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曹操在黄河以南大杀四方,可袁绍在黄河以北却没什么大的进展。
他连年发兵,频频进攻死对头公孙瓒,没想到这家伙竟十分扛揍,始终搞不定。到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冬,被打的公孙瓒丝毫没有求饶的意思,反倒是打人的袁绍自己打累了。为此,他写了一封信给公孙瓒,说要不咱俩和好吧,我也不打你了,咱们和平共处。
袁绍本以为,自己主动示好,公孙瓒一定求之不得。不料,这个生性傲慢的家伙居然连信都懒得回,一句答复都没有。
非但如此,袁绍还得到情报,说公孙瓒一直在加强军备,拼命修筑防御工事,摆明了就是要跟他干到底。
袁绍怒了。给脸不要脸,你公孙瓒当真是活腻了吗?
至此,袁绍终于下定了彻底铲除公孙瓒的决心。这些年,曹操的势力范围在南边不断扩大,袁绍知道自己跟曹操很快就会有一场对决。倘若不把北边的公孙瓒先摆平,他的后方就始终不安全,也就难以倾尽全力对付曹操。
所以,公孙瓒必须死,否则袁绍就无法摆脱腹背受敌的窘境。
于是这年冬天,袁绍集结大军,亲自挂帅,北征公孙瓒。而此时此刻,公孙瓒却依然意识不到危险的降临,还在对他的长史关靖吹嘘,说:“当今天下,四方龙争虎斗,但还没有一个人能在我的坚城之下跟我打上几年,这很明显,袁本初能奈我何?”
公孙瓒自以为战斗力很强,所以袁绍拿他没办法。殊不知,他之前能够屡屡击退袁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绍尚未用尽全力,而这回袁绍亲自出征,冀州兵马必然是倾巢出动,跟过去岂可同日而语?
因此,公孙瓒的自负和轻敌就注定了他出局的命运。
此外,还有一点,也是导致公孙瓒最终败亡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对待部众的态度。
之前,袁军每次来攻打,凡是有部将被围困,公孙瓒都从不发兵救援。他的理由是:只要有了救援的先例,那么后面的守将一旦被围,就会坐等援兵,从而不肯尽力死战。所以,干脆都别救。
这个理由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根本不靠谱。因为下级将领肯力战的根本原因,必然是出于对上级的忠诚和对友军的信赖,而绝不是出于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兵法上固然也讲“置之死地而后生”,但那通常是在极端情况下不得已的办法,绝不能拿来当成惯例,更不能人为地制造“孤军作战”的困境,尤其不能成为老板对员工见死不救的借口。
所以,公孙瓒的这种奇葩做法,只能暴露出他对部众毫无体恤之情,因而非但不能催生部众的勇气,反倒是让所有人都寒了心。
恶果很快就呈现出来了。
此前袁军来攻,兵力都不是很多,所以幽州各地的守将还能勉强孤军奋战。但这回袁绍率大军亲征,他们就再也扛不住了,或者说是再也不愿替公孙瓒死扛了,于是要么投降要么溃散,幽州的大部分郡县转眼便都落入了袁绍手中。
袁绍一鼓作气,率军直抵易京(原称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城下。
公孙瓒直到此刻才生出了一丝恐慌。他一边命儿子公孙续去向黑山军张燕等人求援,一边与关靖等人谋划应敌之策。公孙瓒本人的想法是:亲率一支幽州突骑,西出太行山,召集黑山军各部,然后杀入冀州,在袁绍后院“放火”,迫使他撤兵回援。
应该说,公孙瓒在最后这一刻,还是展现出了一名悍将的本色,敢于兵行险着、剑走偏锋。如果按照这个计划行动,虽然最终不一定能取胜,但一定不会那么快败亡。
然而,他的副手关靖却反对这个计划。
关靖说:“眼下,军中将士已然离心离德,之所以还愿意在此固守,是因为一家老小都在这里,只能依赖将军。他们若全力坚守,日子一长,或许可以迫使袁绍退兵。但将军若在此时离开,那么大本营便无人坐镇,易京的陷落,恐怕就在转眼之间了。”
公孙瓒觉得他说的好像更有道理,于是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思维。假如现在的公孙瓒还只是一名大将,那他肯定不会有这么多顾虑。可毕竟他已经当了好几年的诸侯了,而且龟缩在这座“铁城堡”里逍遥享乐也好几年了,身上的勇气、锐气、冒险精神早已消磨殆尽,所以必然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接下来的日子,袁绍大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公孙瓒的部众死伤惨重,他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张燕的援军早日到来。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月,公孙续终于带着张燕的十万援军,兵分三路,火速朝易京而来。
公孙瓒得到消息,大喜过望。
他一高兴,就做出了一个愚蠢的举动。大军未到,他便写了一封密信给儿子公孙续,让他抵达时在城北某处举火为号,然后他亲率五千突骑出击,夹攻袁绍。
不料,这封密信刚一送出,就被袁绍的巡逻兵截获了。
袁绍将计就计,命人在那个约定地点放火。公孙瓒以为援军到了,立刻率部出城,结果当然是中了袁绍的埋伏,被打得大败,好不容易才逃回了城里。
经此一败,公孙瓒的兵力无疑受到了更大的削弱。
事实上,公孙瓒只要继续固守,坚持到援军抵达,袁绍担心腹背受敌,大概率就退兵了,他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虽然公孙瓒现在局势危急,但袁绍这边也开始焦虑了。
因为张燕的十万援军很快就到,若不能在短时间内破城,袁绍只能撤军。如此一来,眼看煮熟的鸭子就飞了。
可是,易京这座铁城堡早已被公孙瓒经营得固若金汤,一味强攻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的。怎么办?
