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国先谋身,别把自己边缘化(1 / 1)

老谋子司马懿 秦涛 2042 字 3个月前

刘晔这个人的确很神。

一方面,他算无遗策,是曹营第二代谋士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他却始终不得重用。从曹操到曹丕再到将来的曹叡,没有一个皇帝真正地信任他,他也不信任任何一个皇帝。

刘晔自以为是汉室皇族的远亲,难以得到曹家的信任。但实际上,在司马懿看来,刘晔真正的问题在于只懂谋国,不懂谋身。

谋国谋军,是为大谋;大谋的能力,标志着一个谋士的水准。而如果只能大谋、不能小谋,那你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谋士而已。譬如老一代谋士中的程昱,心知自己不擅长谋身,索性早早退休以避祸,还属于结局好的。如杨修之辈,下场可谓凄惨。

刘晔的问题就在这里。刘晔自恃料事如神,对于人情关系、政治投机,全不在意,以为单凭能力足以令君王青睐,令同僚侧目。

的确,你料事如神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是你越是料事如神,不就越显出我们愚呆蠢笨?全世界就你一个聪明人,我们都是大傻瓜?我们偏偏不听你的!

所以,刘晔一次次料事如神,大家也一次次照例不听他的。

相反,司马懿在谋的境界上,比刘晔高出不止一筹。司马懿不如刘晔对军国大事如此敏锐而洞察,所以献策并不多。但是司马懿不多的几次献策,却都能被君主采纳,发挥出最大功效,使大家对他印象良好。因为司马懿清楚,献策的目的不能太大公无私;献策并不是为了让采纳者成功,而是为了让自己成功。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懂得谋身。一百次成功的献策,只能说明你业务素质良好,可以按照常规途径加官晋爵;而一次成功的政治押宝,就能证明你是自己人,可以按照非常规途径实现仕途三级跳外加撑竿跳高。

另外,刘晔是曹魏政权中少有的扬州人,又不懂得拉帮结派,所以自始至终都只能是一个人在战斗。而司马懿作为河内世族,积极与汝颍世家和并州人士联系,在朝中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到了曹叡时代,刘晔仍然只是孤身一人,而司马懿已经是实力最强的政治集团的掌门人。

所以,从曹丕称帝的黄初元年,直到曹丕驾崩的黄初七年,司马懿没有任何一次史有明文的精彩献策,但到曹丕驾崩时,托孤的重臣只会是司马懿,不会是屡屡献策而屡屡不被采纳的刘晔。

刘晔早就被边缘化了。把他边缘化的,与其说是别人,不如说是他自己。

在刘备大举攻吴的关头,孙权献书称臣的大好形势下,刘晔再次站出来泼冷水。

不过,刘晔的此次献策,堪称三国史上最经典、最具杀伤力的策略。曹丕如果采纳,那他将提前六十年实现统一。我们来仔细赏析一下刘晔的精彩献策。

刘晔说:“孙权无故求降,必有内急。他之前杀关羽、取荆州,把事儿做得太绝了。孙权怕刘备震怒,举国来攻;又担心我们趁火打劫,所以索性向我们称臣,以免两面受敌。”

刘晔一番话,把孙权的动机挖掘得入木三分,如果孙权在现场听到刘晔的分析,一定心惊肉跳。但是现在的听众是曹丕和众魏臣,他们听得昏昏欲睡。

刘晔继续分析:“如今天下三分,魏国最强。吴、蜀只能互相帮助,才能免于灭亡。而他们居然还有闲情逸致互相掐架,这是老天要亡他们了。我们应该趁此机会直接渡江攻打吴国的心脏地区。蜀军打他们的外延地带,我们攻他们的心脏地区,要不了几天,吴国一定完蛋。”

如果刚才的分析还只是让孙权心惊肉跳,那这段话足以使他紫髯倒立、碧眼流血。江东三代苦心经营的偌大基业,刘晔这几句话的确足以使之灰飞烟灭。那蜀国呢?且听刘晔的继续分析:

“即便把吴国的一半割给蜀国,蜀国也独木难支,迟早灭亡,何况蜀国只得到吴国鸟不拉屎的外延地带,而我们得到的是富庶繁荣的心脏地区?”

听到这个分析,估计连愤怒中的刘备都可以清醒了,但是曹丕依旧执着:“人家都称臣了,我还打他,多不厚道啊!我想先接受吴国的臣服,然后偷偷地袭击蜀国的后方,你看怎么样?”

你的计策无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嘛,我曹魏作为渔翁,先取鹬还是先取蚌,无损于你这个计策的精髓吧?聪明如曹丕,也只能看出刘晔此策的第一层精妙之处,而难以得其精妙之髓。

刘晔斩钉截铁予以否定:“不对。”

曹丕被噎到了,气鼓鼓地问:“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对?”

刘晔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蜀远吴近,伐蜀不如伐吴;从军事心理学的角度看,刘备处于盛怒状态,一旦看到我们帮他灭吴,肯定更加来劲,我们的计策就可以得逞;而孙权处于清醒状态,一旦看到我们帮他灭蜀,考虑到东吴的长远利益,一定会停止内讧,与刘备联合一心对外,那此计就难以成功了!”

