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中、省曾侍坐。
先生握扇命曰:“你们用扇。”
省曾起对曰:“不敢。”
先生曰:“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
汝中曰:“观‘仲尼与曾点言志’一章略见。”
先生曰:“然。以此章观之,圣人何等宽洪包含气象?且为师者问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于曾点,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及至言志,又不对师之问目,都是狂言。设在伊川,或斥骂起来了。圣人乃复称许他,何等气象?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传习录·下·门人黄省曾录》
教育就是要尊重个性,实现天性
王汝中,名畿,号龙溪,浙江山阴人,官至兵部郎中。
黄省曾,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未入仕,以诗文名于世。
小王和小黄两位同学陪王阳明在一块儿坐。时值盛夏,酷热难耐,王阳明拿扇子给他们,说:“你们用扇。”
小黄赶紧站起来说:“不敢。”
王阳明说:“圣人的学问不是这样束缚痛苦的,不用装作道学的模样。”
小王说:“从《论语》‘仲尼与曾点言志’那一章中,就能大致看到。”
王阳明说:“对。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圣人具有多么宽广包容的气象!老师询问弟子们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严肃地回答了提问,而曾点却飘飘然不把那三个人看在眼里,独自去弹起瑟来,这是何等狂态!等到他表达志向的时候,又不针对老师的问题,口出狂言。假如是程颐遇到这种情况,或许便斥骂起来了,孔子却还称许他,这是何等气象!圣人教育人,不是束缚他按一个模式来修行,狂者就从狂处成就他,狷者就从狷处成就他。人的才气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
按照《论语》的解释,所谓狂者,就是锐意进取者;所谓狷者,就是有所不为者。二者的天性截然不同,但在王阳明看来,无论学人的个性、才气如何千差万别,都一样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因为,孔门圣学的教育思想本来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绝不会用一套僵死的教条去要求所有学生,更不会把所有学生都变成一个模子里面倒出来的。
换言之,真正的教育,非但不会抹杀个性或扼杀天性,反而尊重个性、保护天性,进而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沿着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做最优秀的自己,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与生俱来的天性。
用王阳明的话说,这就叫“随才成就”“不拘死格”。
“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传习录》卷上)
人要根据自己的才能来成长,才是他所能做到的。比如夔(相传为舜的乐官)对于音乐,稷(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员)对于种植,是他们的资质自然能如此。成就一个人,也只是要他的心体达到纯粹天理的境界。
“且如一园竹,只要同此枝节,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传习录》卷下)
比如一园的竹子,只要枝节差不多,就是在大的方面实现了一致。如果一定要每根竹子的枝枝节节、高低大小都一样,就不能体现自然的妙手了。你们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相同,有其他不同处也无妨。
由此可见,阳明心学教人存天理、致良知,并不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弄得千人一面,而是要让大家百花齐放——从天理和良知的角度看,每朵花只要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它的美丽和芬芳,就是在大的方面实现了一致,这就叫“只要同此枝节,便是大同”;从个性和天性的角度看,不同品种的花之间,其颜色、形状、香味等,又是各不相同、大异其趣的,这就叫“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
再打个比方,每届奥运会大概有300个比赛项目,对于最终夺取金牌的运动员来讲,他们的相同点是很显著的,即都是通过艰苦的训练、顽强的拼搏把人体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与此同时,他们每个人的参赛项目、身体条件、运动能力、职业优势又是各不相同的。在此,“同”不会妨害“异”,“异”也不会妨害“同”。而儒家(心学)的教育思想与修行的道理也与此类似——在天理和良知上达至相同的境界,并不会抹杀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异,更不会妨害每个人独特个性的发展与本具天性的实现。
自我教育:认识你的天命
要判断一种教育的好坏,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在启发还是在灌输,是在引导还是在压制。前者必然尊重个性、保护天性,后者必然泯灭个性、扼杀天性。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都是负有“天命”的,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性情、好恶和天赋各不相同,只要是正当的,就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的责任就是去发现每个人不同的资质、才气、禀赋,再给他提供适合其天性的教育。
如果说人的天性是一颗种子,那么适合其天性的教育就是土壤。有了这个土壤,再给他人格教育的养分,给他自由思想的空气,给他生命意义的阳光,他自然就会茁壮成长,成为他最想成为的那个人。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社会找到一套新的游戏规则,不把“成功”狭隘地定义为钱和权,不根据人们的职业和经济状况对人进行价值排序,也不对所有社会成员灌输单一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就无须担心所有人都会抢着去当富豪、明星或网红,或者都去争夺“高薪体面”的行业和职位。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育能像王阳明所讲的那样,“不拘死格,随才成就,狂者就从狂处成就他,狷者就从狷处成就他”,人们自然会在三百六十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最重要的是,就在一个人从事着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时,所谓的成功、幸福、快乐也就不期而至了。
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要一个人没有实现他的天命,就是这个世界的损失,也是所有人的损失。然而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估计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教育能够完全实现每个人的天性。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也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性质上的。
可是,即使这个目标非常遥远,它却是人类必须追求的永恒理想之一。在实现这个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前进得很慢,但绝不应停滞,更不应倒退。而且,最重要的并不在于这个理想能否最终实现,而是在于我们能否面朝它,并一直走向它。
儒家讲“知天命”,讲“践形尽性”,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事实上就是在描画这种理想,并且启发、引导学人朝着这个理想无限趋近。
《让天赋自由》的作者罗宾逊说:“天命,是指‘喜欢做的事’与‘擅长做的事’能够互相结合的境界,所以你必须及早发现可以被你视为玩乐的工作。……很多成功的人找到了自己生来就应该做的事,并倾注庞大心力,即使明天世界就颠倒过来,他们也会设法调整自己的能力,以因应世界的变迁,同时继续与自己的天命结合,因为他们已经具有内化的理解力。”
所谓“内化的理解力”,其实就是认识自己,深刻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个性与天性。一旦你认识了自己的天命,它就会成为你的“生命磁石”,即使外在环境一直在阻碍你,或者不断在变化,最终也无法阻挡你与自己“生命磁石”的结合。
身处今天这个严重内卷的时代,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游戏规则,也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体制,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拥有自我教育和终身成长的权利——你可以拒绝社会强加给你的单一价值观,可以拒绝在狭隘的“价值排序”中对号入座,也可以对“一考定终身”或“一职定终身”的游戏规则勇敢地说不!
是的,你可以说不,但前提是你要认识自己的天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才能立命。
王阳明说:“立者,创立之立。如立德,立言,立功,立名之类。凡言立者,皆是昔未尝有,而今始建立之谓。”(《传习录》卷中)
今天,无论是还在应试教育中苦苦煎熬的莘莘学子,还是已经在社会上拼得头破血流的职场中人,只要从现在开始认识你的天命、建立你的天命,找到你喜欢做并且擅长做的事,那么总有一天,你必然会与属于你的幸福和成功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