绞尽脑汁后,袁绍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地道战。
他命部众挖掘了一条地道,直通易京城内,里面用木柱支撑,估摸着挖到城中心的时候,就一把火烧掉了那些支撑的木柱,于是地道轰然塌陷。然后,公孙瓒精心修筑的那些坚固的高楼就一座接一座坍塌了。
公孙瓒意识到大势已去,便拿着一条绳子,把自己的妻子、儿子、姐妹一一勒死,最后纵火自焚。
曾经威震河北、名闻塞外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就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一代枭雄就此出局。
袁绍率军杀入城中,第一时间命人冲上高楼,斩下了公孙瓒的首级。
当天,一直追随公孙瓒的大将田楷力战而死。长史关靖仰天长叹:“之前若不阻止将军的计划,未必会失败。我曾听闻,君子把朋友推入险境,就一定要跟他同患难,而今我岂可独生?”遂单人独骑直冲袁军,被乱刀砍杀。
得知易京陷落,张燕的援军自然就掉头而返了。公孙续走投无路,流亡匈奴,旋即被匈奴的屠各部落所杀。
就在公孙瓒败亡的短短三个月后,另一个枭雄也紧跟着出局了。
他就是“仲家皇帝”袁术。
自从前两年被吕布和曹操先后击败,袁术的实力便大为削弱了。当时为了躲避曹操,他还曾一度逃离寿春。后来虽然偷偷溜了回去,但是骄奢**逸的恶习却一点没改。《后汉书·袁术传》便称其“**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粱肉”,意思就是他的后宫妻妾多达几百人,穿的都是绫罗绸缎,吃的都是山珍海味。
自从他称帝以来,江淮一带连年饥荒,老百姓饿死了很多,甚至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吃人的惨剧。《三国志》称“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后汉书》称“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尽”。虽说“江淮空尽”“相食殆尽”的说法有些夸张,但百姓大量死亡应该是事实。
这种时候,袁术却不思振作,仍旧醉生梦死,其结果自然是坐吃山空。很快,连他的部众都吃不饱了,于是纷纷逃亡。
袁术在寿春再也待不下去,只好一把火烧掉了伪皇宫,二度南逃。
此时,南边的灊山(今安徽潜山市)还有他的部将陈简和雷薄,袁术只能去投靠他们。可袁术万万没料到,落魄的凤凰不如鸡,陈简和雷薄居然紧闭城门,拒绝接纳他。本来还有少量部众跟着他,见状也都脚底抹油,溜得一干二净了。
至此,袁术终于陷入了众叛亲离的绝境。
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死,怪不得任何人。
像袁术这种人,本事不大,人品也不行,想坐稳一方诸侯的位子就已经很勉强了,当皇帝实在是太过自不量力。可人性就是这样子,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总是要穷途末路了,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狂妄有多么可笑。
袁术发现天地之大,几乎已无自己的容身之处,绝望中才想起了同父异母的大哥袁绍。
当初骂人家是奴才和野种,如今却只能觍着脸求人家收留。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难堪,袁术派人去跟袁绍求情的时候,还一并带去了自己的“诚意”,说是要把皇帝尊号让给袁绍。
当然,袁绍若是想当皇帝的话自己就当了,根本用不着袁术来“让”。袁术真正要让给袁绍的,其实就是天下所有想当皇帝的人都垂涎三尺的那个东西——传国玉玺。
混到今天这步田地,袁术身上唯一有价值、可以拿出来跟别人交换的东西,也只有这个天底下独一无二的宝贝了。为此,袁术低声下气地给袁绍写了一封信,说:“汉室气数已尽,袁氏秉承天命,当为君王,此事预言和祥瑞都很明显。如今你拥有冀、幽、青、并四州之地,人口百万户以上,谨把天命归献,请你振兴帝王大业。”
袁绍心里是百分之百想当皇帝的,只是不像袁术表现得那么露骨而已,所以“袁氏受命当王”这种说辞,他当然乐得接受,更不用说袁术手上还有传国玉玺,袁绍岂能不动心?此外,虽说他跟袁术早已翻脸,但再怎么说也是兄弟,这种时候如果拒绝袁术,难免遭人非议,会有损于他的高大形象。
是故,袁绍决定收留袁术。随后,他便以一种既往不咎的大度姿态向袁术敞开了大门,并让驻扎在青州的长子袁谭负责接应。
然而,青州与扬州之间,还隔着一个徐州。而徐州眼下是曹操的地盘,不论是袁谭想南下还是袁术想北上,都得从徐州经过。曹操当然不会让袁术就此逃出生天,遂命刘备和部将朱灵在下邳阻截。
