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笔(1 / 1)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099 字 2个月前

三奇副使存在于赵祯的记忆中,他王韶是个非常有智谋的文人,也是为数不多大宋文臣当中能执掌军队的人,因为用兵奇计,得奇捷,又因有奇赏,累进枢密副使一职,所以后世称之为三奇副使。

当然,现在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只不过已经初露锋芒,从他和赵小五两人意外的交谈中便能看出他的才智。

一个善用奇谋的人,思维方式定然不会是僵化固定的,否则不知变通如何能出奇制胜?

赵祯不去搭理三才的疑惑,让这货猜去吧!越解释越乱,自从来到大宋他没少说错话,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没人会去刨根问底,反而越解释漏洞越多。

轻轻的翻开小册子,上面的第一句话便让赵祯挪不开眼睛。

“夫大宋之强,非陛下一人之功,乃各华夏万世之功也!”

这句话说的直指本心,虽然不是君王爱听的话,但确实不可争辩的事实,赵祯微微点头,确实大宋的强大不是自己一个人所造就,大宋也是继承了前朝的制度。

“然大宋中兴实乃陛下之举,开亘古未有之先河,创格物,兴兵事,促商贾,广设学校,如此乃事半功倍之事,我大宋得财,得智,得器,得天下!”

后面的话说的还是很中肯的,显然王韶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会被皇帝看到,这么说来这话便颇为可信,赵祯在心中难免有些沾沾自喜。

朝臣们会说实话,恭维之言也有,但都是比较正式的,而私下的时候,朝臣极少去迎合皇帝的话,甚至以骂皇帝为荣,以证明自己是一个诤臣。

当然这也是限制皇权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且大宋的朝臣都是如此,胆子大不说,还不怕死,若是君王要怪罪,那倒霉的不是臣子,而是皇帝…………

赵祯看的津津有味,王韶的这本随笔意义重大,其中有不少他的观点,若是放在朝中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但同样也让赵祯看到了他的才能。

其中最为醒目的几点几乎都附和了赵祯未来的施政方向。

尤其是在兵事上,小册子中提到了许多有用的建议,而且不难看出他对火枪的应用有着极大的兴趣,在战术思想上非常接近张舟,但却又有不同。

文中提到了火枪的一大杀器的利用率该大大提高,但绝不能全部放弃冷兵器,应和以前一样,配合盾,刀,长枪一起使用,但要用他们替代棘轮弩,成为军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一军的存在。

王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火枪的最大威力,同时配合军阵绞杀来犯之敌,能攻能守,无往不利也!

他和张舟的想法不同,但却更加靠谱,毕竟让大宋的军队全部换装火枪显然不可能,但部份换装却是轻而易举,费用也算不上太过高昂。

从这一点上看,王韶就比张舟考虑的更加全面,而且还能看到后勤保障的问题。

马车稍稍晃动,这说明已经抵达皇宫,赵祯合上手中的小册子,这个王韶端是有意思,这些又有一个人才可用了,朝中并不缺少武将,但却缺少有能力的名将。

目前来说狄青是一个,杨怀玉,石元孙算是同样水平,至于自己的心腹,彭七,李酒,赵力三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三人都是从太子三卫出来的,对自己的忠诚自不用说,所有皇宫宿卫以及殿前司赵祯都交给他们,但在战事上,赵祯却是知道他们的斤两。

还是要靠一些能力出众的将领领导军队才行,而王韶和张舟无疑是良将,解决了赵祯的燃眉之急。

东华门的宫门打开,马车缓缓进入其中,城门上的禁军已经全部换装乾宇二年造的火枪,依托防御可以最有效的击杀来犯之敌…………

虽然现在不可能有人进攻皇宫,但作为宿卫,配备最精良的武器却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天工坊一行给了赵祯很多收获,对格物的改革,发现王韶这一难得人才,以及再见赵小五,这些事情给他的感触很大。

既然没人知道未来会如何,那就尽量的把当下做到最好,王韶的思路是一种战争思维方式,张舟的也是,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两人都试试?

这个想法在赵祯头脑里来回浮现,始终挥之不去。

王韶的战术水平不知如何,但已经从他的随笔中可见一斑,至于张舟……辽阳城外一战便能看出他的实力,并且他的奏疏赵祯也早已看到。

那就先从张舟开始!

他想给神卫军全部换装火枪,自然是可以的,那就打造一支完全由火枪为主,辅以重骑兵和陌刀手的军队,至于其他的像什么盾兵,长枪兵,跳**兵,捉刀手,弩手之类的全部去除!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实验,也只能在他张舟率领的部队之中试一试,传统的武将肯定是坚决反对的。

乾宇二年造,这火枪的速度和威力赵祯已经全部了解,精度也是相当不错,二百米上靶还能说什么?

在赵祯心中,一支以火枪为主的军队一直是他的目标,但现在突然就要实现,稍稍有些快了点,也不知这个时代有没有做好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的准备。

不过凡事都有第一次,大宋已经遥遥领先,所以赵祯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实验”他的国家有着相当高的“容错性”,失败不怕,怕的是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穿过巨大的皇宫御道,三才用力的推开御书房的大门,门刚刚漏了一条缝小德子便窜了进去,随着殿门的吱呀声,御书房中的灯火也随之亮起。

“三才,研墨。”

“奴婢遵旨!”

从一开始三才便觉得不对劲,自从离开了天工坊官家便有些不对劲,跟了赵祯这么多年他能不知道?

但赵祯的旨意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三万支乾宇二年造,这个数字把三才的眼睛都快吓掉了,之前他为皇城司向官家讨要百余支都不得,这次官家突然大方起来,一下就是三万支,这一下就是三百万贯的价值。

对于官家来说,这是少见的大手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