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通晓春秋之大义(1 / 1)

老谋子司马懿 秦涛 1622 字 3个月前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三国的牛人为什么会这么多?三国的牛人既然这么多,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秘诀。

这个秘诀,肯定不是智商高,因为关羽的智商就不见得有多高;肯定不是武功好,因为诸葛亮就并不会武功;也肯定不是口才妙,因为邓艾是个结巴。

如果有这样一个秘诀,一定是关羽、诸葛亮、邓艾,以及其他三国牛人所共享的。如果这个秘诀在三国成立,那么在其他时代,也一定成立,在今天也肯定能应用。用好了,你也可以是牛人。

我通过刻苦钻研,对三国数百个人物进行定量分析,终于在几年后的一个清晨发现了这个秘诀。这个秘诀只有三个字,下面我就通过司马懿这个个案来逐步揭示这三个字。

司马懿将来会遇到很多事情,碰到很多对手,他都能一一化险为夷,克敌制胜。这固然与他先天的智慧和性格有莫大的关系,但是我宁愿认为,这与他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关系更大。

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情,有很多智慧必须从经验中习得。这里面就有了一个悖论:碰上从来没有遭遇过的问题怎么办?是不是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答案是:否!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性,在于人类有历史,而动物没有历史。动物不会去了解自己的前辈有过哪些成功,又遭遇过什么失败,经验和教训分别是什么。每只动物刚刚诞生时,都必须把前人(前动物?)干过的所有事情重新来过,才能寄存在体内成为它自己的经验。而人类不同。人类有记忆,把记忆书写下来成了文字,把文字汇编成册成为书籍,几千年书籍的积累经过大浪淘沙,至今仍有一些畅销不衰的,这就叫“经典”。

经典,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所有终极智慧的精华总结。不阅读经典,势必事倍功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的问题前人都遭遇过了,解决之道都总结出来了,关键看你怎么吸收,怎么演绎。三国英雄成百上千,如果要总结一个共同的成功经验,无疑就是读书,阅读经典。

对,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三国成功学第一秘诀的三字真言,就是——

读经典。

孙权手不释卷,还有鼓励吕蒙读书使其成为一代名将的美谈;曹操老而好学,亲注《孙子兵法》;刘备给阿斗开了份书目,也显示出了他自己的阅读修为;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关羽能活学活用《左传》(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用孙权的话讲,读这些书并不是非得做博士搞学问,而是学习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和速成捷径。

《晋书》说到司马懿兄弟“处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在汉末的天下大乱中,他们只能粗衣蔬食,却能坚持读书,这想必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但是,历史的长河自古及今流淌了几千年,所谓“经典”就只有那么几本。全人类共享这几本经典,为什么有人读成了诸葛亮,有人读成了司马懿,有人读成了关羽、吕蒙?

因为阅读有侧重。

几部经典,其本身的功能就有不同。《春秋》能让你属辞比事,《礼记》能让你恭俭庄敬,《易经》能让你洁净精微。诗书之教,各有不同。因此,下一个问题就是——

少年司马懿读什么书?

司马懿十六岁,表面看来至今接受的都是正统的儒家教育。但是如果要深刻理解司马懿成年后的性格和作为,我们必须深度考察一下他的阅读范围和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范围和兴趣,可以决定或者反映他的内在性格和精神。想了解一个人,就看他读什么书。比如正在读本书的读者,一般来讲都是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

考察汉末人的一般阅读书目,肯定与经书脱离不了干系。五经之中,司马懿喜欢读的是哪些?我们不妨做一个猜测:《易经》和《春秋》。

《易经》中包含了天地的大智慧,可以使人掌握宇宙的平衡之道。《春秋》近乎是一本政治、军事案例教程。前面讲过,这两本书是汉朝人的高阶读物。

晋朝最喜欢八卦的《搜神记》作者干宝对司马懿的评语是“行数术以御物”,意思就是以易理来驾驭纷繁的世务。司马懿劝谏曹操“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乃是活用《易经》的原理。《易经》里“乘时顺变”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司马懿整整一生,使他总能抓住机遇占据上风。

