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当头,谁不动心?得到了就喜欢,失去了就心痛,这是人之常情。但利有大利和小利的差别,也有远利和近利的差别。舍弃小利换取大利,牺牲近利追求远利,这一道理看似简单,但许多人一旦利益当前,却无法克服争利之心,从而丧失了长远利益。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判断利益的眼光有所不同。他们随时能够弃小利而争大利,舍近利而取远利。
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经常跟突厥交战,败多胜少,因此将突厥视为不共戴天之仇敌。
后来,李渊想起兵反隋,却遇到一大难题:出兵太少,不足以跟隋军抗衡;出兵太多,又担心突厥乘虚而入。一旦根据地被摧毁,后果不堪设想。左右为难之际,李渊决定不计前嫌,跟突厥媾和。他知道突厥人目光短浅,贪财好色,虚荣心很强,不过还比较讲信用。于是,他派使者送去一封信,向突厥称臣,表示愿与突厥和亲。信中还说:“大汗若肯出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享金帛,亦唯大汗是命。”
突厥可汗见李渊这个多年冤家愿意服软,很是得意;又有女人、财宝可得,更加高兴。不但同意讲和,还资助李渊不少马匹、士兵。
李渊再无后顾之忧,只留少数人马驻守太原,率大军起义,一举灭隋。平定天下,建立了大唐帝国。
李渊舍弃金钱美女,甚至不惜牺牲个人颜面,换来了后方的平安,不愧为舍小求大、弃近图远的典型范例。
什么是大利?什么是小利?什么是远利?什么是近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大人物的衡量标准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联。哪种选择对人生目标最有利,他们就选择哪种求利方式。
从厨房里闯出来的美国“面包大王”凯瑟琳·克拉克,标榜自己的面包是“最新鲜的食品”。为了取信于消费者,她在包装上特别注明烘制日期,保证绝不卖存放超过3天的面包。起初,这项规定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因为一种新产品上市,销路不可能马上好起来,存货一多,要严格执行“不超过3天”的规定就相当困难了。尤其是各经销店大都怕麻烦,虽然过期面包由凯瑟琳回收,他们也不愿为此去天天检查、换来调去,而宁愿把过期的面包留在店里卖。许多人还抱怨凯瑟琳未免太认真,一个面包放3天也坏不了,为什么非要3天换一次不可?
但是,凯瑟琳认为,吃的东西,新鲜度是最重要的。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必须坚持“最新鲜”的承诺。针对经销商方面的问题,凯瑟琳实行了一套新办法:由公司派人把烤好的面包用车直接送给经销商,按地区排了一个循环表,每3天送一次,同时把经销店剩下的面包收回。如果有的店不到3天就把货卖完了,可以随时用电话通知,马上送货上门。这样的办法,增加了成本,麻烦了自己,却方便了经销商,使“超过3天不卖”的承诺得以兑现,保证了上市面包永远“最新鲜”。
经过长期努力,凯瑟琳公司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她的产品被亲切地称为“凯瑟琳面包”,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凯瑟琳也因此奠定了“面包大王”的地位。
在生活中,小人物的行为准则是“到手就是财”“见钱不抓,不是行家”“他日三斗,不如眼前一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安于享乐,对于人生辉煌缺少足够的兴趣,而且他们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眼前利益之外更大、更长远的利益。大人物的行为准则是“行大事者不近小利,有大谋者不矜小功”,因为他们目光远大,志向高远,能看见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追求的也是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所以说,能否为长远利益舍弃眼前小利,不是一个智商的问题,而是一个胸襟与眼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