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方的平定 袁绍阵营的窝里斗(1 / 1)

三国不演义 王觉仁 1961 字 1个月前

乌巢被烧,淳于琼被杀,张郃、高览降曹,这一连串噩耗传回袁军大营后,全军上下立马炸锅,个个斗志全无,旋即崩溃,四散逃命。

袁绍无力回天,只好与袁谭、郭图等人带着仅剩的八百名侍卫骑兵,来不及穿戴齐整就逃过了黄河。曹操派人追击,没撵上,却擒获了七万多溃散的袁军士兵,还缴获了袁绍大营中的大量辎重、图书、珍宝等。

随后,曹操又干了一件很残忍的事,把七万多降卒全部坑杀了。

《后汉书》谈到这件事时,不知是有意回护,还是随口一说,反正就是替曹操找了一个杀降卒的理由,说这些人是“伪降”(即诈降),才被曹操给杀了。其实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这个理由很扯。当时袁绍已经跑了,连大将张郃、高览都降曹了,这些大头兵何苦要诈降呢?他们图什么?在袁绍手底下当兵打仗,跟在曹操手底下当兵打仗,对他们来讲有什么区别吗?既然袁绍已经彻底败了,那跟着曹操不是照样可以混口饭吃?

总之,如果曹操肯收留,他们绝对会谢天谢地,对曹操感恩戴德,根本不可能诈降。

既然不是这些人的问题,那曹操为何还要杀他们呢?

当年在徐州屠城,的确是出于曹操残暴的性情,但这一次,虽然行为同样残忍,但曹操的动机却与当初完全不同——他是出于不得已。

原因很简单:这七万多人,就是七万多张吃饭的嘴,曹操眼下连自己的兵都快养不活了,哪来那么多粮食养他们?

假如乌巢的粮食还没烧掉,我相信曹操一定不会杀他们,因为这些人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士卒,收编过来就是一支劲旅,曹操求之不得,何必要杀?

只可惜,为了击败袁绍,那些粮食非烧不可,而粮食既然烧掉了,那这七万多降卒就注定是死路一条。

袁绍跑路时,沮授没来得及跟上,被曹军抓获了。当士兵押着他来见曹操时,沮授大叫:“我是被抓的,不是投降!”

曹操跟沮授也是旧交,知道他的本事,有心要招揽他,便道:“咱俩分处大河南北,这些年音信断绝,没想到今日重逢,竟然是把你抓了。”

沮授苦笑道:“袁绍失策,自取其辱,我的才智和能力无从施展,被抓也是理所当然。”

曹操劝他:“本初无谋,不用你的计策,如今天下未定,正当与你共图大业。”

沮授却摇摇头道:“我的叔父和弟弟,性命都捏在袁绍手上。若承蒙您看重,那就早点杀了我,才是我的福气。”

曹操叹了口气:“孤若是早得到你,天下事就不足虑了。”随即便把沮授放了,并礼遇有加。

然而,沮授终归还是思念留在冀州的亲人,不久后试图逃回去,却再度被抓。曹操无奈,只好把他杀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曹军在清缴战利品的时候,从袁绍的大帐中抄出了一批信件,正是许都和军中的一些官员、将领之前与袁绍暗通款曲的书信。

很多人都以为,这些铁证握在手中,曹操一定会对这些叛徒展开一场大清洗。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曹操居然一把火将这些信件全都烧了。然后,他说了一句话:“当初面对强大的袁绍,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能够保全,更何况别人?”

曹操此举,赢得了后世史家众口一词的称赞,都夸他宽容大度。

事实上,曹操这么做,与其说是出于大度,还不如说是出于权谋。换言之,这是曹操收揽人心的一个妙招。

理由就是当时的天下大势:袁绍虽然败了,但还没彻底消灭,会不会卷土重来还不好说;而除袁绍之外,北方还有乌桓,南边还有刘表和孙策,西边还有马腾和韩遂,大西南还有张鲁和刘璋,此外还有一个到处乱窜的刘备……天下仍然四分五裂,曹操要打的仗还很多,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对自己内部展开大清洗呢?那无异于自毁长城,只会令周遭的所有敌人拍手叫好。

所以,不论曹操内心多么痛恨这些意志不坚定的叛徒,他都必须强忍着做出既往不咎的高姿态,以便安抚这些人,同时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宽广的胸怀。

如此一来,就可以让手下的老员工们继续安心工作,同时吸引更多仰慕他这个好老板的新人前来加盟。何乐而不为?

反过来想一想,假如袁绍已经是曹操的最后一个对手,消灭他之后天下就统一了,你猜曹操还会不会把这些背叛的铁证付之一炬?还会不会以如此宽容大度的姿态原谅这些叛徒?

