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旅游,许多农民觉得这是城里人的事。其实不然。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比重为57.01%,绝对数达7.45亿人(2005年11月1日0时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无论是开发农村人旅游、还是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旅游,都有广阔市场。
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开发农业旅游
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的,以土地、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经济作物等形成的乡野风光和特色为吸引力,以民俗风情和生态环境为“本钱”的旅游产业。
最近几年来,由于“五一”、“十一”旅游长假期间,正值农闲季节,气候也好,所以有许多城里人青睐到农村从事农业旅游。这些旅游项目既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有观光休闲娱乐情趣的旅游方式。旅游者通过认识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操作、接触农村习俗、品尝农家美食、采摘鲜美果实、分享收获喜悦等,能够享受到其他旅游休闲方式难以享受到的乐趣。
所以,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开发农业旅游,就能形成一种特色资源,与此同时还能提高本地知名度。旅游历来被称为“无烟工业”,可谓一本万利,只要有旅游者前来观光,不愁没有赚的。
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武汉市的农业旅游产值达到6亿多元,而且发展展潜力十分巨大、市场十分广阔。
开发农村旅游
从旅游产业角度看,发展农村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尤其是那些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如各种城郊休闲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已经将农村和农业融入现代旅游大潮。
在农村作为一个现代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地接纳国内外旅游者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力的不断增强,许多农民也已经具备了外出旅游的愿望和条件。这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旅游客源。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超过500美元时,就会出现区域旅游规律。在我国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早已达到这个标准,完全已经具备国内乃至国际旅游的潜在潜力。
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赴山东省泰安市旅游的游客中,农村居民占14.01%,2004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17.19%。别看这个比例似乎还“不大”,可其绝对数量非常壮观。谁能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就一定能从中分一杯羹。
开发特色旅游
无论是农业旅游还是农村旅游,一定要有自身特色,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例如,山东省平阴县玫瑰镇的“玫瑰旅游”、天津市塘沽区驹河村的“海滩旅游”就是其中的典型。
玫瑰镇拥有三四万亩玫瑰园,素有“中国玫瑰之乡”之称。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花大、瓣厚、色艳、味浓、质优。资料表明,目前该镇玫瑰花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仅玫瑰产业全镇人均就可以增加收入1000元。每到5月,这里处处花团簇拥、花香四溢。2004年该镇与县旅游局一起力推“玫瑰旅游”,仅仅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3.8万人次。
从2004年“五一”黄金周开始,该县推出了“玫瑰风情一日游”旅游线路,其中包括胡庄天主教堂、万亩玫瑰园、翠屏山多佛宝塔等,在这个月大部分时间内,游客都可以前来赏玫瑰、采花蕾、做玫瑰酱、吃玫瑰宴、尽享玫瑰风情,玫瑰旅游成为当地旅游热点。
在驹河村,自古以来这里的村民就靠下海捕鱼为生。最近几年来他们发现,游客习惯于先下海拾贝采蚶、然后去海滨浴场旅游,于是结合该村毗邻海滨浴场、拥有24公里长海滩的地域优势,开发了“赶海拾贝”的旅游项目。
随着海滨浴场游客的增加,驴驹河村接待的游客逐渐增多,每当旅游季节,这个只有1200人口的小渔村,每天仅仅旅游收入就达3万元,超过地网捕鱼收入的1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