根本原因看,都是一个人缺乏社会科学文化精神导致的。
从小到大一直在学校学习、考试的学生,按理说文化科学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积累,可是他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的培养,却仍然很薄弱。这一情形,必然导致存在盲从、从众心理,缺乏怀疑、批判精神,并且表现为全社会缺乏科学精神。
破除迷信,教给孩子以科学观念
迷信具有认知成分。这就是说,迷信可以使人形成一定的态度,可以使已经形成的态度发生改变。越是贫穷、落后、缺乏与外界沟通的地方和人,越容易发生迷信。所以,家长很有必要告诉孩子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破除迷信。
例如,巫婆神汉双手下油锅能够丝毫无损,见过的人往往对这种巫术深信不疑、佩服之至。其实,只不过他们在油锅里加了醋。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科学道理,孩子就不会迷信它了。
迷信血型,是中小学生中最流行的。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血型是在1902年由奥地利病理学家兰特斯坦纳发现的。在此之前,由于人们并不知道血还有不同类型,所以失血过多的病人输血时都是很随意的。自从发现血型分为O型、A型、B型、AB型后,才知道不同类型的血是不能随便混合的,其规律是,输血时,O型、A型、B型血都可以输给AB型,但AB型只能输给AB型而不能输给别的血型;O型可以输给A型和B型,但A型和B型却不能输给O型;O型血只能接受O型血。
为了说明血型和输血的关系,人们通俗地把O型血比喻成“最大公无私”;AB型血比喻成“最自私自利”。可是这样一来,一些迷信的人便借题发挥了,弄出了一大堆诸如《血型与性格》、《血型与命运》、《血型与爱情》之类的说法,从而造成一种新的迷信。其实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牵强附会,尤其是日本人最相信。
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医圣希波克利图就曾经研究人的气质。他把人的气质分为4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豪放型、乐观型、沉默型、内向型。
希波克利图曾经认为,人的气质可能与人的体液有关。直到100多年前,人们发现血液也有不同的类型、而且这种类型几乎终生不变时,就想当然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解释了。
科学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系。人的气质与血型无关,而与不同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关;血型是遗传的,而人的性格是不能遗传的。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与父母的性格多少有些相似,也是因为后天的影响。
当孩子懂得了上述科学原理时,这方面的迷信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从自然界看,迷信是所有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些动物个体的迷信心理和迷信行为,一般都产生于病态的、迷信的文化熏陶和错误的归因。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具有一种从众行为,以及观察、模仿别人的行为。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觉得不自在,而且还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所以也只好随波逐流了。
行为主义者在解释迷信的产生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实验——将鸽子放入斯金纳箱中,然后无规律地投放食物(时间、多少不定)。如果鸽子正好在投放食物时抖动了一下羽毛,或者伸展了一下翅膀,那么当后面再出现这样的巧合时,鸽子的反应似乎是它们自身的动作与食物有关。于是,它们学会了以抖动羽毛或者伸展翅膀来得到食物,也就是说,这时候它们就已经变成“迷信”的鸽子了。
而实际上,鸽子是否抖动羽毛或者伸展翅膀,与它能不能得到食物完全是一种巧合,两者之间并没有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导致迷信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想得到的东西可望不可及和无规律的出现。某个行为如果能偶尔导致成功,那么,这一行为用不着其他鼓励,便会继续保持下去。(J.H.布鲁范德著、李扬译,《美国民俗学》P170,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事实正是如此。如赛马赌博、体育比赛、打猎钓鱼等,都是因为其结果无法预测和保证,才产生了预示幸运日期、地点、号码的迷信。
在进行科学解释的同时,有时候家长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许多现象依靠科学根本无法解释。
这也没有关系。这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这种情形一方面是科学还不够高度发达,另一方面正好反映了科学的诚实。因为诚实,所以科学不会胡说八道、胡编乱造,它承认自己还有许多“不懂”、“无法解释”的地方。
科学的论断是建立在实验数据、方法、过程之上的,来不得半点虚伪;而宗教迷信却不用考虑这么多,它的内涵是由人的“心”来解释的,属于纯粹的心理体验。一句“心诚则灵”就叫你哑口无言。
在教给孩子科学观念的同时,适时指出迷信的相互矛盾之处,有利于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例如,被一些迷信的人当作“生活高参”的“老黄历”就是一例。以2005年2月9日春节这天为例,一本名叫《福禄寿喜满华堂》的黄历上说,这一天“宜出行,动土”;而另一本《中国大黄历》上说,这一天“忌出行,会友”;另一本《鸡年好运》的黄历,则说这一天“百事忌”。如果你要信“老黄历”,春节那天你就只能坐在家里一动不动!
