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二十四桥风月,邗沟尚存其意(2)。渡钞关(3),横亘半里许,为巷者九条。巷故九,凡周旋折旋于巷之左右前后者,什百之。巷口狭而肠曲,寸寸节节,有精房密户,名妓、歪妓杂处之。名妓匿不见人,非向导莫得入。歪妓多可五六百人,每日傍晚,膏沐熏烧,出巷口,倚徙盘礴于茶馆酒肆之前,谓之『站关』。茶馆酒肆岸上纱灯百盏,诸妓掩映闪灭于其间,疤戾者帘(4),雄趾者阈(5)。灯前月下,人无正色,所谓『一白能遮百丑』者,粉之力也。游子过客,往来如梭,摩睛相觑,有当意者,逼前牵之去;而是妓忽出身分,肃客先行,自缓步尾之。至巷口,有侦伺者,向巷门呼曰:『某姐有客了!』内应声如雷。火燎即出,一一俱去,剩者不过二三十人。沉沉二漏(6),灯烛将烬,茶馆黑魆无人声。茶博士不好请出,惟作呵欠,而诸妓醵钱(7)向茶博士买烛寸许,以待迟客。或发娇声,唱《擘破玉》(8)等小词,或自相谑浪嘻笑,故作热闹,以乱时候;然笑言哑哑声中,渐带凄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
余族弟卓如,美须髯,有情痴,善笑,到钞关必狎妓,向余噱曰:『弟今日之乐,不减王公。』余曰:『何谓也?』曰:『王公大人侍妾数百,到晚耽耽(9)望幸,当御者不过一人(10)。弟过钞关,美人数百人,目挑心招,视我如潘安,弟颐指气使,任意拣择,亦必得一当意者呼而侍我。王公大人岂过我哉!』复大噱,余亦大噱。
(1)二十四桥: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说有二十四座桥,据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有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另一说即吴家砖桥,《扬州鼓吹词》云『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二十四桥。风月:指声色场所。
(2)邗(hán)沟:邗江,古运河。因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隋炀帝时加以改造。
(3)钞关:明代征税的关卡。
(4)疤戾者:有斑疤的妓女。帘:用门帘遮掩。
(5)雄趾者:大脚的妓女。阈:用门坎遮挡。
(6)二漏:二更,晚上十一点。
(7)醵(jù):凑(钱)。
(8)《擘破玉》:流行于明万历年间的民间曲调。明袁宏道《序小修诗》曾赞『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
(9)耽耽(dān dān):贪婪注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