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
有两只小刺猬,尽管躲在洞里,也尽量蜷缩着身子,但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仍然冻得瑟瑟发抖。就在它们感觉快要被冻僵的时候,其中的一只刺猬忽然灵机一动,向另外一只刺猬建议道:“我们靠近一点,或许身上的热量会散发得慢一点。”另外一只刺猬觉得有道理,于是,它们开始了尝试。但没想到的是,由于它们靠得太近,身上的刺刺到了对方。
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由于它们在被对方刺痛的同时,也确实感觉到了来自对方的温暖,所以它们没有气馁,又重新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为了避免伤害对方,它们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它们成功了。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感觉到对方的温暖,又刚好刺不着对方。
就这样,它们平安地度过了那个极度寒冷的冬天。
人与人的相处其实就像故事中的刺猬一样,离太远了不行,所以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朋友;但离太近了也不行,太近了常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对方。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或体会:亲密的人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容易,很要好的朋友常常会因为一点小问题反目成仇,几十年的夫妻有时竟然在转瞬间就各奔东西。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人际关系也越好才对。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很简单,就是人们忽略了“度”的问题。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的确,尽管我们都有着良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我的一个朋友曾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说:“上个月,我的大学同学进辉因为生意失败缺钱周转,我把所有的积蓄5万元拿出来借给他。进辉很感动,他知道我是倾囊相助,所以,他每晚都会打电话来大吐苦水。我每天下班很晚回来后,还要花两三个小时陪他聊天解闷。说完他的事,他又开始说我家的事,而且上上下下的事他都不免要评论几句,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要打听。开始,我觉得他心情不好,只要他问起,我都会或多或少地说两句。有一天,我回家很晚,他却和我妻子也絮絮叨叨地说了从我嘴里听说的我家的事,害得妻子以为我对她有意见。更糟糕的是,他会在半夜三更时来找我,让我陪他去酒吧,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我再也忍受不了,妻子、孩子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对我牢骚满腹。我觉得我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我已自身难保,再也没有精力帮他了。”
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进辉的错误就在于挤占了他人的心理领地。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人际交往中双方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表现。研究发现,亲密关系(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间)的距离为18英寸,个人关系(朋友、熟人间)的距离一般为1.5~4英尺,社会关系(一般认识者之间)一般为4~12英尺,公共关系(陌生人、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为12~25英尺。
当然,我们不需要太过拘泥于这些数据,事实上我们也很难在人际交往中做得那么精确,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基本的原则,学会如何把握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人,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人们总以为亲密的人之间特别是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之间越是要尊重隐私。
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过分挑剔的人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最后,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可得到最充分的宣泄,这时,距离就成了情感的润滑剂。可见,有时距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足显自己的坦**,但若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种下祸根,就不是明智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