司马懿听到此处,喟然长叹:“绝妙好计!”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反正知音不是曹丕。曹丕不仅受了孙权的降,而且还封孙权为吴王。

刘晔再次苦苦谏诤,曹丕索性把耳朵闭起来:“不听不听我不听。”

机会转瞬即逝,能不能抓住,只在一念之间。战事很快分出了胜负。刘备自赤壁之后战无不胜,是因为有关、张、马、黄、赵在前冲锋陷阵,有庞统、法正为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诸葛亮在后方提供后勤服务。而今,五虎名将死了一大半,凤雏陨落,法正归天,刘备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赤壁前,除了军队,一无所有。年迈的刘备被初出茅庐的陆逊火烧连营,仓皇逃回白帝城。

刘备把白帝改名永安,永远安定的意思。在马上飘零了一辈子的刘备,终于再也不想打仗了。

司马懿望着南方,似乎隐隐看到冲天的焰火。

看来,一个时代真的已经落幕了。

孙权的臣服,有一件事情一直令曹丕不大痛快:孙权尽管口头谦卑,进贡的礼品也舍得下血本,但在派太子入魏国为人质的问题上,始终拒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又想封孙权的儿子孙登为万户侯,请孙权送孙登来受封,孙权拒绝了。孙、刘之间的战役结束,曹丕旧事重提,孙权再次拒绝。

高人与一般人的差别在于,高人可以预见事态的发展,而一般人要等到事件发生的时候才能明白。

拒绝高人刘晔建议的曹丕,直到此时才终于明白:孙权不是真心臣服!

曹丕决定亡羊补牢——出兵南征。他找来神算子刘晔商量:“之前你不是让朕南征孙权吗?朕这就南征去。”曹丕心想刘晔一定举双手支持这次军事行动。

刘晔的心思,曹丕你别猜。刘晔举双手外加双脚反对南征孙权。

刘晔对于曹丕之前不采纳他的惊世妙计耿耿于怀,怏怏不乐,没好气地说:“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不可仓卒制也。”

曹丕的逆反心理又上来了,照例把刘晔的话当耳旁风:你说不能打,朕偏偏要打!

司马懿看着郁闷的刘晔,心里一乐:刘晔啊,这次你就算错了。陛下何尝是要灭吴?他打着别的算盘呢!

曹丕大起三路军渡江攻吴:

西路军远临江汉,最高统帅是曹真,部下有夏侯尚、张郃、徐晃,战略目的是包围南郡,隔断吴、蜀之间可能出现的新联盟,并威胁吴国新都武昌;

中路军兵出濡须,最高统帅是曹魏百战名将曹仁,濡须是魏、吴的老战场;

东路军兵出洞口,最高统帅是曹休,部下是张辽,以及臧霸。

在这次战役中,曹休担任征东大将军,并且“假黄钺”。

曹魏统兵将领,威权高低可以分为四等:最低一等,假节,战时可杀犯军令的普通人,臧霸在曹操时代即被授予“假节”的威权,而成为一名“节将”;次高一等,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的普通人,战时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员;再高一等,使持节,平时也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员;最高一等——

假黄钺!

假黄钺是代表天子出征。具体有什么威权呢?根据《古今注》:“赐黄钺则斩持节将。”换句话说,曹休拥有在战时斩杀臧霸的权力。

很多平时需要通过烦琐的司法程序和政治运作才能处理的问题,战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段直接解决。曹丕企图通过这次战役,一举解决盘踞青、徐二州的臧霸势力。

这才是曹丕的真实意图。

臧霸不是傻瓜。他在江湖上成名的时候,曹丕还在娘胎里呢!臧霸决定重振当年之勇,以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来博取曹丕的信任。年过半百的臧霸率领本部轻舟五百、敢死队一万人,拿出不要命的精神疯狂拼杀。来迎战的吴兵吓了一跳:怎么碰上这么位打仗不要命的主儿?丢盔弃甲,大败亏输。

臧霸首战获胜,立马请命乘胜追击,强行渡江作战。曹休把臧霸的请命上呈给曹丕。曹丕淡淡地回复:“不必了,撤军吧。”

臧霸松了口气。拼了这把老骨头,终于解除了曹丕的疑忌。

之后,曹丕亲自东巡,臧霸前往朝见。曹丕没收了臧霸的兵权,把他请到洛阳,高官厚禄。横行一世的臧霸,晚年在洛阳城备位充数而已。不过,他也起码可以得享天年,死后哀荣无限。

这算最好的结局了。

曹丕杯酒释兵权,青、徐二州的潜在割据势力被消灭,曹操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中国北部实现了统一。当然,东北的公孙家族仍然盘踞一方,不过暂时对大局无碍,曹丕把一顶车骑将军的帽子给了公孙氏如今的掌门人公孙恭,算是安抚。

除了消灭臧霸势力,此次南征还实现了一个目的。我们来看看作战前后一些主要将领官职的变化。

曹真,原任官镇西将军,南征时官拜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战后再升为中军大将军;

曹休,原任官中领军、镇南将军,南征时官拜征东将军、假黄钺,督二十余军;

夏侯尚,原任官中领军、征南将军,南征时升任征南大将军,战后假节。

与曹丕从小玩大的这批曹氏宗亲个个位居显要,曹丕不动声色地实现了军界大换血,曹魏第二代军事统帅成功上位。

还是那句话,许多平时难以办到的事,战时都可以轻松实现。因为,战时的集权程度是最高的。

司马懿深明个中三昧,所以他试图往军界迈步。但是这一步始终迈得很暧昧:好不容易在曹操时代做到军司马,曹丕一即位又做回丞相长史的文职去了;好不容易在曹丕称帝后做到督军,转眼局势稳定又做回尚书右仆射的文职去了。

军权,就是曹魏政权最后的禁脔了,严禁外人染指。看来,曹氏、夏侯氏这样的谯沛集团、宗亲重臣领有军权的铁律,还是难以打破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突然拜四十七岁的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

尽管只是领导区区五千名士兵的兵权,但司马懿荣膺高级军职,简直如鱼得水。

从这五千名士兵起步,年近半百的司马懿终于将开始他人生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