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学生涯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经历整整三代人。毛姆一生至少创作了四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和《寻欢作乐》,还创作了一百五十多部短篇小说、三十多个剧本,以及不少的游记和自传性质的作品。毛姆是20世纪英国小说界为数不多的雅俗共赏的作家之一。他的著作虽然未受到学术评论界太多的关注,但是却流行世界,影响深远,引起不同国家、不同阶层读者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经久不衰,大有与日俱增之势。
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毛姆在法国度过了他的童年,从小就受到法国文化的熏陶。不满十岁时,父母先后去世,1884年,毛姆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由于身材矮小和严重口吃,毛姆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从此养成了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年幼的毛姆来说,英格兰是个灰暗、沉闷的陌生国家。毛姆的少年生活是凄苦的,他贫穷、寂寞,得不到至亲的关爱,口吃的毛病使他神经紧张,瘦弱的身体使他在同学中间低人一头。1891年,他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学医,之后在伦敦习医五年。1897年,他因染上肺病,又被送往法国疗养,开始接触法国文学,特别是莫泊桑的作品。其早年的学医生涯及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他的影响都反映在他1897年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兰贝思的丽莎》中。此后,毛姆决心放弃行医,从事创作。
“一战”爆发后,四十岁的毛姆作为特派人员往返于伦敦总部和欧洲大陆之间,为情报局在欧洲大陆的其他情报人员穿针引线。毛姆的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创作的一些间谍小说提供了丰富素材。
1915年,毛姆与有夫之妇茜瑞·威尔卡姆生下一个女儿,次年两人成婚。但是婚后,毛姆仍与同性伴侣哈克斯顿生活在一起,后来两人携手游历了印度、缅甸、马来西亚半岛、中国以及南太平洋中的英属和法属岛屿,他还到过俄国及南、北美洲,搜罗了大量奇闻逸事。1927年,茜瑞终于不堪冷落,与毛姆离婚。1930年以后,他定居法国南部的海滨胜地。在这段时间里,毛姆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
“二战”期间,毛姆远赴美国。1946年,毛姆回到法国里维埃拉,设立了萨默赛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鉴于他文学上的成就,1952年,牛津大学向毛姆颁发了名誉博士学位,随后毛姆又被女王授予显赫的“荣誉团骑士”称号。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九十一岁。
毛姆一贯主张写自己的亲身感受,从不写他不熟悉的人或事物。他说任何有理智、有头脑的作家都写自己的经历,因为唯有写自己的经历时他才最有权威性。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短篇小说巧匠、优秀的长篇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散文作家和自传作者,毛姆的文学成就就是他漫长曲折、阅历深广的一生的忠实反映。在表现文学的创作方法和它的社会功用方面,毛姆与他同时代的高尔斯华绥、威尔斯等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者们有所不同,后者将小说作为揭露时弊、阐述思想的工具,并以此来达到实现社会改良的目的。毛姆更多的是接受了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常常以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人生。毛姆对于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并不十分感兴趣。他认为,作家不应该在戏剧和小说中向读者灌输自己的思想,艺术的目的在于娱乐,当然它也可以有教谕的作用,但是如果文学不能为人们提供愉悦和消遣,便不是真正的艺术。因此,毛姆更关心的不是内容的深化,而是情节的冲突。尤其是在他的短篇小说和剧本中,毛姆执意寻求人生的曲折离奇,擅长布疑阵、设悬念。他说他的基本题材就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个人戏剧”,毛姆认为这种戏剧性是文学想要愉悦读者所必须具备的。
