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将军公孙瓒(1 / 1)

三国不演义 王觉仁 2745 字 1个月前

正当孙坚辛辛苦苦讨伐董卓之时,北边的袁绍和韩馥却在忙着窝里斗。

当时的袁绍,顶着一个盟主的头衔,表面上风光十足,其实心里虚得要死。因为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地盘。

眼下他驻扎在河内郡,可地盘是太守王匡的,而王匡并不是他的部众,加上所谓的关东联军又已名存实亡,所以不管是王匡还是河内郡,都不归袁绍管辖。此外,袁绍自己虽然也挂着一个渤海太守的官职,但根据相关史料分析,他很可能没有实际到任,所以也只是个虚衔,没有任何实际用处。

正因如此,袁绍眼下所需的给养,都要仰仗冀州牧韩馥供应,说白了就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韩馥被袁绍这么蹭吃蹭喝,日子一久难免心疼。此外,袁绍在江湖上名头太响,远近豪杰都归心于他,这也让韩馥颇有些嫉妒。比如前不久,一个叫张杨的何进原部下,就带着几千人投奔了袁绍;跟他一块儿投奔的,还有一个叫于扶罗的南匈奴流亡单于。

韩馥真是越想越不爽——你袁大盟主吃我的、喝我的,可人全往你那儿跑,好处都归你,负担都归我,这是拿我韩某人当冤大头吗?

所以,韩馥就慢慢减少了给袁绍的军粮供应,打算让他的人饿肚子,饿久了人就跑光了,看你袁大盟主还拿什么招揽人才。

袁绍的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被韩馥这么一弄,越发捉襟见肘。

如此窘迫的局面,显然与袁绍的名望、身份很不相称,尤其与他志在天下的野心极不匹配。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搞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然后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否则不要说与天下诸侯争雄,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

故此,谋士逢纪便一针见血地对袁绍说:“不据一州,无以自全。”

袁绍当然知道逢纪所指便是冀州,问题是冀州兵强马壮,而他的人眼下都在饿肚子,这仗怎么打?要是败了,连个立足容身之地都没有。

逢纪认为韩馥就是个庸才,不难对付,然后提出了一个计策:密邀幽州猛将公孙瓒南下进攻冀州,韩馥必然惊恐失措,到时候再派几个口才好的人忽悠两下,韩馥就会乖乖把冀州拱手相让。

袁绍深以为然,便依计而行,给公孙瓒写了封信。

信的具体内容,史书无载,不过袁绍一定是给公孙瓒开了空头支票,诸如事成之后,瓜分冀州之类的,否则公孙瓒不可能替他卖力气。

不管袁绍许诺了什么,总之公孙瓒见信后,二话不说,立刻率部南下,声称讨伐董卓,实则猛攻冀州——反正在当时,董卓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谁想干点不厚道的事,都会打出讨伐他的旗号,事实证明也挺好用的。

韩馥慌忙出兵迎战,结果自然是打不过,顿时大为惶恐。

一切果然不出逢纪所料。于是,按照计划,负责摇唇鼓舌的人就上场了。

说客是荀谌、郭图等人,都是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一带的名士,平时跟韩馥交情很好,这会儿当然已经站到了袁绍这边。

这个荀谌,就是日后曹操帐下的首席谋士荀彧的弟弟,一家子都是靠脑子和舌头吃饭的。他跟郭图等人来见韩馥,开门见山就说:“公孙瓒大军南下,锐不可当,袁绍又引兵东移,意图难测,我们都替将军担心啊。”

韩馥当然看得出这是南北夹击的架势,可打又打不过,只能问:“那该怎么办?”

等的就是这句话。荀谌淡淡一笑,反问道:“将军自己想一想,论起宽仁容众,天下豪杰归心,你比袁绍如何?”

韩馥说:“不如。”

荀谌又问:“将军再想想,临危不乱,遇事果决,智勇过人,你比袁绍如何?”

韩馥说:“不如。”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天下受惠者无数,你比袁绍如何?”

韩馥说:“不如。”

三问三不如,那还有啥好说的?

于是荀谌来了段总结陈词:“袁绍是一代人杰,将军以‘三不如’的条件,却位居其上,他会甘心屈居人下吗?冀州乃天下重镇,袁绍与公孙瓒若联手取之,将军危亡立待。不过,袁绍与你毕竟是故交,且都是讨伐董卓的盟友,而今之计,将军不如把冀州让给他,他必然感激你的恩德,而公孙瓒也不敢再造次。如此一来,将军既得让贤之美名,又可安稳如泰山,何乐而不为?”

一番话,说得好像韩馥占了多大便宜似的,典型的被人家卖了还帮人数钱。

不过,即使韩馥明知如此,他又能如何?公孙瓒来势汹汹、锐不可当是真的,袁绍威望卓著、豪杰归心也是真的,这两个家伙合起伙来欺负人更是明摆着的事实,你叫韩馥计从何出?