我想,以曹操爱憎分明的性格,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袁绍在官渡完败,几近全军覆没,冀州下面的郡县便纷纷倒向了曹操,其情形正与之前曹操形势危急、豫州下面各郡县都纷纷倒向袁绍一样。

没办法,这就是人性——有福大伙可以同享,有难你就自己担吧。

而比之更为可悲的是,袁绍这条船眼看就快沉了,他手底下那帮人却还在忙着窝里斗。

当袁绍大败的消息传回邺城时,有人告诉牢里的田丰,说这回他一定能官复原职,甚至很可能被袁绍重用。因为田丰之前反对袁绍出兵,如今果然言中,说明田丰很有先见之明,那老板当然要重用他了。

可是,这只是按照正常的理性来判断,而袁绍这种老板却不见得具备这样的理性。

田丰就很了解袁绍。

他苦笑着说:“主公表面宽厚,内心猜忌,他是不会体察我的一片忠心的,只会记得我曾经多次忤逆过他。这回如果仗打赢了,他心里高兴,可能还会赦免我;但如今战败,他一定会心怀愤恨,恼羞成怒,我不指望自己能活下去。”

果然不出田丰所料,就在他做出这个悲观判断的同时,袁绍正与谋士逢纪聊起田丰,说:“冀州上下人等,听到我打了败仗,多数人都会同情我。只有田丰,之前便反对我出兵,和别人都不一样,让我很是惭愧啊。”

逢纪一听袁绍这口气,就知道他并不是真的愧疚,而是对此深感羞恼。于是逢纪就顺着老板的心思,断然把田丰推向了死地,说:“我听说,田丰得知主公战败,便拍手大笑,很高兴事情被他言中了。”

此言纯属胡扯,且十分阴险恶毒。逢纪与田丰究竟有何私怨,我们不得而知,但仅从这句话便足以看出,逢纪这是摆明了把田丰往死里整——此言一出,田丰就算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随后,袁绍便对左右的人说:“我不用田丰之言,果然为他所笑。”没过多久,就下令把田丰杀了。

田丰死后,袁绍阵营的内斗依然在继续。

这回倒霉的是审配。

他有两个儿子跟着袁绍上前线,结果都被曹军俘虏了,于是归降了曹操。这本来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家审配肯送儿子去打仗,而且一送还送了俩,说明人家还是很忠心的,至于战败被俘,那叫覆巢之下无完卵,谁也没辙。可偏偏就有人借机发难,想搞死审配。

为首的是一个叫孟岱的武将。他私下对袁绍说:“审配身居高位,专权独断,而且他的家族人丁兴旺,麾下部众的战斗力也很强。如今,他两个儿子又在曹操那边,迟早必定反叛。”

这话跟逢纪陷害田丰那句话有得一拼,都是见血封喉,一招致命。

更惨的是,不仅孟岱想搞死审配,连袁绍最倚重的谋士郭图也跳出来帮腔,还有另外一个谋士辛评,都异口同声说审配必反。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审配这回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袁绍基本上已经信了他们的话,想除掉审配,却又下不了决心。于是在采取行动前,他又特意问了一下逢纪,想知道他对这事怎么看。

其实,袁绍这一问,并不是想从逢纪嘴里听见什么对审配有利的话,而是想让逢纪帮他下定决心,因为袁绍知道,逢纪和审配素来不睦,绝对不可能帮审配说话。

可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逢纪居然说:“审配生性刚烈,为人正直,经常追慕古人节操,虽然两个儿子在曹操那边,但他必无二心,望主公不要怀疑。”

袁绍闻言,颇为惊讶,问:“你不是一向厌恶审配吗?”

逢纪答:“之前跟他争执,是出于私事;如今我这么说,是为了国事。”

袁绍听得频频点头,连声称善,旋即打消了杀审配的念头。

就这样,在宿敌逢纪的“秉公直言”之下,审配逃过了一场灭顶之灾。不过,如果我们真的认为逢纪这么做是出于公心,完全把个人恩怨抛在一边,那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事实上,逢纪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救审配一命,真正的动机仍然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并非他口中所谓的“国家大事”。

什么样的政治斗争?

很简单:夺嫡之争。

袁绍是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在败给曹操之前一直都是),家大业大,势必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而袁绍共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三个儿子中,到底要立谁为继承人,不仅袁绍自己头疼,底下这帮谋臣肯定也都要选边站队,未雨绸缪。

当时的情况是,郭图、辛评站在长子袁谭一边,而逢纪和审配虽然没有很明显地选边站队,但有三个原因促使他们不可能选袁谭:其一,袁谭向来厌恶他们,具体原因史书无载,我们也不得而知;其二,郭图、辛评一贯与逢纪、审配不和;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在三个儿子中,袁绍最喜欢幼子袁尚。

出于这三点,逢纪和审配绝不可能选袁谭,也不太可能去选袁熙,而只能选袁尚。换言之,他们两个不论在私在公都与郭图、辛评势不两立。

正因为此,尽管逢纪与审配之间也存在私怨,但是逢纪如果不设法团结审配,那么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就会被彻底孤立,很容易被袁谭、郭图、辛评联手搞死。也就是说,不论逢纪内心情不情愿,他都必须找机会与审配握手言和,才能与郭图他们对抗。

所以,当郭图和辛评一心想置审配于死地之时,逢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落井下石,因为他今天若是帮郭、辛二人弄死审配,就等于帮着这两人在明天弄死自己。

逢纪会这么傻吗?

当然不会。是故,当袁绍拿审配的事情来问逢纪时,逢纪才会断然抛开过去的私怨,以大公无私的姿态替审配说了“公道话”。而其真正目的,就是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卖审配一个人情,从而化敌为友,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夺嫡之争。

审配死里逃生,自然是对逢纪感激不尽,于是二人从此便化干戈为玉帛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个人间铁律不论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在逢纪这件事上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