1919年秋天,毛姆带着他的同性密友哈克斯顿在中国游历了四个多月。他根据这一经历先后写出了三部作品: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年),以北平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1922年)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1925年)。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提到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但丁《神曲·炼狱》中的诗句。1894年,毛姆在伦敦一家医院实习期间,曾去佛罗伦萨度假,房东的女儿教他读但丁用意大利口语写的《神曲》。其中《炼狱》(黄文捷诗歌体译文,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首诗最后有这样几句:“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皮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对于这一点,那个从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戴上的人应当知道。”房东的女儿向他解释说,皮娅(Pia,董桥译作“碧娅”,显然更传神)是锡耶纳的贵妇,她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把她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她居然没有死,她丈夫就把她从窗口扔下去。这段故事激发了毛姆的创作想象力,但直到好多年后他在香港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又找到了合适的角色,才写出了《面纱》。《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就是‘彩色的面纱’),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模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吴笛译文)
《面纱》的女主角吉蒂因为年龄已大,没有多相处便嫁给了一位向她求婚的在香港工作的细菌学家。吉蒂在香港有了外遇后,其丈夫为了惩罚她,便带着她一起去了有霍乱肆虐的湄潭府,结果这位细菌学家不幸在救治病人时染上霍乱,死在那里。临终时,他对吉蒂说:“死的却是狗。”吉蒂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韦丁顿解释说,那是高尔德·史密斯《挽歌》中的最后一句,大意是,一个好心人把狗领回来,起先相处融洽,后来狗却发疯了,将人咬伤,但人活过来了,死的却是狗。
毛姆在写这部小说时很不顺利,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部写了好几年的小说。其间他又出了几次远门,直到1924年9月才将这部小说完稿。当年11月,小说开始在纽约的一本杂志上连载,12月起在伦敦的杂志上连载,次年4月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出版,首印八千册。小说在杂志连载期间,香港有位和小说男主人公莱恩同姓的人,要状告毛姆,毛姆花了两百五十英镑才算平息了这场官司,并在小说正式出版时把主人公的姓改成了费恩。同时,香港助理布政司也认为其名誉受到诽谤,毛姆只得将故事发生的那个殖民地香港改为虚构的“清源”,后来的版本又改回香港。由于书刊的介绍和这场“侵权”官司,《面纱》出版后几乎成了畅销书,短短几年就在伦敦重印五次,印数高达两万三千册,以后又改编成舞台剧在伦敦上演。1934年,小说首次改编成电影,由葛丽塔·嘉宝和赫伯特·马歇尔主演。小说第二次(1957年)改编成电影时,改名为《第七宗罪》,由依莲娜·派克主演。最近的一次改编非常成功,是中美合作拍摄,并由爱德华·诺顿和纳奥米·沃茨主演,2006年年底搬上大银幕。
评论界对《面纱》褒贬不一,法国评论家认为其是经典小说,而英国的《旁观者》杂志却认为其“落入俗套、做作、不可信”,英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林顿·斯特拉奇卧病在床时读了该小说,评定其为“二等一级”。如同毛姆其他许多小说的主题一样,《面纱》所揭示的也是爱情、婚姻都是不真实的彩色面纱,揭开这层面纱,“将是一条通往宁静的路”。
小说出版后,有评论家认为小说中那位“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沃尔特就是毛姆本人的写照,但毛姆自己说那是以他哥哥弗里德里克为模特儿的。晚年时,毛姆还跟他侄子罗宾说:“我曾在我写的一本书里描绘了你父亲的肖像,我想就是《面纱》那本书。”毛姆一辈子和他的这位兄长不和,据罗宾说:“他有许多理由厌恶我父亲—— 而理由之一是嫉妒。”毛姆在小说中借沃尔特的口对吉蒂说的话,“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有论者认为这其实是毛姆对他太太茜瑞·威尔卡姆说的。毛姆和他太太结婚后就后悔了,他总觉得是茜瑞·威尔卡姆设下陷阱害得他娶她。他们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双方都感到这是不幸的十一年。毛姆对茜瑞·威尔卡姆的恨伴随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他笔下,是不可能找到感人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