此时的袁术,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敢迈入徐州地界无异于找死。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灰溜溜地掉头南行,回寿春。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术行至距寿春八十里的江亭,在此歇脚。袁术问下人还剩多少口粮,下人说,只剩下“麦屑”三十斛。时值酷暑,袁术忽然很想喝蜂蜜,就问下人有没有。答案当然是没有。
堂堂“仲家皇帝”,却穷困潦倒至此,连喝一碗蜂蜜水都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
往日的种种奢靡与浮华,宛如梦幻泡影般从他的眼前一一闪过。袁术坐在一张铺着破草席的床榻上,越想越悲哀,不停地长吁短叹。忽然,他无比愤懑又无比凄凉地喊了一句:“我袁术,怎么就落到了这步田地!”然后一口老血喷出来,人就栽倒在了床榻下。
据说,那天袁术吐了很多血,仿佛要把他这些年吸食的民脂民膏全都吐出来一样——最后吐干净了,人也就一命呜呼了。
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称帝,至今也不过才两年多,袁术就以这样一种闹剧加悲剧的方式,十分不堪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在这场大赌局里,一开始袁术其实拿到了一把好牌。
比如他一出道就顶着“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然后又有猛人孙坚帮他打天下,甚至还帮他找到了传国玉玺。此后孙坚虽然早亡,但其子孙策大有青出于蓝之势,且起先也是愿意为袁术所用的。此外如周瑜、鲁肃等人起初也都在袁术帐下,只要袁术善用这些人才,好好经营,稳扎稳打,不要骄奢**逸,不要急着称帝,那么江东完全有可能是他的天下。倘若如此,那么日后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的人就有可能是他,而不是孙权了。
只可惜,袁术却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吐血而亡的下场,徒然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笑柄。
在“称帝”这场闹剧中,袁术为世人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过把瘾就死”。
袁术死后,他的堂弟袁胤怕曹操再打过来,不敢去寿春,便带着袁术妻儿,扶着他的棺椁,跑去投奔了袁术旧部、时任庐江太守的刘勋。
而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却不知何故落到了广陵前太守徐璆的手中。徐璆旋即把它献给了朝廷,当然也就等于献给了曹操。
不知道曹操拿到传国玉玺的那一刻,心中会不会掠过一阵“天命在我”的悸动?
我想,肯定是会的。要说曹操没有当皇帝的野心,恐怕没有人相信。但是,曹操之所以是曹操,就在于他的理智始终大于他的野心。他不仅现在不会称帝,日后也没有称帝,乃至直到生命的终点,他都没有跨过这一步。
尽管对日后的“魏王”曹操而言,要跨过这一步可谓易如反掌,而且大多数人不会也不敢反对,可曹操终于还是把野心深深地埋藏了起来,并且最终带进了坟墓。
用曹操自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话说,这就叫“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除非天下已然一统,否则像曹操这种理性务实又深谋远虑之人,就绝对不会像袁术那样,为了一个皇帝的虚名而招来实实在在的祸患。
总之,曹操之所以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并不是他没有称帝的野心,也不是他没有称帝的实力,而是因为在他看来,各方面条件始终没有完全成熟。
反观袁绍、袁术这哥儿俩,在这件事上的定力就比曹操差得多——不仅袁二公子没脑子,连袁大公子也险些昏了头。
随着公孙瓒的出局,河北再无敌手,袁绍的野心便日益膨胀。袁术因称帝而加速败亡这一惨痛事实就摆在面前,可袁绍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倒在袁术刚死没多久,便悄然动起了称帝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