除此以外,还有不同的“老黄历”之间相互矛盾,即使是同一本“老黄历”也是漏洞百出。在一本《正宗全胜黄历》上,同一天上一边写着“宜开业”,一边又写着“忌交易”。按照这种说法,在当天开业的店家只能让人参观而不能达成交易,这岂不是笑话?
这样一揭穿,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马上就不会相信这套胡说八道了。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是战胜迷信的法宝,但单靠科学并不能战胜迷信。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当今科学最发达的美国,迷信和以迷信为本质的邪教也最发达;更无法解释,代表科学最高水平的电脑,怎么会与各种迷信手法结合在一起了。
在美国,40%的科学家信教。究其原因在于,与普通人相比,科学家所接触到的东西更多,因而所困惑的东西也更多。因为他们更有知,所以他们比其他人也更无知、更容易陷入信仰危机。
标本兼治,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本质上并没有好坏,关键是看谁在用、怎么用,对它怎样认识。对于青少年上网过程中产生的网络迷信,家长宜疏不宜堵,以免效果适得其反。
例如,家长应当告诉孩子,电脑算命只是一种游戏,因为它的程序是一定的。如果没有人对它进行修改,就会有太多的人拥有同样的命运。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样一解释,有些孩子就会恍然大悟,把网络迷信当作一种游戏来看待。家长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宣传教育,会培养他们远离网络迷信的自觉性。
相反,如果你只是反对孩子相信网络迷信,甚至一味禁止孩子上网,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
你不允许孩子接触网络迷信,它会以其他方式出现,同样可以打着科学的旗号,令人防不胜防。只有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家长才能高枕无忧。这也是家长在这方面应当具有的正确态度。
在此基础上,聪明的家长会进一步培养孩子的人生目标,帮助他们立下远大志向,体验成功,抵御各种**。
有了崇高的人生目标,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喜欢玩游戏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要玩游戏的时间得当,一个人终身玩电脑游戏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家长之所以不让孩子玩游戏,关键是怕影响学习。
平心而论,对一般孩子来说,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你帮助孩子树立起了崇高的人生目标,这种担心就是多余的,因为这时候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例如,现在有许多中小学生在网上“结婚”,称为“网婚”,整天在上面“做家务”,而且还生了许多“小宝宝”。家长们对此无不忧心忡忡。可是,如果孩子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这样的“网婚”家长就完全不用担心。
仔细想一想,这和你小时候所玩的“过家家”、模拟“结婚”游戏不是很像吗?
