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阳谋(1 / 1)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090 字 1个月前

六万大宋边军是一股不俗的战力,所谓的边军其实就是禁军的一部分,在边疆驻守的禁军便叫边军,他们和捧日军,神卫军等一众上四军没有显著区别,若是说精锐,也谈不上谁比谁更精锐。

武器装备上采取的是因地制宜,和所需程度,而不是统一按照中央禁军的标准进行装备的,所以边军身上的武器装备并不一定比中央禁军的差,但也不一定比他们身上的好。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位置,身处北京道的边军装备就出奇的好,他么是抵御辽朝的第一道防线,自然不能少有放松,而身处西域的边军则要稍稍差上一些。

但有一点,身处西域的边军虽然装备不是最好,但他们在西域这片土地上从未停止过征战,从原本护送大宋的商贾,到后来地域西域人的骚扰,他们从未有过一天的松懈。

还有一点,在边关的禁军其实就是大宋中央禁军进行调换的,赵祯延续了老祖宗留下的“家法”对禁军实行轮换制度,将帅只负责领导训练和边防作战。

这样既能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能消除边军将领作乱的可能,因为大宋军中还有行军司马这一重要的职位,类似于后世的政委,主要负责军中思想建设…………

而现在深处边军之中的赵祯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边军在十万辽军的围攻下依旧保持阵形不乱,不断的用弩箭射杀着敢于靠近的敌骑。

边军的阵形非常稳固,手握长达一丈的长枪手在前,配合着盾牌形成一片钢铁丛林,而躲藏在盾牌之后的是无数弯腰蓄势待发的捉刀手,他们手中锋利的横刀可以轻易收割冲入阵中敌骑的生命。

眼前的这种情况虽然是稳固的,但却也有着不祥,赵祯很快发现了问题,现在的边军根本走不了,他们被辽人死死的困在原地,只要阵形少有变动,便会立刻招致辽人骑兵暴风骤雨般的进攻。

这十万辽军目标非常清楚就是要把宋军困死在这里,通过不断的攻击来消耗军阵的力量,少有不慎,便会被辽人骑兵冲破军阵,后果不堪设想。

赵祯发现的弊端,曹康同样发现了,并且他还有一个怀疑,一个让他惊恐又不敢说出来的怀疑。

在辽人进攻稍稍停顿的时候,曹康派人把三才请了过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大官,辽人以十万精锐骑兵攻伐我大宋边军,实不可理喻,非常理而度之。”

“此言有理……”三才微微沉吟,望向曹康却瞧见了他眼中的担忧不禁开口道:“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快快道来!”

瞧曹康的表情和单独和自己见面,显然事关重大,三才跟随赵祯许久,岂能连这点事情都看不出来,既然他开口了,曹康也就大胆的说出来,毕竟事关重大。

“莫不是辽人知晓官家就在我边军之中,才会如此卖力的围攻?!”

这句话就如同砸进湖水中的巨石,在三才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若真是如此,那事情就远非眼下看到的这么简单,消息走漏的话,这很可能是一场针对大宋皇帝的围剿!

“不可能,消息不会走漏,即便佑阿加帕在边军中见到官家,也不可能知道官家现在还在边军之中,更何况官家的皇家还在捧日军中,辽人如何能知晓?!”

曹康指了指军阵之外,苦笑着说道:“难道眼下还不能说明一切吗?捧日军和神卫军只是遭到拦截,但我这最不起眼的边军却是遭到围剿,即便是辽人昏了脑袋,也不会把边军列为围剿之重啊!”

三才顿了一下,猛然拉住曹康:“现在官家就在边军之中,此乃旦夕之祸,无论如何官家不得有丝毫闪失,收拢军中骑兵,以步卒为殿后之军,以骑兵为先锋,我等护送官家突围,否则…………”

曹康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六万边军即便是全数殆尽对大宋来说也没有什么,可若是官家有个万一,那可就是滔天之祸,更何况边军之中不光光有官家一人,还有大宋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太子赵旭!

一旦边军破阵,很有可能便是官家和太子双双…………这场景曹康都不敢想象,实在是太过恐怖!

撤,必须要撤军,不能再在交河附近停留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最近的六种城撤退,以此为据点,发出讯号,不断收拢神卫军和捧日军。

有一点曹康可以肯定,辽军的人数远超自己的想象,也远超官家的估算!

神卫军被拖延,捧日军迟迟没有出现,而自己的六万边军却被十万辽朝铁骑围攻,显然这不合常理,那眼下的局面便很清楚,这是一场针对官家的围剿!

三才急急的把消息传递给了赵祯,他要务必保证官家的安危。

从三才的表情,赵祯便知道事情的紧急,也知道这是萧挞里对付自己的一个陷阱,其实他已经察觉了不妥,这时候进行战略撤退是非常民智的选择。

但同样的,赵祯也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自己撤退是否也是萧挞里最希望看见的事情?

对于高昌城若是不能一鼓而下,那将出现更多的变数,对宋军的锐气,对辽朝的士气都将产生改变,宋军在气势上一直是占据优势的,可一旦撤军,这种优势便会消失大半。

这就像俩个高手剑客之间的过招,一个从容不迫,一个畏首畏尾,双方之间在过招之前便已经分出了高下,可一旦这种状态进行转换,那将会影响两人之间的胜负。

现在的辽朝杀招凌厉,萧挞里手段惊人,把分割包围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交河复杂的河道把宋军一分为三,依托河道用兵可谓是相当高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已经被辽军包围,最好的办法就是突围,只有突围之后,才能把眼下的局势扭转过来,战略上的撤退永远不能算作是失败。

虽然担心这是萧挞里希望自己这么做的,但赵祯依然选择突围,他只能如此,就算是萧挞里希望他这么做,也是一出光明正大的阳谋,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