司马懿读《春秋》,也有证据可循。他在后来对曹爽的定罪书上,引用了“君亲无将,将必诛焉”的《春秋》大义,可见他应对《春秋》很熟悉。

儒家著作而外,司马懿对道家也颇有心得。他在晚年曾经告诫子弟:“盛满者道家之所忌。”纵观司马懿一生,很有一点道家的权谋与风骨。

另外,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司马家的军人血统。

无论是他的远祖司马卬,还是爷爷的爷爷司马钧,都是著名的将领。从曾祖开始,才弃武习文。但是先祖们的军人基因,到司马懿这一代,仍然有所体现:一是身材高大,以至于司马朗十二岁应试童子郎的时候,被人误以为是成年人,而司马懿本人也是“天挺之姿”;二是家里留下了许多兵书战策。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司马懿有一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就跑进储物间,在尘土堆积之中探宝(小孩子普遍爱干这个事情)。他发现了一副甲胄,那是祖上征战时穿的;他发现了武器,饱舔刀头血的利器;还发现了一堆发黄的卷册——兵法。

尘封已久,重见天日。

这些祖先流传下来的不祥之器,一定激发了埋藏在少年司马懿心底的狂野和热血。

司马懿熟读兵法,几能成诵。他后来有一次与曹爽论战,说:“兵书曰:成败,形也;安危,势也。”这里引用的话,正是活用了《孙子兵法·势篇》的论断。

另一次则是在应对东吴侵略军的御前会议上,司马懿分析形势:“《军志》有之: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军志》,是一部已经失传的古兵书。类似的内容,《孙子兵法》也做了引用,由此可见司马懿对各种兵书战策的熟悉程度。

一个人的早年阅读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此人的一生。我询问过几位朋友,他们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结果惊奇地发现,该书内容几乎都与他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或学术兴趣相关,甚至与其性格也有莫大关联。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也回忆一下您读的第一本书。古人云“慎始”,为孩子挑选第一本书,可不慎哉?

阅读兵法、史册和《易经》长大的司马懿,其性格与他的兄长和诸弟有所不同,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之说。我们再从之前的叙事中考察一下司马懿的成长经历,会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司马懿没怎么接受过父亲的教育和关怀。根据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司马朗的成长,是父亲一手带起来的。而到司马懿出生之后,正是司马防事业的上升期。司马防作为京官,长期在京城任职,而司马兄弟则在家乡成了留守儿童,这对于司马懿的心灵和人格的形成是有隐蔽而深远的影响的。

第二,司马懿自小就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司马朗成名早,是远近闻名、光芒四射的神童。光芒的背后是阴影,司马懿就生活在这样的阴影里。别人提到司马懿的时候,一般不会叫司马懿,而是称呼他为“司马朗的弟弟”。没有名字的生活是苦闷的,但也足以塑造出一种低调而阴郁沉稳的性格。

第三,司马懿的成长时期,社会剧烈动**。他出生之前,两次党锢之祸使得社会风气虚伪而道德败坏;六岁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十一岁,董卓进京,关东诸侯军起,司马朗领着他四处逃亡。后来,司马朗被曹操请去当官,司马懿顶替兄长的角色,成为全家的顶梁柱。这就养成了他独立而重实利的性格和价值取向。

汉末衰世,已经是一个大染缸,白丝进去,黑布出来,每个人都无处可逃。逃避的,成为隐士;反抗的,成为烈士。纯粹的儒生,已经无法生存和立足。只有掌握生存法则,才能在这口大染缸中左右逢源。

既然选择活着,就要生存下去;既然选择入世,就要混出名堂。这就是乱世的血酬定律,这就是染缸里的生存法则。

尽管司马懿是标准的官二代,却毫无纨绔子弟的不良习气;尽管他的家族以忠君爱国的儒学世代传家,司马懿却没有那么迂腐。他无师自通地掌握了道家的权谋和兵家的手段。

具有这些不为人知品格的司马懿默默成长。《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司马懿这个时候的良师益友,除他的兄长司马朗以外,还有一位高人奇士。

这位高人,正是孔明。不过他不姓诸葛,姓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