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第一位谋士(1 / 1)

明史 蔡东藩 1648 字 2个月前

这位屡请不至的青田名士姓刘名基,字伯温,是明朝建国的第一位谋臣。他在元朝至顺年间考取进士,通古博今,尤其精通象纬学。当时的人们谈论起江左的人物,首推刘基。江浙一带的官吏,屡次起用他,都被他推辞。后来,朱元璋一再请他出山,他才说:“我之前游西湖的时候,见西北一带有天子气象,十年之后定当应在金陵。如今朱氏创兴,礼贤下士,应天顺人,我不妨前往,助他一臂之力,如果真的可以成功,也不负我生平的志愿了。”于是整装上路,直达应天。

朱元璋听说刘基来了,急忙下阶恭迎,赐他上座。在谈论经史、询问时事的时候,刘基应对如流,并畅谈了十八条要策。朱元璋非常高兴,就说:“我为了天下苍生,委屈先生了,还望先生不要抛弃我!如有指教,愿意静听教诲!”刘基就对朱元璋说:“明公占据金陵,地势上有很大优势。但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为明公考虑,只有扫除二寇,才能北定中原。”朱元璋皱着眉头说:“这两个人势力不小,怎么能轻易剿灭?”刘基说:“御敌要分轻重缓急,用兵贵在有先后之序。张士诚暂且不用考虑,陈友谅地处上游,无时无刻不忘金陵,应该先用全力铲除此害。陈氏灭亡后,张氏势单力孤,就可以手到擒来了。”朱元璋说:“先生的妙计在下非常佩服,此后行军全靠先生指导了!”朱元璋接着命人修筑礼贤馆,让刘基入住,宋濂、章溢、叶琛三人,也都住在馆里。后来,朱元璋任宋濂为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任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只留下刘基主持军务,事无大小,一律向他咨询。刘基也感其知遇之恩,所以知无不言。

这天,朱元璋正在检阅兵马,忽然听说陈友谅挟持了徐寿辉,进攻太平。正准备派人前去支援,太平的逃兵前来禀报说太平沦陷了,花将军战死,知府许瑗、院判王鼎全都殉节。朱元璋大惊失色:“有这种事情?我的义子朱文逊怎么样了?”那逃兵说:“想必也尽忠了。”朱元璋听后,失声痛哭。原来黑将军花云与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一同防守太平。谁知天降大雨,被陈友谅趁机攻入。花云、朱文逊巷战了一个晚上,最终被擒。朱文逊被杀,花云忽然扯断绳索,夺了守兵的短刀,左右乱砍,杀死五六个人,并大声骂道:“你们要是敢伤害我,我家主子来了,定会把你们砍成肉泥!”后来被众人用箭射死。花云的妻子郜氏投水殉节,侍女孙氏抱着他年仅三岁的儿子花炜逃走,被乱军劫到九江。朱元璋苦苦寻找他们,都没有找到。等到陈友谅战死,才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带着孙氏,背着花炜前来。朱元璋将孩子接过来,抱在膝盖上,摸着他的头感叹道:“这孩子虎头虎脑的,不愧是个将种,黑将军也不算枉死了!”说完,正准备赏赐老人。谁知那老人竟然不见了,四处寻找,都没有下落,弄得朱元璋也疑惑起来。后来问起孙氏,孙氏哭着说:“奴家逃出太平后,就被乱军俘虏。小孩子夜夜啼哭,惹得乱军烦躁,奴家只好将他寄养在渔家。后来奴家偷出孩子,向东逃去。登船渡江的时候,在江中又遇到乱军,将奴家与孩子一同推到江里,幸亏被断木托着,漂到芦苇丛里,七天七夜没有东西吃。后来遇到老人,将奴家与孩子一同救起,我们才幸免于难。”朱元璋感慨地说:“主忠仆义,万古流芳。我不但会养育这孩子,连你也一同收留。只是与你同来的老人究竟姓什么,叫什么?为何不知去向了?”孙氏说:“他自称是雷老,不愿意说出实名。”朱元璋迟疑了半天,只说了“忠孝格天”四个字。

