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相传是孙武的后人,不过世系传承并不可考,只知道祖上有数代人都在吴地为官。按史书记载,孙坚从小“容貌不凡”,且“性阔达,好奇节”(《三国志》注引《吴书》),意思就是心胸开阔,生性豁达,喜欢奇人异事,追慕他们的风范和节操。
据说孙坚出道很早,十七岁就开始做官了,放在今天,也才高二,还在学校里苦哈哈地刷题,准备冲刺高考呢。
曹操二十岁出来做洛阳北部尉,主要还是凭借家庭背景,可孙坚比他小三岁就踏上仕途,凭的却是自己的本事。
《三国志》记载了一则故事,说孙坚十七岁那年,随父亲乘船出行,途中碰上一帮劫匪,抢了客商的财物正在岸上分赃。其他船只见状,纷纷停住不敢过去。孙坚稍微观察了一下,就对父亲说,这伙贼人没什么可怕的,我去对付他们。他爹一听就吓坏了,连声叫他不要冲动,说他一个人对付不了。孙坚不听,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就是装出一副指挥士兵进行围攻的样子。贼人一看,以为官兵到了,丢下财物抱头鼠窜。孙坚追了上去,手起刀落,砍杀了其中一个倒霉蛋,然后提着那人血淋淋的脑袋就走了回来。
他爹见状,吓得魂都快没了。
什么叫有勇有谋的猛人?孙坚用他的行动给出了回答。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连地方官府都惊动了,觉得这种少年英雄不可多得,就招募他当了一名武官。次年,他就参与平定了一起叛乱,因功擢升县丞——相当于你们家的孩子刚刚考上大学,人家孙坚已经是副县长了。
此后数年,孙坚历任三地县丞,皆颇有政绩,深得当地民众拥戴。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募集精兵一千余人,追随右中郎将朱儁转战各地,屡建奇功,旋即升任朱儁麾下的别部司马。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边章、韩遂在凉州叛乱,朝廷派遣司空张温出征,张温特意点名要孙坚随行。一个基层的中级军官,能得到位居三公的朝廷高官直接点名,可见当时孙坚的勇武之名已然声动朝野。
就是这次出征,让孙坚与董卓有了第一次交集,并从此结下了梁子。
当时,官居中郎将的董卓也奉命在西北征讨边、韩,却碌碌无功。张温以诏书命董卓来见,董卓却磨磨蹭蹭,拖了好长时间才到。张温不悦,责备了几句,董卓居然毫无愧色,还出言不逊,根本不把张温放在眼里。
孙坚当时在场,对董卓这种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做派十分反感,就暗劝张温,应该以军法论处,斩了董卓。可惜,张温是没有胆识之人,畏惧于董卓在关陇一带的威名,不敢下手。
不久,叛军爆发内讧,边章被韩遂所杀,部众离散。孙坚随张温班师,朝中大臣听说他曾提议斩杀董卓,无不佩服他的胆识,遂将他调入朝中,官拜议郎。
虽然这个“议郎”和曹操一样,官秩只有六百石,在京官中很不起眼,但从两人的家世出身来看,曹操当这个官自然是憋屈了,可孙坚凭自己的奋斗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却是一种荣耀。《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还是比较中肯的。
同年,长沙发生叛乱,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再度出征,旬月之间便平定了叛乱。
自从出道以来,孙坚就像个“平叛专业户”,经年累月南征北讨,哪里有叛乱哪里就有他,可以说是威名远播、战功赫赫。朝廷感念其功,便封他为乌程侯。
此时的孙坚仅32岁。
曹操与孙坚同岁。这一年,曹操虽然也已当上了西园军的典军校尉,但终究没有封侯。可见在这一点上,“孤微发迹”的孙坚已经跑赢高干子弟曹操了。
正当孙坚的前程一片大好时,京师洛阳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董卓入京,独霸朝纲,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各路诸侯并起,纷纷打出讨伐董卓的旗号,身为“平叛专业户”的孙坚当然不会闲着,遂起兵响应,率部北上。
从长沙到洛阳,千里迢迢,第一站便是当时的荆州治所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荆州刺史王叡与孙坚素有过节,孙坚便耍了点手段,诈称手里有诛杀王叡的朝廷公文,然后兵临城下。王叡慌慌张张登上城头,问孙坚说:“我有何罪?”
孙坚的回答颇有些莫须有的味道,说:“坐无所知!”(《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犯了无知之罪。
估计王叡当时就傻眼了:你孙坚连给人捏造罪名都懒得过脑子吗?“无知”什么时候变成一种罪了?更何况我也不无知啊,你是哪只眼睛瞎了?
