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民办学校(1 / 1)

为什么要上民办学校?一句话,它们的教学质量高。民办学校有没有教学质量差的?当然有,但这不是你的择校对象。

相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民办学校的市场化程度高,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点无可非议。前些年红红火火的民办学校,不少在教学质量竞争中败下阵来,有的已经关门大吉,有的还在苟延残喘。剩下的也已经形成并且正在形成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判别这种强弱的外在标准并不难,关键是看择校生群体的人行向背——强者,择校生踏破门槛,有的招生比例要百里挑一;弱者,门可罗雀,有的因为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倒闭。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自己”

花费一笔不菲的择校费上民办学校,理由之一是“投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投资于教育的确是最合算的投资。

2002年公布的“中国主要城市理财综合指数”调查报告表明:上海的不动产投资最火爆,广州的教育投资得分最高。究其原因,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广州人认识到,投资教育就是投资自己,甚至出现了不惜血本投资教育的情形。

广州市的白领阶层江先生,自称他全家都是“学生”:他和太太业余时间自费读硕士,儿子交了高额择校费进了一所著名的民办中学,全家一年学费高达7万元人民币,占家庭收入的一大半!

其实不只是广州,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各级教育投资,都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尤其是小学升初中时对优质民办初中的需求供不应求,每当招生季节,都会出现一大批跑学校的家长。

家长张先生说,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上不下,说好吧不算好,说不好吧也还有希望。”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不错的民办初中,他一连跑了好几家学校,“见校长一面都难,现在的校长架子很大的。”

经过“九曲十八弯”,他终于见到了校长。可没想到的是,这所学校竟利用手中的初中入学名单开了一场拍卖会。十几个学生家长坐在一起,拍买十几个入学名额:“我们只能招收这些学生,大家也看到了,自己报个赞助数”。

张先生最终以8万元的价格为孩子拍得了入学资格。

最舍得把孩子送进“高价”幼儿园

民办学校的一大热点,是“高价”幼儿园。因为在家长眼里,孩子个个都是“天才”,花多少钱都愿意。

2002年3月,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地电视台新闻联动,进行了一次百姓生活热点的新闻调查。在所有调查中教育消费是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尤其是让子女入学民办学校,是三地家庭教育消费剧增的一个共同因素。

例如,苏州市民倪先生4岁的女儿原来应该上苏州大学附属幼儿园,后来夫妻俩经过考虑还是把她送进了民办同源艺术幼儿园,为的就是让女儿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

倪先生全家的年收入大约在5万元,相比之下,这“艺术”的代价并不便宜,一年便要8000元,这还不包括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的钱。

倪先生的账是这么算的:如果送孩子去普通幼儿园,同样需要另外花一笔费用让孩子去开“小灶”,例如学钢琴、练书法等。而这个民办艺术幼儿园里拥有不少专业老师,艺术氛围比较浓厚,可以“两番手脚一番做”。相比之下,还是“划算”的。

与倪先生一样,北京的家长也愿意付出更高代价把孩子送到“高价”幼儿园。

在北京市某温泉附近,几家音乐启蒙教育的寄宿制幼儿园每月收费都在2000~2600元之间。一年3万元托儿费,真有家长愿意送孩子来吗?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2001年8月下旬的一个周末,一位已经在这里学了2年的小朋友的妈妈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孩子入托之前,我找了近10家寄宿制幼儿园进行比较,反正都是住,不如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提高一些音乐、审美素养。”“花钱让幼儿园聘请教授、讲师授课、陪练,与自己单独到音乐学院或是钢琴城请老师,外加上所需的路费、饭费和所花的时间相比,几乎相差无几。但如果选择了前者,作为上班族的我们就可以省下许多心来去做其他的事情。”

许多家长表示,考虑最多的是孩子能否学到东西、环境是否好。至于价格问题,只要物有所值就可以接受。

上民办学校考学生也考家长

2002年6月,随着南京市小学升初中民办学校招生报名结束时刻的到来,各种怪象不断出现。

例如,某著名民办公助学校竟一下收到900多份“三好学生”证书!要知道,该区的所有“三好学生”总额才只有500多个!在“素质教育报告单”上,一片“优”中明显可以看到涂改痕迹!

这样的“优”令人担“忧”!

由于小学升初中不得进行任何书面考试,所以各校在设置第一道选拔关口时,不约而同想到了各种获奖证书及其“含金量”,以此来确定面试名单。

这样一来,各种证书就身价百倍。有的家长甚至因为孩子以前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三番五次到教育局要求“翻案”。为了择校,家长不惜通过不太光彩的手段涂改“素质教育报告单”、甚至伪造“三好学生”证书。事后“补发”各种证书,也就见怪不怪了。

对此,教育专家认为,各种证书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孩子全面发展和特长的反映,但家长采用这种“对策”令教育部门始料未及。小学升初中不仅“考”学生,也“考”家长,大多数家长一定要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因为热门民办学校的招生名额毕竟有限,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如愿。

选择民办大学就业相对有保障

为什么?因为民办大学的文凭虽然没有国家大学“硬”,可是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贴近实际,其培养目标也主要是复合型实用人才,所以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选择民办大学就业相对更有保障。这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参考。

大学生找工作时,常常有用人单位发问:“在大学里都学了些什么?”这实际上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即学生所学和社会所需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实际上,大学分成3个类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其中教学型培养的主要是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研究型培养的主要是研究生学历的各类高层次专家。

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从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到办学模式、办学体制都极其雷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毕业生都能找到他的合适岗位,反而让人感到奇怪了。

早在2001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提出,今后公办大学的焦点问题是就业。因为连续几年扩招,市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压力大大增强,而就业是对教学管理的最终检验。

