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爱慕与追求

【原文】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白露未晞[6]。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白露未已[11]。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4]。

【赏析】

在人们四季轮回的生活中,有一种季节常常会使文人感怀不已,有一种思绪总在不经意间掠过文人的心头,它就是能够寄寓文人伤感情怀的——秋季。

秋天是一个能够使文人心旌摇**、抒发丰富情感的季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秋雨、秋叶,不知在这种萧瑟的秋意中有多少情感化成了漫天飞舞的诗句。这其中一定会有这首《蒹葭》。

这首诗共分三个章节,每一章都以蒹葭起兴。诗中的“葭”指的是初生的芦苇,“蒹葭”则泛指芦苇。作者借芦苇、水、霜、露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朦胧、清新而又神秘的意境。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个深秋的清晨,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经凝成了冰霜。一位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地追寻,沿着溪流追寻心中的“伊人”。由于水属阴性,所以诗中所描述的水就成为了一位羞涩少女的象征,也就是男子苦苦追求的“伊人”。作者借水比喻婀娜、轻柔的女子的美,而那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在脸上的轻纱。

诗歌的第一章写的是男子隔水远望,“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若即若离。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表现了男子追寻女子道路的漫长,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险,从中表现出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却又永远不放弃希望的执着精神。在艺术手法上,《蒹葭》使用了“兴”的手法,让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深秋的景色自然会使人平添一份无法割舍的幽暗与悲凉。在这样的季节里,独自走在河边,身旁已经没有伊人的陪伴了。但不管怎样,多情总比无情好,只要心中有情,不放弃追求就是一种无尽的幸福。就像诗中隐含着的这位少女,一会儿出现在水边,一会儿又出现在水之洲。岸边的石子、高高的芦苇又阻挡了男子寻觅的脚步,使他因为寻找不到那位少女而感到心如刀割。但是“所谓伊人”不管在水何方,无论“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男子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寻找。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潺潺的河水曲曲折折地穿过芦苇丛,一直消失在尽头。一阵微风掠过,高高的芦苇一层层地低下头,就像海上泛起的波浪。《诗经》开卷第一首诗《关雎》也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面对美好的伴侣,青年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也正是《关雎》以及《蒹葭》所崇尚的一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优美又带有一丝感伤的图画。可以说整首诗都充满了浓浓的画意,正可谓是“诗中有画”,相得益彰。

诗中重点突出的就是男子对少女的追随与寻找。可以说,拥有就是一种幸福,而追寻就是一种诗意。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东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不必执着于佳人在怀的唯一期待,因为我们大概会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忧伤里,在不经意间悟出爱情的真谛。

而对于一位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方向。当然达到目标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追逐的过程。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我们忽视过程,只看重结果的话,那么我们就已经忽视了追求的本身。

无论从理论道德上来说,还是从实际情况上而言,那种尽善尽美的境界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所追求的理想。但是它可以指引我们在平庸琐碎的生命历程中向前迈进,就像黑夜中永不熄灭的照亮前方道路的火把,使我们在迷途中能够拥有这个指南针,指引我们不断地追求、前进。

追寻之美

《诗经》中描写青年男女爱恋、感情的诗篇有很多,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经》的一个亮点。在这些诗歌中,有的传达了一种温润委婉的爱恋,有的抒发出热烈执着的追求,有的表现了质朴大胆的爱慕,但是这首《蒹葭》却是《诗经》爱情诗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它将以上种种的情爱都集中在了一种秋水白露般旷达静谧的相思之中,所以全诗所折射出的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美感!

《蒹葭》所表现出来的相思之情与其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相比,的确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例如与《关雎》相比,《关雎》中,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的确十分真诚、炽烈,但是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份情感略微显得有些纷乱、焦灼。而在《蒹葭》中,诗人对少女的思念之情顺着小河的涓涓细流逐渐加深,显得平静却又含蓄,好像他的思念是秋水的一个部分,透着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奈。诗人将这种看似风轻云淡的情感演绎得无比真挚,虽然它没有“琴瑟友之”的热情呼唤,却有仿佛看见伊人浮现水中央的内心悸动;诗中没有“钟鼓乐之”的喧嚣,却有追求到底的决心,这种相思在静谧中显得十分深沉,并且略带哀伤,从而使这份情感又增添了一份凝重的韵味。

诗人在这首《蒹葭》中,不仅传达出了一种如秋水、秋霜般美丽的思念,还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感情将诗歌的意境构思成一幅唯美的画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诗歌中反复写到了小河的曲折弯转,并多次交代“伊人”仿佛出现的地点。这种朦胧、虚幻的画面不禁使我们产生出许多疑问:诗中的河真的是诗人面前的小河呢,还是“伊人”所在的地方?或者是诗人的心河?“伊人”究竟在哪儿?真的在河对面吗,还是在诗人无法找到的地方?诗人在诗中三次看见这位“伊人”“宛在水中央”,这也使读者产生了错觉,仿佛透过薄薄的秋雾看到了河中间的小洲上站着一位若隐若现、飘逸绝美的妙龄女子。这种想象将画面变得近乎完美,诗人的情感也就更加丰富、真实了。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诗人以独特的手法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情思的缠绵水乡。让我们在似真又假的境界中流连忘返。那么,诗歌的朦胧美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在所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中,朦胧美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审美形式。它存在于绘画、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中。画家认为:“妙——存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书法家则认为:“书贵气韵神采。”音乐家提出:“音乐贵在飘逸空灵。”这些观点都是在不同领域里对朦胧美的诠释。而在诗歌领域中,诗歌的朦胧美就在于委婉曲折之中,淡化对象,尽情地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丰富审美对象的内涵,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美化,从而加深对它的情感。不论是晚唐的李商隐,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异军突起的朦胧诗派,他们都用自己的诗歌诠释了朦胧美的含义。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水边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衬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非常高兴;可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没有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与那位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也就心满意足了。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很多时候,富有朦胧美的诗歌是断裂的、跳跃的。由于诗人运用了变形的创作手法。所以往往很含蓄,回味绵长,充满了梦幻。这不仅仅在《蒹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此以后,朦胧诗也成为了诗坛中独特的一员,发挥出独特的魅力。

【注释】

[1] 蒹葭(jiān jiā):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2] 伊人:那个人。

[3] 溯洄:逆流而上。从:追寻。

[4] 溯游:顺流而下。

[5] 凄凄:茂盛的样子。

[6] 晞(xī):干。

[7] 湄:岸边。

[8] 跻(jī):登高。

[9]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0] 采采:茂盛的样子。

[11] 已:止,干。

[12] 涘(sì):水边。

[13] 右:弯曲,迂回。

[14] 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茂盛芦苇水边生,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人儿,就在河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且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茂盛芦苇水边生,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那个人,就在河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茂盛芦苇水边生,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那个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行路难。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