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处常时要胆小,处变时要胆大(1 /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胆大与胆小是事物的两面。“胆大”未必都好,“胆小”未必都不好,关键看所处的环境。处常时的胆小是在风平浪静时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处变时的胆大则是在危难挑战时的冲锋陷阵、赴汤蹈火。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做到该“胆小”时要“胆小”,该“胆大”时就要“胆大”。

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钱公良测语》云:“天下之祸不生于逆,生于顺。”质量互变规律说明,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事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唯有小心谨慎、思虑周全,才能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倘若马虎大意、心存侥幸,不仅无法做好工作,还容易阴沟里翻船,一失足成千古恨。苏轼讲,“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处常时的谨慎和小心是一种作风,体现在做人务求平和、做事务求周密,做官务求冷静;是一种能力,表现为凡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是一种品格,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言、慎微、慎欲、慎权。在一切顺利、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只有凡事小心谨慎,多看一步、多想一层,三思而后行,方能不迷方向、排除风险、平稳前进。

狭路相逢勇者胜,担当作为显忠诚。古希腊政治学家伯利克里曾说:“真的算得勇敢的人是那个最了解人生的幸福和灾患,然后勇往直前,担当起将来会发生的事故的人。”面对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能不能承担得下来、能不能完成任务都是后话,首先要看是否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怯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想为敢为,才能善为。一事当前,敢于亮剑,在困境中急中生智,方能化被动为主动,化失败为成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的关口,要想占据先机、赢得胜利,就不能瞻前顾后,就不能畏首畏尾,既然任务拿在手里、担子压在肩上,就要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冲锋在前,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拿出“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勇毅、“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无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彰显对党和人民忠诚。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时强调,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敢于担当,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两者一静一动、辩证统一、互为条件,反映的是速度与稳定的统一、强度与稳度的统一、节奏与稳健的统一,强调的是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现实中,有的工作处于筹备计划的“热身备跑”阶段,有的处在部署实施的“起步开跑”阶段,有的处在稳扎稳打的“放步快跑”阶段,有的处在收官总结的“全力冲刺”阶段,不论处于什么阶段,必须找到工作跑得快、跑得稳、跑得好的最佳平衡点,既不能操之过急、失速失稳,也不能求稳怕乱、减速缓行,而是要做到快稳结合、以稳促快,又快又稳、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