与公办大学相比,民办大学的学生深深懂得,他们的头上缺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那样的光环。所以,除了书本知识以外,就业后企业需要什么东西,他们就会提前学什么,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也更受企业欢迎。

选择职业时,民办大学毕业生对人生定位非常明确,加上他们在企业里学历“最低”,更渴望与他人交流,而且大部分都是从中小型企业做起的。恰恰因为他们的定位低、对今后的人生规划明确,使得他们工作更踏实,不少学生在一年之内就走上了部门经理、副经理或更高的位置。

以上这些因素,都转化成了民办大学生就业率高的基本优势。

选择民办教育要看清类型

择校生选择民办学校,往往对学校类型搞不清。而一些不良学校也趁机混淆是非,施放烟幕。弄清学校的性质和类型,对择校生很重要。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民办教育具有种类多样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相关概念的多样化

民办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多种说法。

例如,民办教育在古代叫“私学”,与官学相对;在近现代叫“私塾”、“私立教育”、“私立学校”,包括外国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在当代政府行文中叫“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民办学校”、“民办中小学”、“民办大学”等;在民间和学术教育界叫“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国有民办”、“民办自助”、“中外合作办学”等(在本书中,上述名称通称为民办教育或民办学校)。

办学主体的多样化

民办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依靠社会力量而不是政府办学,所以在办学主体上分为单一主体、联合主体、中外联办三大类别。

单一主体是指单方独立举办,这种“单方”包括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

联合主体是指两个或多个举办者联合办学,包括不同单位部门之间或个人之间的合作,例如政企合作、公私联合、民间个人联合等;

中外联办是指外国组织或个人与中国境内办学者的合作办学。

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资金投资渠道多元化。

例如,民办教育的主要资金渠道是收取学费、以学养学,重要渠道是社会、企业或个人投资、捐资、集资、赞助;主要形式是银行贷款、教育储备金;可以争取的途径是校产收益、社会培训及服务收费等;不可忽略的渠道是国家或政府一定数量的补贴、奖励包括政策优惠和隐性资助。

教育类型的多样化

主要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全日制和半日制或业余制;民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成人学校、老年学校;国际型、双语型、休闲型、特长型、补习型的教育等。

学校结构的多样化

这主要是指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形式:

一是“单一型”,学校独立,层次和类型比较单一;

二是“一条龙”,主要是指学校有几种办学层次而且相互衔接。例如办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级级都有设置;

三是“集团化”,集团投资或集资、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滚动发展。例如南洋发展集团创办的南洋教育产业,现在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0所学校,形成了一个教育产业体系;

四是“连锁型”,先以一个学校为基础,等到实力得到提升和声誉得到壮大,再以同样的校名连锁办学,经营相对独立,滚动积累。例如光华学校,在全国就有好几家;

五是“网络型”,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以上网和互联网的形式实现教育目标或任务。

消费层次的多样化

民办教育作为一种盈利项目,面对的是一个可观的消费市场。消费水平因家庭收入状况及其消费承受力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较高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较低收入家庭。

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教育对象的消费定位上不尽相同。既有人们通常所说的“贵族学校”,也有以“扶贫助学”为宗旨的低收费和免费学校(班级),最典型的就是全国各地的“宏志班”。

办学机制的多样化

这主要体现在民办学校基本上采用董事会制度,由董事会聘任校长,学校内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办学思想、财务、人事、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等各方面管理中,校长均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民办教育有多种组成形式

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股份合作制

从形式上看,与企业的股份合作制大同小异。严格地说,可以称之为教育股份合作制。

由于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所以,教育股份合作制的投资方,不会把教育经费的运行结余看作是利润全部分掉。而事实上,它和企业的利润也并非同一概念。

教育股份合作制通常建有董事会,实行校董分离的管理体制。董事会主要负责资金投入、运营规划、聘任校长、制定改革与发展决策。董事会成员不能直接干预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一般通过设立财务总监、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来行使职权。

教育集团制

教育集团制与股份合作制不同的是,它往往拥有若干个民办学校,投资者与办学者之间的关系比股份合作制更为简单明了。

大学城体制

是指投资方建有一个设施配套的“大学城”,包括学校、宿舍、操场、生活区以及物业管理,原则上包括办学所需要的所有硬件设施。在形式上有些类似于各地的“开发区”,往往可以容纳若干个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

“大学城”不干预办学者怎样办学,更不干预学校的内部事务,只是根据使用情况有偿使用、合理收费。通过校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后勤服务与教育管理的分离,实现优势互补。

不同阶段的民办学校具有不同特点

民办小学、民办初中、民办高中,不同阶段的民办学校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民办小学最好办,因为它没有升学压力。公办小学不能跨学区招生,不能择校,而民办小学却可以顺应家长的择校要求跨学区招生,因而非常受欢迎。

与民办小学相比,民办初中最火。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公办中学,其实他们大多已经演化为高级中学,初中则是个空档,这就为民办初中的发展带来极大机遇。君不见,一些重点中学办的民办初中班收费少则二三万、多则八九万,可是家长们照样趋之若鹜。

民办高中的风险最大。因为每个县市都有重点高中,这些重点高中高考升学率都很高,一流的初中毕业生都希望进入这类重点高中,所以民办高中只能招收到剩下的二三流学生。高考升学率是横在民办高中面前一根难以逾越的标杆,令民办高中望而生畏。所以,民办学校中高中数量最少。

不管哪个阶段的民办学校,由于它与择校市场紧密结合,所以其存在风险比公办学校要大得多。

从哲学观点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这既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民办学校的适量倒闭,应该是市场优胜劣汰竞争的必然结果。但是倒闭过多,无论对于社会、政府、投资者还是择校生、家长来说又都是一大损失。在选择民办学校就读时,应当正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