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国博弈(1 / 1)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071 字 1个月前

赵祯从来都没说自己是个好人,当初在帮助一赐乐业人的同时也是在利用他们,这群天生就是精明商人的种族在许多领域都有着相当高的成就。

一赐乐业人适合商业与科技,因为长期的颠沛流离,他们对这两样东西有着特别的执着。

赵祯并没有打算抄家灭族的打算,但也不可能不治罪那些歹人,于是赵祯给了拉比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残酷的办法。

“眼下朕给你俩个选择,要么神都城中所有一赐乐业人离开大宋,要么被明正典刑!”

赵祯的话让拉比恐惧到了极点,明正典刑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那么多的一赐乐业人几乎都是无辜的,只有他带领一部分人谋划了这一切。

至于离开大宋的生活他也是不敢想象的,被大宋驱逐之后他们这些在大宋生活如此之久的人该如何到别处生活?

这里的生活多么安逸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大宋可以很好的过下去,没有族人愿意离开大宋的。

在这里他们的才智得以发挥,钱庄管理的很好,还能收到朝廷的优待,而一部分孩子已经通过大宋的教育获得了入仕的权利,马上就要参与科举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到了大宋的格物院中成为了大宋的格物官,这些对一赐乐业人来说都是极好的未来。

可现在这样的未来就要被舍弃了,他岂能甘心?不光不甘心,心中也被恐惧所填满?那么多的一赐乐业人想要回到以色列路途遥远,一路上回去必定会有人支持不住。

拉比苍老的脸上露出绝望:“请官家开恩!我一赐乐业人效忠大宋这么多年,还请官家放我等一条生路,一赐乐业人再也不敢挑衅大宋的权威!不敢侮辱至高无上的皇权。”

赵祯微微点头:“新君继位本应大赦天下,既然如此朕便放你们一条生路,但……你们一赐乐业人也需付出代价,把那些参与袭击的人交出来,这些人犯的可是十恶不赦之罪,不在大赦之列!”

拉比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知道这件事无法轻易解决,一赐乐业人不付出一些代价是不行的。

最后只能无奈的说道:“谢官家开恩!”

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选择,拉比小心的离开,他要想办法让这件事尽快过去,免得一赐乐业人在大宋被人厌恶也受到排挤。

一赐乐业人在大宋努力多少年才获得这样的地位,一朝尽丧他不甘心,前任拉比已经留下了更为周密和详细的计划,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一赐乐业人走上仕途,最后通过政治的方式让他们在大宋获得强而有力的地位,获得绝对的安全和保障。

通过政治的办法影响大宋,影响大宋的君王对以色列王国提供帮助,而这些都是前任拉比和耶罗波安三世秘密谋划的。

赵祯瞧着拉比离开的背影微微冷笑,事情还没结束呢!一赐乐业人的想法他怎么会不知道?

挑起大宋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矛盾,同时让大宋倾向于帮助塞尔柱帝国,而塞尔柱帝国又是以色列的盟友,显而易见一赐乐业人是希望大宋与神圣罗马帝国交恶,以达到对其削弱的目的,如此还能加强他们的力量。

不得不说以色列人很聪明,一块弹丸之地居然能够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塞尔柱帝国之间左右逢源,实在是不容易的。

现在十字军东征打着的是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口号,这就是在灭亡以色列了,赵祯知道亨利三世的想法,利用以色列这个小国一箭三雕。

既能获得全国上下的支持,又能获得与教廷对峙上的更高地位,同时还能削弱塞尔柱的力量,这样高明的战术实在是让赵祯佩服。

看来这个时代的君主大多都是才智卓越之辈,耶罗波安三世,图格鲁克,亨利三世,包括格里高利七世,每一个都不是好相与的。

赵祯从来都不敢掉以轻心,但也在算计之中,原本的东西方文明不该有这么大的羁绊,但现在不同了,因为大宋的商贸,因为各国之间的交流,因为发达的运输能力,原本不该有多少交集的文明联系的更为紧密了。

一赐乐业人最后还是交出了凶手,只不过三才和师橫的脸色不太好看,这些七老八十半截身子埋到土里的人能是袭击大秦国皇帝和贤妃的凶手?

没人会相信,但官家却相信了,并且下旨不再追查此事,这些人无一例外的被斩首,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告诉大宋的百姓,这些一赐乐业人不老实了,同时也是在杀鸡儆猴。

朝廷的公文明确指出,这些人是袭击了大秦国的使者,挑衅了大宋的尊严,自然应该依法处置。

大宋的百姓没有同情,原因很简单挑衅大宋的尊严就是挑衅他们的尊严啊!眼下的大宋百姓比任何一个朝代的百姓都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他们身上的强大爱国之情都快溢出来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可是大宋这么多年来征战打下来的,庞大的疆土也是如此拿下的,别说是动了大宋的利益,即使是挑衅也不行!

还有一点一赐乐业人没想到,因为他们从事的行业,本就受到大宋百姓的厌恶,这不是刻意的去厌恶他们,只是作为钱庄的管理者,大宋百姓对他们的不满很多来自“恨屋及乌”罢了。

死去的一赐乐业人被亲属抬走,他们这段时间要老实很多,而赵祯却知道,一赐乐业人在大宋老实了,在西面却要开始忙活起来了。

小尼克经历过这次袭击之后,已经成熟许多,最少他已经能够做到处事不惊了,面对赵旭这位大宋的帝王时,脸上也没有原本的羞涩。

即便是赵旭都在感慨这个孩子的成长之快,父皇让他来向自己学习,实在是让赵旭摸不清头脑。

为何要向自己学习如何治国?

赵旭心中有着极为奇怪的想法,但他不会去质疑父亲的决定,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