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置之死地而后快(1 / 1)

老谋子司马懿 秦涛 1981 字 3个月前

李严在蜀汉政权的地位日渐尴尬。

白帝托孤之时,明明是两位托孤重臣,如今无论军事、政治还是外交大权,都在诸葛亮手中。李严所负责的,不过是后勤打杂而已。

人人都说诸葛丞相公平,我看是排斥异己、任人唯亲!

李严想到了孟达。当初在刘璋部下,两人就私交很好;后来刘备时期,孟达出降曹魏,其实也是被荆州集团排挤出走。李严留下来,忍辱负重,终于取得了今天的地位。

然而,今天这样的地位,看来也要朝不保夕了。李严开始思念孟达。如果孟达能够回归蜀汉,两人联手,足以制衡诸葛亮而不至于让他荆州集团一枝独大、为所欲为!

李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诸葛亮提议劝诱孟达回归。李严心知诸葛亮肯定要极力反对,然而此事从表面看来对我蜀汉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要是反对,正好把你的私心彰显于天下!

没想到诸葛亮一口应承:“好啊!”

诸葛亮还说:“李将军,你与孟达关系甚好,此事由你出面,再合适不过。”

李严心中暗喜,得到诸葛亮的首肯,立即给孟达写了封信:“我和孔明一起,受到先主托付的重任,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信中还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在朝中受到排挤的尴尬现状,希望孟达回来助拳。

孟达收到李严的来信,心中无限感慨,燃烧起了回蜀汉与李严并肩作战的勃勃雄心。不久,又收到了诸葛亮的来信:“往年南征,岁末乃还,刚好与李鸿会于汉阳,才得到你的消息,不胜感慨。呜呼孟子,当年实在是刘封侵犯您在先,破坏了先主的待士之义。我追思你我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所以送来这封信。”诸葛亮的信,一如既往的叮咛周至,思念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孟达心想:看来蜀汉是欢迎我回去的。

孟达派人回信,给诸葛亮送去一块玉玦,表明自己归意已“决”。

诸葛亮收到来信和玉玦,点点头,找来心腹郭模:“你去诈降曹魏,助孟达一臂之力。”

郭模领命要走。诸葛亮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又叫住郭模:“对了,你此去要经过魏兴郡。魏兴太守申仪,也是从蜀汉这边降过去的,孟达回归之事不可以瞒着他。你顺便把这事跟他说说,希望他也能一起回归。”

遵命。

诸葛亮送走郭模,这才松了口气,开始回顾自己的整个计划有没有什么漏洞。盘算一遍之后,发现只有一个问题:上庸、新城、房陵三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即便孟达反叛,万一魏国派来征讨的将领是个庸才,只怕仓促之间也难以打败孟达。

曹魏会派出怎样的演员,来配合我这个完美的剧本呢?

话说郭模诈降曹魏,经过魏兴。魏兴太守申仪,是三郡的地头蛇,在本地很有宗族势力。他原本还有个哥哥申耽,被调到京城当官,其实近乎软禁。申仪明白,在三郡的地界上,我就是土霸王;离开了三郡,我就什么都不是。所以他死死盘踞于此。

申仪和孟达关系很糟糕。他屡次上书朝廷,说孟达有反意。奈何没有确凿的证据,朝廷并不理会。怎样才能抓到孟达造反的把柄呢?申仪苦苦思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蜀汉方面有个郭模过来投降曹魏,路过魏兴。郭模对申仪说:“您知道孟达要回蜀汉的事吧?”

申仪眼睛一亮:“不知道哇。”

“嗨,这您都不知道?孟达和诸葛亮书信来往那叫一个频繁,孟达还给诸葛亮送了块玉玦。玉玦是什么意思您知道不?决!我意已决!”

申仪眯起眼睛。

送走郭模,申仪回头就给屯驻宛城、管辖本片区的司马懿上书,把郭模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司马懿得到申仪的密报,兴奋异常:孟达呀孟达,七年前我除不了你,今日终于可以除你而后快!

司马懿生怕孟达得知郭模泄露此事而提前造反,赶紧先给孟达写一封信以稳住他,派加急快马送去新城;另一方面筹备军马寻找战机,同时派要员把此事上报朝廷。

孟达接到郭模,才知道郭模已经把造反的事泄露给了申仪,大吃一惊,便考虑要不要把反叛的日期提前。正在犹豫,忽然接到司马懿的来信:“孟将军过去弃暗投明,国家对您十分器重,把西南防事委托给您,信赖之心日月可鉴。蜀人对您切齿痛恨,诸葛亮屡屡想讨伐您,只愁没有机会。我听说郭模讲您要反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诸葛亮怎么可能当作儿戏,轻易泄露?显然是敌人用的离间计,朝廷是不会中计的,请不要担心。”

孟达读完信,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然而又对司马懿信中那句话耿耿于怀:对啊,我要反叛这样的大事,诸葛亮怎么会这样轻易地透露给申仪呢?孟达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即便司马懿真的要来讨伐我,我也不怕。一来,宛城离洛阳八百里,离我这儿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先派人去洛阳请示天子,再率兵来攻打我,一来一去得一个多月时间,那时候我早就城防坚固、援兵到来了;更何况,我三郡地势险要,万夫莫开,司马懿肯定不敢亲自来。如果司马懿不来,其他人谁来我都不怕。

孟达计较已定,便按部就班开始筹备造反事宜。

诸葛亮、司马懿、孟达,三方势力都已经准备就绪。好戏开场。

孟达完全想错了,司马懿根本不打算得到朝廷的许可再出兵,他要来个先斩后奏。

司马懿的参谋们建议,孟达还没有造反的迹象,不如先观望观望再行讨伐。司马懿对这一意见嗤之以鼻:“孟达没有信义,蜀汉也并不十分相信他真的要叛魏;趁蜀汉不信任孟达之际,赶紧解决问题,才是要紧的。”

司马懿亲率大军,倍道兼程,一路急行军一千二百里,八天之后已经在上庸城下安营扎寨。

孟达望着城下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黑压压的军队,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恐惧。我孟达也算身经百战,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行军神速的对手。来者必是司马仲达无疑!