当然,如果韩馥真有胆识和本事,也不见得就不能舍命一搏。

可惜,这位韩州牧生性怯懦,在这个铁血与权谋的时代,注定只能早早出局。

他当天就做出了决定,把冀州让给袁绍。得知此事,其帐下文武官员耿武、赵浮等人拼命劝阻,但韩馥决心已定,万牛莫挽。

几天后,韩馥就让儿子带上冀州牧的印绶,主动登门,毕恭毕敬地送给了袁绍。

袁绍终于如愿以偿,随即快马加鞭赶到冀州治所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接管了州牧大权。而他行使权力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反对他的耿武等人的脑袋;第二件事,是给了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头衔。

可想而知,这个头衔下面,一没兵,二没将,三没属官,纯粹就是光杆司令。

实权在手,人才便蜂拥而至了。日后袁绍雄踞北方、逐鹿天下的文官班底和主要谋士,就是在此时纷纷来到了他的麾下,如沮授、审配、田丰、许攸等人,当然还有这次立下大功的逢纪、荀谌和郭图。袁绍大喜过望,一一授予官职。

韩馥虽然拱手让出了冀州,但最后的下场却还是很不堪,丝毫没有荀谌忽悠的那样“安稳如泰山”。

事情说起来也不能全怪袁绍。当时袁绍上任后,任命了一个叫朱汉的人为治安官。此人过去一直被韩馥瞧不上,这回算是逮住报仇的机会了,就带兵包围了韩宅。韩馥吓得躲了起来,朱汉就抓了韩馥的大儿子,打断了他的双腿。事后,袁绍大怒,斩杀了朱汉,但韩馥却成了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好跑去投靠了张邈。

不久,袁绍派人去跟张邈商议某事,韩馥恰好也在座。他见使者神神秘秘地跟张邈耳语,以为袁绍要赶尽杀绝了,顿时万念俱灰,就溜进了厕所,用一把小刀自杀了。

昔日堂堂的封疆大吏,最后就这么死了,实在是让人无语。

平心而论,袁绍虽然抢了他的地盘,但并没有斩草除根之意,因为韩馥这种人对袁绍根本构不成威胁,袁绍更不担心他会卷土重来,何必杀他以落人话柄呢?

说到底,韩馥还是死于自己的无能和怯懦,怪不得袁绍。

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冀州,却没给出力最多的公孙瓒什么好处,摆明了就是想赖账。

公孙瓒可不是随便能忽悠的人,这笔账他当然要跟袁绍算。

在当时,如果说黄河以南的诸侯中打仗最猛的人是孙坚,那么在黄河以北,“猛人”这个称号则非公孙瓒莫属。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市)人,出身于高官之家,但因其母身份卑微,所以仕途起点很低,年轻时只是郡里的小吏。据说,公孙瓒的颜值很高,《三国志》称其“有姿仪”,《后汉书》则称他“美姿貌”,总之就是个美男。而且他不光长得帅,智商也很高,口才还十分了得——这种条件,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妥妥的国民女婿,所以当地太守十分赏识,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在老丈人的资助下,公孙瓒赴京进修了一段时间,师从大儒卢植,同学中有一个日后的牛人,不过当时还很不起眼,这个人就是刘备。

不久,公孙瓒被举为孝廉,出任辽东属国长史。这个辽东属国,是东汉朝廷为了管理内附的乌桓人而专门设置的。公孙瓒的职责,无疑就是守卫边疆。有一次,他带着数十骑兵出城巡逻,恰与数百名鲜卑骑兵正面遭遇。敌众我寡,考验勇气的时候到了。公孙瓒对部众说:“今天若不冲锋,咱们全得死在这儿。”说完一马当先,一个人就杀死杀伤了数十敌军。一场混战下来,虽然手下也死了大半,但终究击退了鲜卑人。

一次小小的遭遇战,便打出了公孙瓒的威名,从此鲜卑人便不敢轻易入塞劫掠了,公孙瓒也因功擢升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县令。

我们前面说过,中平年间,边章、韩遂在凉州叛乱,司空张温点名要孙坚随同出征,而巧合的是,朝廷这次也点了公孙瓒的名,命他率三千幽州突骑参与平叛。可见,这一南一北两个猛人当时就都已闻名朝野了。

不过,此次公孙瓒却未能成行,因为他刚要率军离开,蓟城(今北京大兴区西南)一带的乌桓人就发生了叛乱。公孙瓒遂率领这三千突骑进行征讨,再立战功,升任骑都尉。

此后数年,他一直在边塞与叛军作战,最后终于在石门山(今辽宁朝阳县)一战中大获全胜,迫使叛军残部远遁塞外。公孙瓒又因功升任降虏校尉,封都亭侯,仍兼辽东属国长史。

《后汉书·公孙瓒传》中有一段话,生动地描述了他在边塞与敌寇作战的情景:“职统戎马,连接边寇。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

如今的古装剧,为了保证观赏性,经常把上阵打仗的男主塑造得光鲜亮丽,因此没少被观众吐槽。这很自然,因为人们按照常理推断就知道了,真正打仗的时候,军人往往都是灰头土脸,甚至是满身血污的,怎么可能像荧屏上的明星那样,一根头发丝都不乱呢?