《面纱》常常会令读者想起霍桑的作品《教长的黑纱》。霍桑通过该作品向人们讲述每个人都有隐藏起来的罪恶,只有正视它、勇敢地洗清自己的罪孽,才能获得精神的救赎和道德的升华。面纱就象征着三个主人公的潜在罪恶,对吉蒂来讲是浪漫的情欲;对查理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肉欲;对沃尔特而言则是对妻子背叛行为的自杀性报复。在湄潭府,夫妻二人共同经历了炼狱一般的考验。瘟疫的横行和随时随地可能降临的死亡让他们看到生命的脆弱,在这里,肉欲和仇恨是没有位置的。忙于治病的沃尔特和在修道院帮忙的吉蒂彼此看到了对方的可贵之处,他们的爱情可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时面纱渐渐消失,他们重新发现了生命和情感的可贵,特殊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面对死亡的威胁,夫妻二人的内心激**着感恩、宽容之情;通过死神之考验,两人完成了彼此心灵的真正沟通与理解。正当他们要重新体验生活的美好时,沃尔特失去了生命,吉蒂失去了丈夫。沃尔特之死给吉蒂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她终于发现沃尔特虽然表面默默无闻,实则品行高尚。沃尔特带她走上赎罪的道路,她也由此得到精神上的重生,领悟了自己过去曾经忽视的东西。然而,克服内心本能的欲望并非易事。小说写到吉蒂在查理香港的家中落脚,当查理夫人外出办事只剩下他们二人时,她又一次抵御不住肉欲的**而屈从于对方,她痛恨自己依然是一个性欲的奴隶。小说最后以吉蒂回到父亲身边,两人尽释前嫌作为终结,可视作一个自省与回归的终点。
由于2006年公映的电影《面纱》中有大量中国元素和中国演员参加,我们有必要再回顾一下将毛姆的小说《面纱》第三次搬上大银幕所经历的漫长过程。“我对毛姆的作品产生兴趣是从童年时观看由他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名士殉情记》开始的,”编剧内斯万尼尔说,“于是我接连看了他的很多作品,最后我看到了《面纱》,对我来说,这本小说的魅力完全超越了毛姆的其他作品。”后来,内斯万尼尔在同制片人萨拉·克莱顿的交谈中说到了这本小说,而克莱顿透露她正在努力争取小说的改编权,她回忆说:“我们一起谈论毛姆的小说是如何真诚地处理**与情爱的,我们都知道这应该拍成电影。”两人开始一起改编剧本,书中关于吉蒂决定嫁给沃尔特的背景故事最终变成了一段闪回。经过三年的努力,《面纱》的剧本终于完成。
在正式筹备拍摄之前,制片方积极地同中国有关方面取得了联系。饰演沃尔特的男演员诺顿说:“就我所知,其他在中国拍摄的西方影片并未和中国有关方面磋商会晤过,《面纱》应该是很长时间以来第一部在中国拍摄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获得各种许可的这一过程尽管漫长,可制片方最终还是如愿以偿。跟着就是选取拍摄地点。在十天时间内,剧组工作人员在中国的行程达八千多公里,他们力求找到依山傍水的古老村镇,而且还要靠近现代化城市,为演职人员和制片公司提供方便。最终,广西黄姚成为最佳选择。
起初,制片方曾打算在广西的山谷中建造影片中的湄潭府,但巨大的工作量让所有人都望而生畏。几经搜寻,他们终于发现了位于广西昭平县的黄姚古镇。黄姚具有上千年历史,素有“梦境家园”之称,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由此,制片方还酌情改动了剧本,将原著中的香港改为上海,而且片中伦敦的场景也是在上海拍摄的。
片名The Painted Veil在中国大陆译为《面纱》,在中国香港译作《爱在遥远的附近》,在中国台湾译为《猜心》。2006年,影片在美国、中国、加拿大上映,语言有英语、汉语普通话和法语,字幕为中英双语。我认为电影的结局优于小说的结局,影片最后,吉蒂在伦敦街上偶遇查理时,吉蒂终于战胜了自己,拒绝了查理的引诱,拉着儿子小沃尔特的手幸福地走向远方。经过湄潭府的炼狱之行,沃尔特之死,修道院的洗礼,还有韦丁顿与满族格格的爱情启发,等等,吉蒂最终明白了和谐的婚姻应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爱情和责任合二为一才可能促成最完美的婚姻。
阮一峰先生在评论电影《面纱》时说,这是一部非常抒情的爱情电影,配上广西优美的山水风光,使它更像一首平缓而忧伤的爱情诗。美国媒体将它评为2006年十大影片之一。它还获得了金球奖最佳配乐奖提名,而其片尾的法语歌曲《在清澈的泉水边》也非常好听。
在翻译《面纱》之前,我已译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寻欢作乐》《刀锋》以及《毛姆短篇小说选》。比起他的其他几部作品来,毛姆的《面纱》(指其原文)似乎写得更为晓畅一些,也更好读懂:在写作技巧方面,《面纱》不像《寻欢作乐》那样繁复讲究;在情节编排上,不像《刀锋》那么复杂、有多条线索,场面描写也不如《刀锋》那么阔大;在深度上,似乎没有《月亮和六便士》剖析得那么深刻。因此,他的其他几部小说我都是在看完三四遍之后才动手翻译的,唯有这部作品我是在看过一遍后便开始翻译了。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却慢慢体会到,在它简朴、明白、晓畅的文字背后还另有深意,因此,翻译起来并不顺畅,常常需要停笔凝想,在译的中间再反复阅读原文,以求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神韵和意蕴。
王晋华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