孟达虽然心慌,但仍凭恃着上庸的险固而打算负隅顽抗。上庸城三面环水,城下修筑了一道木栅防御工事,要想攻破可谓千难万难。更何况,我孟达在此三郡七年之中,早已经和吴、蜀二国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二国绝不会坐视我灭亡,援兵不日就将到达。

到时候,看是我孟达死,还是你司马懿亡!

可怜的孟达根本想不到,吴、蜀的军队已经来不了了。司马懿刚抵达城下,就分兵在安桥、木阑塞两处驻防。司马懿又让申仪带领本部兵马前往木阑塞,布置防备蜀军的第二道防线。

断绝孟达的一切后路,司马懿要来个瓮中捉鳖。

吴国还真发兵来救援孟达了。不过吴兵本来就是来凑个热闹,发扬孙权一贯的趁火打劫风格。这群兵油子一到安桥,发现魏军早已严阵以待,自然没有战意。有油揩就揩一把,没有的话也犯不着为你孟达打硬仗。吴兵驻扎在安桥附近打酱油。

蜀军则压根不想救孟达。没错,诸葛亮把孟达给卖了。诸葛亮本就鄙视孟达的为人,欲除之而后快;更何况,他也不想让孟达回归蜀汉壮大李严的势力,更不想让这颗定时炸弹长期存在于蜀、魏交界处。

所以,诸葛亮借司马懿的刀,要除掉孟达。诸葛亮当然也象征性地派出援军,抵达木阑塞,一看魏军在此布防严密,也就持观望态度了。

也就是说,孟达只能独自面对司马懿这个可怕的对手。

孟达以前单听人说,司马懿的政治手腕很高明;如今才知道,司马懿的军事能力何止是高明,简直是可怕。

在常人看来难以突破的上庸城,司马懿就在孟达的眼皮底下先渡过绕城的河水,再突破围城的木栅,轻而易举地直抵城下,有条不紊地开始攻城。没有什么奇谋秘计,每一个动作都像军事教科书般标准,但已经足以让久经战阵的孟达不知所措。

司马懿把大军分作八支分队,从八个不同的角度对上庸城展开鬼神般的猛烈攻击。

孟达终于感受到上庸城阵阵轻微而沉闷的撼动了。

孟达突然感到害怕。这个一生反叛三次,被世人唾骂为反复小人的男人,终于感到害怕了。孟达一直以为自己早就豁出了生死,在害怕的这一刻他才知道,他有强烈的求生欲。

如果这是一场噩梦的话,就让它早早地醒来吧!

让噩梦醒来的人出现了,他们是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李辅。他们并不是处于绝境之中的孟达的救世主,但他们也许是饱受兵火之苦的三郡百姓的救世主。

司马懿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劝诱邓贤、李辅做内应。在攻城战进行到第十六天的时候,邓贤和李辅打开城门,迎进魏军。

孟达是怎么死的,没人知道。总之当战事结束的时候,他的头颅已经摆在司马懿的帅案之上了。

被孟达自诩为“金城千里”,离司马懿驻地一千二百里之遥的上庸城,连行军到打破,只花了二十四天而已。

司马懿把孟达的首级送往洛阳,曹叡下令将之焚烧于首都洛阳市中心的十字路口。群臣鼓舞,以为司马懿建立了一桩不世奇功。

只有司马懿自己清楚,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

三郡的问题,不在于孟达一个人,而在于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派势力。如果不剿灭这股势力,即便杀死了孟达,也会有新的野心家崛起,此地仍将不得安宁。当年孟达降魏,带了四千家部曲过来,都屯驻在上庸。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户口数又有增加。司马懿下令彻查,清点出孟达势力在此地居然一共有七千多家!

司马懿奏请朝廷,将这七千多家全部强迁往东北的幽州,获得许可。将孟达的势力清洗干净后,司马懿回到驻地宛城。

申仪长舒了一口气。孟达已死,司马懿也没有拿我申仪开刀。三郡又是我的天下啦!正当申仪扬扬自得之际,司马懿派人来传话了:“申太守,本帅取得如此胜利,各地郡守都给本帅送来贺礼,怎么单单你不亲自来送礼呢?”

申仪没有办法,备了一份厚礼前往宛城。司马懿一见申仪,突然翻脸,喝令左右把他拿下,细数他的一切罪过,将这第二个“孟达”押解往洛阳。

兵不血刃,又除掉了一个地头蛇。

尽管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司马懿却始终没有成功的快感。他隐隐觉得,自己不过是在这整个过程中充当了别人的一枚棋子而已。孟达尽管是个名人,但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能激发起我司马懿战意的等量级对手,放眼天下也许只有本次孟达事件的总导演、安居成都的诸葛丞相吧?

司马懿并不知道,诸葛亮此时并不在成都。几天之后,司马懿才知道诸葛亮的行踪。

而当他知道诸葛亮行踪的时候,整个天下都已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