不过,这只是常理,而凡事总有例外。

美男兼猛将公孙瓒,可能就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据史书称,公孙瓒会从部众中精心遴选出骑射本领高超的人,然后一律骑上白马,作为自己的侍卫队,还给这支精锐骑兵取名叫“白马义从”。

可以想象,当“美姿貌”的公孙瓒带着一队英俊的白马骑士从苍茫的原野上奔驰而过的时候,那幅绝美的画面会多么吸引眼球,多么摄人心魄!

当然,我们看“白马义从”会觉得很帅,可在乌桓人的眼中却很恐怖。因为公孙瓒太能打了。据说,当时乌桓人经常互相警告,打仗的时候一定要躲着那个“白马长史”。而且,他们还专门画了公孙瓒骑白马的画像,然后做成靶子练习骑射,一旦射中,众人就高呼万岁。这种情节要是放在古装剧里,肯定又得被一些观众吐槽,说编剧为了塑造主角光环,就把敌人写得这么白痴,还吹捧得这么夸张。

然而,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又帅又能打的公孙瓒,似乎天生自带主角光环,你不服还不行。

说了这么多公孙瓒的优点,为免肉麻吹捧之嫌,下面该说说他的缺点了。

他主要的缺点,首先是心高气傲;其次是过于崇尚武力;最后是心胸狭隘。

这三者加在一块儿,就注定会让他跟某个人产生非常尖锐的矛盾,并最终发展成致命的冲突。

这个人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

公孙瓒勇猛尚武,志在扫灭乌桓;刘虞则生性宽仁,力主怀柔政策。这两位碰到一块儿,那就是针尖对麦芒,烈火遇寒冰,免不了要奏响一曲并不悦耳的“冰与火之歌”。

按说刘虞是上司,公孙瓒本事再强、主意再大,也得收敛锋芒,低调做人,按领导的方针政策做事。何况,刘虞的招降政策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反倒是公孙瓒不太注意约束部下,不时有些侵扰百姓的行为,所以他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好好配合领导开展工作。

可公孙瓒的毛病就在于心高气傲,偏偏不肯低头服软,于是跟刘虞的矛盾便难以调和。估计正是因为这一点,当袁绍请公孙瓒去打冀州时,他才会那么痛快就率部南下,其动机很可能是想脱离刘虞,到南边打一块自己的地盘。即使不是出于自立门户的考虑,至少也是打一块自留地,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打是打了,问题是他流血流汗打了半天,却让袁绍乘虚而入摘走了胜利果实,这口恶气他岂能吞得下?

本来这事就够让公孙瓒愤怒了,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顿时令他怒发冲冠,恨不得把袁绍撕成碎片。

这件事说来话长,涉及的人物也很多,几乎当时南北诸侯中比较冒尖的几位都牵扯进去了,头绪颇为纷繁,我们只能从头讲起。

事情起因于刘虞的儿子刘和。当时,刘虞在幽州,可刘和却在朝廷担任侍中。董卓迁都后,刘和跟着献帝和文武百官一块儿被赶到了长安。献帝刘协年纪虽小,却颇有志气,不甘被董卓摆布,便交给了刘和一项秘密任务:让他逃出长安,回幽州找刘虞,让刘虞发兵前来营救,迎圣驾回洛阳。

刘和奉命,逃出了关中,没想到途经南阳时,却被袁术给截住了。可怜刘和刚刚跑出狼窝,转眼又落入了虎口。袁术截他,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干一票绑架勒索,不过勒索的不是刘虞的钱,而是他手下的幽州骑兵——准确地说,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幽州突骑。那年头,精锐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不亚于二战时德国的虎式坦克,所以人人垂涎,袁术自然也不例外。

袁术软禁了刘和,命他给刘虞写信,要求刘虞派骑兵来南阳,袁术还承诺到时候一定联手进攻董卓。刘虞接信后,虽然不信袁术的鬼话,但儿子在人家手里,无可奈何,只好派了数千骑兵过去。当时公孙瓒极力阻止,说袁术这家伙包藏祸心,一定不能把兵给他,可刘虞根本不听他的。

公孙瓒觉得自己好心被当成驴肝肺,非常不爽,于是就干了一件很不厚道的事——索性跟袁术联手,报复刘虞。

他命自己的堂弟公孙越,带上一千余名骑兵,悄悄去了南阳,同时带话给袁术,让他扣下刘和,别放回去。至于刘虞派来的数千骑兵,就都交给公孙越,再让公孙越听命于袁术。

这对袁术来讲,当然是无本万利的好买卖,遂欣然接受。

而公孙瓒这么做,从事后来看,则是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没过多久,公孙越就因为替袁术打仗,死在了战场上。

公孙瓒机关算尽,反误了堂弟性命。这件事足以暴露他性格中的一大缺陷:心胸狭隘。因为刘和的事情原本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劝刘虞不要被袁术勒索,是作为属下的义务,刘虞不听就算了,何必挖空心思去报复呢?

接下来,就该讲讲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是怎么死的了。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公孙越纯粹是死于南北诸侯争抢地盘的混战之中,谁也怪不着。可在局中人公孙瓒看来,这笔账却要记在袁绍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