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们正在写《饕餮之人》,中午吃赛百味的三明治,晚上吃盒装的奶酪通心粉。我们合租的公寓位于洛杉矶南卡塞的斯特恩斯大街,那里就像一个编剧工厂,几乎24小时运转,每天只有5小时不工作,用来看黄金时段[6]和夜间的电视节目。戴蒙德习惯早起,韦斯曼是夜猫子。所以我们整个下午都在一起工作,研究每一个细节。接着,看完《大卫·莱特曼秀》之后,韦斯曼会开始写作,然后把写完的一摞稿纸放在戴蒙德的房间门外,早上戴蒙德起床后,会接着韦斯曼的草稿继续写,在中午之前写完,然后两人继续一起工作。整个流程会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我们写完一稿。你应该能想象到,用这种节奏,我们写完一稿剧本花不了多少时间。那些年打拼的时光,对我们来说就像但丁笔下的九层地狱,但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带着欢乐和惆怅回顾那段往事了。下面是我们当时写的一些剧本:《麦克和茉莉》(Mike and Morley)、《最终方案》(The Final Solution)、《家庭规则》(House Rules)、《不老泉》(Fountain of Youth)、《我的城市》(My Town)、《左倾分子》(Pinkos)、《维生素女孩》(Vitamin Girl)、《饕餮之人》。
知道这些剧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一个也没卖掉!
一个剧本接着一个剧本,写完一个接着写下一个,从早到晚都在打字,用我们短胖的手指,在苹果二代电脑的键盘上,尽可能快速地敲击着,而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最终,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代理人,他让我们慢了下来,开始更多地思考,更少地打字。就在那时,我们卖出了第一个提案。
当你检查了自己的创意,计划好了每一个细节之后,自然就会想一蹴而就,把它写完,这样就能开启你的事业,尽情享受成功生活的第一天了,代理人们给这一天起了个代号,叫“这个剧本我要卖100万”[7]或“我能看出这个剧本能投拍”[8]。尽量还是克制一下这种冲动吧。就像黛安娜·罗斯和菲尔·柯林斯那句著名的歌词唱的:“这事急不来的,你得耐心等待……”有一句古老的谚语适用于编剧这一行,可能也适用于其他所有行业,那就是“欲速则不达”。你卖掉的第一个剧本会很便宜,便宜得跟白送差不多。但它的质量要很好,必须好。不要太担心速度,写得好最重要。急躁是你的敌人。别忘了在每一场戏之前暂停一下,想想怎么能让它出彩,让它与众不同、出人意料、引人入胜、令人捧腹、真实可信、惊悚可怕、鼓舞人心……大部分像我们这样,专门搬到洛杉矶来追寻编剧梦的人,都急着想在成为专业编剧之前就实现这些目标。但你得明白,如果不够小心的话,这样急功近利可能会导致剧本质量的下降。这是一种很难保持的平衡,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在你终于准备动笔写剧本的时候,你要尽量让自己在卢克·天行者(急切地想要有所成就)和尤达大师(智慧而耐心的老师)之间保持平衡。在渴望成功的同时,别忘了另一种从一开始就激励着你的欲望——让读者和观众爱上你的电影。写剧本需要时间,所以应该按部就班地来,虽然这很难,但这样做更有可能给你带来收获。
有一个方法能帮助你避免埋头瞎写,那就是每天工作时,先看看你前一天写的东西,甚至是把已经写好的草稿从头读一遍。但如果这样做会打乱你的计划,把你卡在一个兔子洞里,让你无法前进,那么当然还是继续往前写比较好,等全部写完之后再回头来看。不过重读写好的草稿,可以帮助你平缓地进入一天的写作,让你在故事中保持清醒。还能帮助你不断寻找事半功倍的方法,来提升你的剧本。你的初稿依然会是粗糙的一稿,但如果你每天都能先读一遍之前写的内容,做一些适当的修改,那就能写出一个更清晰、更细致的初稿,更接近你的目标,并获得相应的成就感。
这就行了。你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创意,有迷人而有趣的角色,他们都有自己的声音,对于影片的核心主题都有自己的见解,你还有一个稳扎稳打的大纲可以参考。你知道剧本里的每一种技巧有什么功能,能对故事的呈现起到什么作用。而且你已经理清了头绪。祝贺你,朋友,你已经正式做好战斗的准备了。终于到了动笔的时候了!
还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