陈友谅攻下太平后,让部下杀死了徐寿辉,借采石五通庙为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命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接着约张士诚一起攻打应天。张士城不敢来,陈友谅生气地说:“那盐贩子不来,我就自己攻下金陵给他看看!”随即调集水兵,从江州直达应天。舳舻遮天,旌旗蔽日,从头到尾差不多有几十里,颇有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气势。警报传到应天,朱元璋召集众将前来商议,众将纷纷献计,有的说应该出城投降,有的说应该逃往钟山,等将来再收复。只有刘基不说一句话。朱元璋退下后,召刘基来问话,刘基说:“说降说逃的人都应该斩首,斩了他们才能破敌!”朱元璋说:“依先生高见,应该怎么办呢?”刘基说:“后举者胜。我们以逸待劳,何愁不胜?”朱元璋点头。刘基又和他商议了很久才退出去。朱元璋再次出来,众将又来献计,有的说应该派兵先收复太平,有的说请主帅亲自出征。朱元璋都没有采纳,只是命参谋范常给胡大海写信,让他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的后路。朱元璋又召康茂才入内,对他说:“听人说你与陈友谅关系不错,能给他写封诈降书吗?”康茂才领命而去,并和陈友谅约好,在江东桥喊三声“老康”,马上倒戈内应。康茂才禀报朱元璋,朱元璋笑着说:“陈友谅啊陈友谅!你中我的计了!”然后马上通知李善长带着工役,连夜把江东的木桥改成铁石桥,上面大大地写着“江东桥”三个字,让人一望便知。朱元璋命常遇春、冯国胜、华高等人率领帐前五路大军,埋伏在石灰山两侧,令徐达埋伏在南门外,并嘱咐他们说:“我带兵登上卢龙山,你们就远远望着山上,见到红色旗帜,就说明敌人来了;见到黄色旗帜,就马上麾兵杀出,不得有误!”诸将领命而去。朱元璋又命杨璟在大胜港驻兵;张德胜、朱虎等人在龙江关外防守。随后,自己登上卢龙山,专等陈友谅前来。

不到一天,陈友谅果然乘船东下。到了大胜港的时候,看见前面有重兵驻扎,担心会被袭击,只好退出大江,径直去找江东桥。离桥还有半里的时候,“江东桥”三字就映入眼帘,只是桥由大石砌成,并不是木质的,陈友谅心中不免有些怀疑。后来驶近桥边,连呼三声“老康”,可任凭他叫破喉咙,也只有旷谷的回声答应他“老康,老康……”。陈友谅这时才知道中计。因为船多人众,并不觉得惊慌,便下令向龙江进发。刚到龙江,陈友谅马上派了一万人上岸筑营立栅。那时正是酷暑,烈日炎炎,朱元璋身穿紫绒甲,在山上顶着靡盖督兵。后来看见将士们挥汗如雨,马上命人取掉靡盖,与将士们一起在烈日中暴晒。将士们准备下山攻营,朱元璋说:“马上要下雨了,你们先去吃饭,一会儿趁着雨去攻打。”大家抬起头来,只见天气晴朗,阳光普照,都觉得莫名其妙。谁知刚吃完饭,忽然刮起西北风,黑云从四处聚来,大雨倾盆而下。朱元璋立即命令将士下山拔掉栅栏,然后竖起红色旗帜。陈友谅见栅栏被拔,就麾兵力争。就在双方奋力拼杀的时候,雨忽然停了。朱元璋又改竖黄色旗帜,并使劲击鼓。于是常遇春等人从左路杀到,徐达从右路杀到,把登岸的敌兵,通通赶到水里。这时,张德胜、朱虎又带着水兵杀来,吓得陈友谅不知所措。偏偏潮神又与他作对,来时潮涨,去时潮落,把数百号兵船一齐搁在了浅滩上。陈友谅无计可施,急忙改乘小舟,飞桨逃出。其余的军士也都投水逃生,有一半不善游泳的,都到河伯那里当差去了。朱元璋一边命人去追,一边亲自率兵夺取敌舰,连陈友谅所乘的大船也一律缴获。见船里还留着康茂才给他的信,朱元璋不禁失声笑道:“这个呆鸟!”

陈友谅乘小船逃跑,驶到慈湖的时候,距追来的敌舟不过几丈,只好移船靠岸,鼠窜而去。这边的张德胜、朱虎及廖永忠、华云龙等人上岸穷追,直达采石。不料陈友谅得到援兵,回马来战,张德胜重伤身亡。廖永忠、华云龙等人悲愤异常,舍命冲锋,将陈友谅杀败,陈友谅这才丢盔弃甲逃回江州。随后,徐达收复太平,胡大海攻下信州,冯国胜等人夺取安庆。陈友谅不肯罢休,派张定边攻打安庆,李明道攻打信州,安庆竟然被夺下。李文忠前去支援信州,生擒李明道,献到应天。朱元璋又造下龙骧巨舰亲自率领,再次攻打安庆。刘基说:“安庆城墙高而坚固,要慢慢来,我们不如去攻打江州,捣了他的老巢。”朱元璋不等他说完,就下令西上。陈友谅听说后,还以为是误报。等到城外鼓角喧天,才知道敌兵果然来了,慌忙整兵防守。幸得江州依山傍水,非常坚固,一攻一守相持了两天,城池仍完好如故。陈友谅这才稍稍放心,不想到了夜里,敌兵竟然登城杀入,急得陈友谅手足无措,只好带着夫人逃到武昌去了。原来朱元璋采用刘基的计策,计算好了城墙的高度,让工兵在船尾搭造天桥,乘着黑夜直逼城下。天桥与城墙刚好吻合,将士们不费什么力气就杀入城中。陈友谅还以为是神兵天降,只好仓皇逃走。

江州刚刚平定,浙东却传来警报,说胡大海、耿再成二将被刺身亡,朱元璋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