不过,当时那种情况,孙坚大兵突至,王叡猝不及防,差不多是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了,所以要想让王刺史跟孙太守好好辩论一下无知和有知的问题,可能是有点奢侈了。
史称,被孙坚围困的王叡彷徨无计,只好“刮金饮之而死”,就是刮下金屑混进酒里,一口喝下,一死了之。
孙坚顺利过境,还顺势吞并了王叡的部众,然后继续北上,等进抵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时,麾下已有数万人马。
人多是好事,但军粮马上不够吃了。孙坚就给南阳太守张咨发了个文,请他拨点粮食救急。没想到,张咨却一口回绝。猛人孙坚一下就火了,你张咨没听说过“无知之罪”的故事吗?是不是想当第二个王叡?
当然,孙坚猛是猛,但绝非有勇无谋,参考他十七岁那年杀贼的事就知道了。于是,孙坚就演了一出戏,谎称得了急病,让全军上下做出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然后请了几名巫医来跑龙套,从早到晚在他的大帐里进进出出,还设坛作法,把山神河神各路鬼神都拜了一遍。
前戏做足之后,孙坚又暗中找了张咨的熟人,给张咨透口风,说孙坚已病危,正在考虑把麾下部众托付给他。张咨一听就乐坏了,几万人马不要白不要啊,旋即带上一支五六百人的卫队,兴冲冲来到了孙坚大营。
孙坚躺在病榻上接待了他,宾主之间免不了一番虚情假意的客套,然而客套话还没说完,孙坚突然翻身而起,一刀就把张咨给砍了。至于他带来的那支卫队,显然不够孙坚的几万人塞牙缝的,所以也乖乖缴械投降了。
随后,孙坚在南阳的地面上就基本上是横着走了,别说区区一点军粮,就算他要把当地的粮仓全都搬空,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用《三国志》说法,就叫“郡中震栗,无求不获”。
此时的孙坚,要地盘有地盘,要人马有人马,要粮草有粮草,按说未尝不可自己去讨伐董卓。可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不够,决定找一个大人物来挂靠。
孙坚放眼天下群雄,挨个看过去,最后选择了袁术。
放在几年后来看,这个选择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在当时,各路诸侯中除了袁绍,恐怕也只有袁术最有资格让孙坚挂靠了。
理由很简单,还是那个如雷贯耳的词:四世三公。
众所周知,袁术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是次子,但关键在于袁术之母才是正室,袁绍之母只是个卑微的婢女。也就是说,袁术是司空袁逢嫡出的次子,而袁绍只是庶出的长子,并且袁绍从小就过继给了伯父,所以较真了来讲,在他们袁家,“四世三公”的光环其实更应该属于袁术,因为他才是宗法意义上名正言顺的家族继承人。
仅此一点,孙坚选择袁术就完全在情理之中。
正如曹操、张邈等人拥戴袁绍当盟主一样,孙坚选择袁术,也是出于完全相同的理由,虽然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依附袁术的最终后果会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正式认识一下这位含金量更足的袁二公子。
袁术,字公路,少年时代跟袁绍、曹操他们差不多,也是个任侠**、飞鹰走狗的纨绔子弟,长大后才改变了许多,被举为孝廉,出任郎中,其后历任折冲校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何进被杀当晚,就是他率先攻打南宫,迫使张让等人挟持少帝出逃的。董卓入京后,为了拉拢他,封他为后将军,但是他也跟袁绍、曹操一样,自视甚高,不愿为董卓所用,遂弃官逃出了洛阳。
孙坚从长沙北上之际,袁术就躲在南阳郡下辖的鲁阳。孙坚占领南阳后,决定依附袁术这块金招牌,为表诚意,便主动把地盘让给了他,然后和袁术对调了一下,自己率部进驻鲁阳。此地距洛阳更近,也便于进攻董卓。
袁术凭空得到了一个郡的地盘,附赠数百万人口,又收获了孙坚这员猛将,不由大喜过望,随即投桃报李,上表举荐孙坚为“行(代理)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从此,孙坚就有了“孙破虏”的名号。
这里要顺便说一下,当时四方诸侯抢占地盘后,名义上都要“上表”朝廷,以获任命,实际上都是自己给自己封官,跟朝廷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当时朝廷已被董卓把持,小皇帝又已流亡长安,纲纪废弛,关山阻隔,所谓的“上表”能上给谁呢?但是这个形式又不能没有,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诸侯们只能玩这种把戏——虽不免自欺欺人,但好歹聊胜于无。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东汉末年一种公开的潜规则,同时也成为有别于其他朝代的一道独特的官场景观。
在袁术得到南阳的同时,刘表也入主荆州,成了新一任刺史。为了防止袁术觊觎荆州,刘表就做了个顺水人情,上表举荐袁术为南阳太守。
就这样,孙坚北上除掉了王叡和张咨,客观上却等于是替刘表和袁术做了嫁衣。短短一年后,袁术和刘表为了争抢地盘大打出手,而孙坚的悲剧命运也就此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