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很会用小碎石加沙和水去填满罐子,但是很少人懂得应该先把“鹅卵石”放进罐子里的重要性,这与“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先做”是同样的道理。
凡遇徒弟第一天进门,老和尚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课——扫地。过了些时辰,徒弟来禀报,地扫好了。
师父问:“扫干净了?”
徒弟回答:“扫干净了。”
师父不放心,再问:“真的扫干净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
这时,师父会沉下脸,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么刚来就让回家?不收我了?”
“是的,是真不收了。”师父摆摆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这师父怎么也不去查验查验就不要自己了。
原来,这位师父事先在屋子犄角旮旯处悄悄丢下了几枚铜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扫地时发现。大凡那些心浮气躁,或偷奸耍滑的后生,都只会做表面文章,才不会认认真真地去扫那些犄角旮旯处的。因此,也不会捡到铜板交给师父的。师父正是这样“看破”了徒弟,或者说,看出了徒弟的“破绽”——如果他藏匿了铜板不交师父,那破绽就更大了。不过,师父说,他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徒弟。贪婪的人是不会认真地去做别人交付的事情的。
师父看出的“破绽”,是徒弟品德修养上的弊病。
衣服上的破绽,需要缝补。而一个人品德上的“破绽”,需要通过加强修养来克服。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完善,才能成为一个容易被别人接受的人。
虚尘大师让小和尚去买些大葱,马虎的小徒弟买来的却是洋葱,还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说:“洋葱和大葱本来差不多嘛!”
虚尘大师说:“偶然犯一次错误算不了什么,养成了马虎的习惯危害可就大了。”接着,他给徒弟讲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的故事。
这位“差不多”先生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到一刻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还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
虚尘大师说:“我们干工作一定要认真严谨,千万不能像‘差不多’先生这样马马虎虎,否则,不仅会害了自己,还可能害了别人。”
在工作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欲在社会上立足,打算在事业上干出点名堂,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
有一个年轻人自诩才智过人,一向为此扬扬自得。这个年轻人在偶然的机会里,听到某地有一位颇负盛名的禅师,便不惜长途跋涉,来到禅师的住处,虽口中称道,是想要谦虚地向禅师讨教,请求禅师传授智慧,但实则是想要展露自己非凡的才华,妄想挑战禅师的盛名与权威。
充满智慧的禅师,当然胸中明了年轻人的来意,当下亦不予说破,只是淡淡地笑着并出了一道简单的题目,请年轻人回答。
禅师所出的题目是,有两个小孩一起相约打扫烟囱,工作结束之后,甲小孩的脸上被烟囱的煤灰弄得奇脏无比;乙小孩的脸上,则是干净如常,连一点儿煤烟都没有。禅师问年轻人,这两个小孩当中,哪一个会去洗脸?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便回答:“当然是乙小孩,他看到甲的脸上那么脏,心想,自己的脸上一定也和他的一样脏,所以乙小孩一定会马上洗脸。”
禅师缓缓地摇头,微笑道:“不对。”
年轻人迟疑了一会儿,又辩白道:“难道会是甲小孩?他从乙小孩的眼瞳当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知道自己的脸上很脏,所以……”
禅师还是摇头,沉着地说:“还是不对。”
年轻人满腹的自信在此刻完全被击垮,他讷讷地问道:“那么,敢问大师,是他们一起去洗脸吗?”
禅师依然摇着头,说道:“这也不是答案,问题的重点在于,两个小孩一起去打扫烟囱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脸上弄脏,两个小孩的脸上应该都有煤烟。题目本身就出错了,其中大有问题。从你的回答当中,可以看到你对问题未能做通盘了解,更能够清楚地看到,你对许多事物欠缺深谋远虑。”
年轻人愣在当场,沉思了许久,终于又抬起头来,羞愧地对禅师道:“我知道自己的肤浅之处了,尚请大师教诲。”
唐朝贞观时期,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某天途经牛头山,听说有个叫法融的人在这里修行,便入山一探究竟。法融一心修行,见人也不理不睬,人称“懒融”。
寻访半天四祖终于找到了懒融。懒融只把四祖当做一般游客,仍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理睬四祖。四祖也不见怪,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法融回答:“观心!”
四祖又问:“什么人能观心?所观的心又是什么东西?”
法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久无言以对。这时他才意识到面前不是一般的游客,便诚心顶礼,请四祖开示。四祖传法完毕以后又叮嘱法融:“要修成一颗铜墙铁壁一般的佛心不用特意去观它,也不要去压抑它,只需随心自在就好。”
法融就问:“师父不让特意去观心,如果内心起了情境,那该怎么办呢?”
四祖开示说:“这‘境’没有好与坏、美与丑的差别,如果硬要说什么美丑、好坏,就是内心不净。只靠天天打坐是成不了佛的。你若能面对不同情境而心无挂碍,根本不去管它,这时你便已修成晶莹剔透的佛心,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
这时,一只老虎来到懒融身边趴下。四祖见了这只老虎,心中一惊,懒融禅师就笑话他,说:“你还有这个啊!”
四祖不作声,在懒融禅师打坐的蒲团上写了一个“佛”字,然后请懒融禅师坐。
懒融禅师一时有些犹豫,不敢坐。四祖就说:“你也还有这个。”于是两人相视一笑。
后来有一个僧人就法融禅师的故事去请教大同禅师:“法融禅师在没有遇到四祖时怎么样?”
大同禅师回答:“好为人师。”
僧人又问:“遇到四祖以后又怎么样?”
大同禅师回答:“不与人为师。”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