必须指出的是,家长反对孩子网络迷信,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如果你只是要求孩子不能这样做,自己却在网上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网上算命,这样的教育效果就等于0。
有了远大人生理想的孩子,就不会再相信上网占卜此类的迷信了。就目前而言,中小学生中相信此类迷信的人数很多,对孩子的成才危害很大,家长对此需要高度警惕。
2005年2月,广州市一位14岁的女中学生对母亲说:“你不要再督促我学习了,如果我再认真学习的话,2060年我会死于求知欲过高的。”
原来,她平时很喜欢上占卜、星座等网站,看看这段时间自己的幸运数字、学业前途等究竟如何。就这样,她迷上了一个自称可以预测每个人死亡方式的网站。浏览者只要输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再回答一些关于死亡意识、个人性格的25个问题,网站就会自动生成一张“死亡证书”,上面包括“死亡种类”、“死因”、“死亡地点”等内容。
开始时,家长对她的这种行为一直没有干涉,认为这只不过是小孩子们好奇、爱玩罢了,直到这时候才大吃一惊。
就在2个星期前,她和3位女同学一起上了一个网站,预测了自己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结果另外3个女孩预测的死亡年份分别为2070、2076、2074,只有女儿是2060年,为此感到非常悲观,因为她莫名其妙就要比别人“少活10多年”。死亡方式也比别人“损”,其他人要么是“殉情而死”,要么是“过分忧郁致死”,只有自己是“求知欲过高而自杀致死”。她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更为恐怖的是,一些网站除了给出死亡的具体时间以外,还有一个倒计时的钟,算出预测者的生命还有多少剩余时间。时间滴滴答答地一秒秒过去,让人感觉死亡真的在步步逼近。
由此可见,一些现代迷信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消极人生观,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彻底垮掉一个人的进取心。
孩子不管是否相信这类迷信,只要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会在以后犯错误或遇到挫折时,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不敢面对困难,不知不觉就会形成消极的人生观。
有鉴于此,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时把他们的兴趣从这方面转移开来。
告诉孩子,未知永远是科学最宝贵的品质
从迷信(而不止是轻信)走向理性,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家长带领孩子一起跋涉。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一步步挤占“上帝”领地的过程。科学面对的永远是未知世界。
与职业迷信者的无所不知相反,未知永远是科学最宝贵的品质和特征。一旦消灭了“未知”,科学也就不存在探究价值。而只要有“未知”存在,就必然有迷信相伴。
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同样可以印证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书本和老师是最大的权威。然而殊不知,“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专门家多悖”,通俗一点地说,就是专家(包括书本和老师)也有胡说八道的。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所做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倡导的是迷信书本和老师。考试时,即使标准答案与实际不符,学生也只能根据标准答案作答,否则就不能得分。这样的“知识迷信”,很不利于孩子成才,孩子非常缺乏创造性。这也是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对上课感到乏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
迷信书本、老师、权威,社会就无法进步,孩子就无法成才。
想当年,自学成才的美国普通工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就遭到了当时一大批专家、权威的批判和否定,如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勒让德、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等。他们断言,任何人都根本不可能发明出什么飞机来,而且纷纷从“科学”角度进行充分论证:比空气重的机械,怎么可能飞得起来呢?
幸亏这兄弟俩坚决不信知识迷信,才于1903年把人类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
有意思的是,旧的“飞机不可能上天”的迷信破除后,新的迷信又产生了。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福煦元帅认为:“飞机能够飞上天,确实有趣,但它只能作为一种玩具,毫无军事价值。”毫无疑问,这一观点早已成为历史笑柄。
类似于这样的笑话历史上从来就不缺。20世纪40年代初,IBM公司董事长托马斯·沃林断言:“5台计算机就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的需要。”20世纪末,美国一位专利局官员语出惊人道:“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为此,他还下令拆除他的办公室。
再看看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他的经历,就足以证明一个人只有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才能取得辉煌成就。
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由于不迷信权威,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不能进入学术机构,只能在伯尔尼专利局做临时工,一度被人认为这一生注定一事无成。
可是,就是在做临时工时,原来他在接受正规教育时所受到压抑的科学**迸发出来,不迷信权威让他结出了硕果——1905年,默默无闻的他一连发表5篇论文、覆盖3个不同领域,篇篇都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
这些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全新概念,以及狭义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物理学,甚至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以至于,为了纪念这一“奇迹之年”,同时也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物理年”(德国、英国等国更是直接把它冠之以“爱因斯坦年”)。
【名言】
我说的迷信的人群,不包括祖传的、现代的、新潮的一切巫婆神汉大师术士,以及他们雇用的“托儿”们。
因为散播迷信和利用迷信,不过是他们的职业行为、行骗手段,而不是信仰。既然不是信仰,也就无所谓“迷信”。
迷信的人们就不同了,他们是真诚的。他们的信条是“诚则灵”。“诚”的前提,是对超自然的因而是凡人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因此,他们在妖狐鬼神、神功异能这类真伪有无的问题面前既迷惘又虔诚,既惶惑又狂热,如醉如痴,不是探讨,而是搜罗那些听来的或眼见的却无法重复进行科学验证的事例,虔诚地说服自己也说服别人。
他们绝不情愿倾听不同的声音,因为倾听,已是对信仰的亵渎了。
——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