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胜庵(1)(1 / 1)

陶庵梦忆 张岱 802 字 2个月前

炉峰(2)石屋,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后住锡柯桥融光寺(3)。大父(4)造表胜庵成,迎和尚还山住持。命余作启(5),启曰:『伏以丛林表胜(6),惭给孤(7)之大地布金;天瓦安禅(8),冀宝掌自五天飞锡(9)。重来石塔,戒长老(10)特为东坡;悬契松枝(11),万回(12)师却逢西向。去无作相,住亦随缘(13)。伏惟九里山之精蓝(14),实是一金师之初地。偶听柯亭之竹笛(15),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16)。况兹胜域,宜兆异人,了住山之夙因,立开堂(17)之新范。护门容虎(18),洗钵归龙(19)。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20),依然茅屋梅花。半月岩(21)似与人猜,请大师试为标指(22);一片石正堪对语,听生公(23)说到点头。敬藉山灵,愿同石隐。倘净念结远公之社(24),定不攒眉;若居心如康乐(25)之流,自难开口。立返山中之驾,看回湖上之船,仰望慈悲,俯从大众。』

(1)表胜庵:在绍兴九里山,作者祖父所建。

(2)炉峰:香炉峰,是会稽山诸峰之一。

(3)住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在某地居留为驻锡或住锡。柯桥:今属浙江绍兴市柯桥区。

(4)大父:张岱祖父张汝霖。

(5)启:书信。

(6)伏以:谦辞,表尊敬。伏,指俯伏下拜。以,指下面有事陈述。丛林:寺院。

(7)给孤: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的长者,梵名『须达多』,别号『给孤独』,以黄金铺地购得花园,营建了给孤独园,供养佛及比丘们。

(8)天瓦:庵名,在表胜庵下,张岱曾在天瓦庵中读书。安禅: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9)宝掌:中印度高僧。文中代指一金和尚。五天:五天竺,指古印度,古印度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大部分。飞锡:僧人云游。

(10)戒长老:名戒弼,北宋高僧。苏轼曾作《重请戒长老住石塔疏》。其中有言:『念西湖之久别,本是偶然;为东坡而少留,无不可者。』

(11)悬契松枝:指将诚心宏愿寄托于松枝。传说玄奘曾手摩灵岩寺中松枝指引方向。唐李亢《独异志》:唐初有僧玄奘往西域取经,一去十七年。始去之日,于齐州灵岩寺院,有松一本立于庭,奘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归,即此枝东向,使吾门人弟子知之。』及去,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向指,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乃西迎之。

(12)万回:唐代高僧。《神僧传》有记载万回的兄长于安西生死未卜,父母涕泣忧思不止。万回前往安西探望兄长,朝去夕返,告诉父母说兄长很好,还带来了其兄的亲笔信。万回的家到安西有万余里。因为其万里一日而回。故号曰万回。

(13)去无作相,住亦随缘:语出苏轼《重请戒长老住石塔疏》。无作相,指弃绝众相,不事造作。

(14)精蓝:佛寺,僧舍。

(15)柯亭之竹笛:柯亭以产良竹著名。相传东汉蔡邕经过柯亭,取竹作笛,声音绝妙。

(16)故岫(xiù):故居。岫,山穴、山洞。

(17)开堂:新任命的住持入院时,开坛宣讲佛法。

(18)护门容虎:传说东晋慧远在庐山东林寺,送客不过寺门前的虎溪,否则寺后林中的老虎会吼叫。

(19)洗钵归龙:《晋书·僧涉传》载,西域高僧涉公能召唤神龙,苻坚请他求雨,就有龙下钵中,天降大雨。

(20)破腊:残腊,岁末。

(21)半月岩:位于香炉峰山脊,有泉隐于岩下,即使月圆之夜,泉中也只见半月。

(22)标指:即标月指,佛教语,以诸种法来阐释佛法真理。『指』喻佛法经文的文字,『月』喻佛法的真实义谛。

(23)生公:梁高僧竺道生。传说曾在虎丘山聚石为徒众,宣讲至理,石皆点头。

(24)远公之社:即白莲社。晋慧远大师于东林寺,与慧永、慧持和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社同修净土之法,又在东林寺中遍种白莲,故称白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