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偏爱难免,偏见不可(1 / 1)

偏爱是对某个人或某物非常喜欢、特别喜爱;偏见是对人或事的片面看法。不管是偏爱,还是偏见,都带有主观、片面、感性等因素,往往导致不公正的发生。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对于合乎个人理想、目标、情趣等的人或事有偏爱,也是人之常情。偏见是一种源于自我中心主义的无端揣测、过于主观的看法以及选择性接受,根本上是思想狭隘、心胸狭窄、知识片面、不够理性、心智不成熟等所致,对于为人处事都会造成不利影响。领导干部难免有偏爱,但不能有偏见。

偏爱无度便是害。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人有偏爱不可免,然而必须有原则、有分寸,不然就会失去客观公正,失去作出正确评价判断的能力,还会给事业带来损害和破坏。领导干部对人对事偏爱过度,就很容易走极端,走向反面。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偏爱过度就是害。领导干部对某人某事某岗有“偏爱”,一定要出于公心,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做到有尺度、有分寸。

偏见是客观公正的敌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偏见是人们依据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者负向的态度,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偏见是诸偏之根。偏见会导致偏向、偏心、偏僻、偏重、偏袒,乃至同向行为的偏颇和事业的偏废。人犯错误,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头脑里有偏见。一个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就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看问题办事情,抓不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就会被歧视、成见所左右,无法正确分析判断事物;就会丧失原则和立场,失去自我、左右摇摆、飘忽不定,造成言行扭曲。可见,偏见对客观公正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杀伤力。列宁曾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领导干部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把握事物,公平待人、公正处事,就必须避免偏见。

用理性防“偏”,以公心纠“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真理是最重要的,唯有理性才是说服别人以及发现真理的正确方法,并且是一个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领导干部工作中要有效避免偏爱、偏见,避免行为走偏走斜,要做一个有理性的人,理性思考、理性处置问题。理性源自科学思维,要自觉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问题、办事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而非主观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联系地而非静止地看人做事,切实把事物看准看实看真。公心源自客观公正,摘下“有色眼镜”看人,不以个人喜好对他人进行分类、贴标签,不根据心中的“条条框框”识人待人,不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评判别人,善于多渠道多层面识别人,努力做到客观理性、公平公正,以德为先、事业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