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生存(1 / 1)

底线博弈 王亚军 1713 字 1个月前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不少企业家的座右铭和企业的宣传口号,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决定其价值,也决定着提供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生命。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成本相同或接近的情况下,质量最强者肯定是最终的胜利者、最后的生存者。

1998年的一天,梁伯强吃过晚饭,像往常一样拿起报纸翻阅。突然,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文中写道:朱总理在接见全国轻工企业职工代表时,谈到了对指甲钳质量的不满。朱总理说,我没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两天就剪不动了,使大劲也剪不断。文章中说,当时朱总理还特意带来三把台湾朋友送给他的指甲钳,向与会代表展示其过硬的质量、美观的造型和实用的功能,并以此为例,激励大家要对产品质量高度重视,希望借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开发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把产品档次、质量尽快提高上去。

梁伯强想,一个小小的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挥之不去,可见这绝非小事,这里肯定有市场的空白点,如果自己能做出一个质量过硬的指甲钳品牌,填补市场空白,不就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吗?

他了解到,这件事令当时国家轻工部压力很大,为此特别成立了专案小组。轻工部还联合五金制品协会在浙江开了几次会议,寻求突破这个问题的方案,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梁伯强得知这些情况后非常兴奋,因为他做了十多年的五金制品,这正是他擅长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再经过调查得知,台湾销售的指甲钳并非产自台湾本土,而是来自韩国和日本。其中,韩国的指甲钳位居世界指甲钳销量的头名。这下,梁伯强心里有了底,他要到世界上指甲钳质量最好的厂家去学习技术。

同年10月,梁伯强踏上了前往韩国的征程,前去“偷师学艺”。他以做韩国著名的777牌指甲钳公司的代理为名,一口气进了30万元的货。然后以质量问题为由,令对方老板亲自带他参观了生产的全过程。这学艺的过程他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1999年,梁伯强倾其所有,在宁波开发区投资了指甲钳生产线,并注册成立了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现在的圣雅伦指甲钳销售额达到两亿多元,产品在全国400多个商场销售,并成为中国指甲钳行业第一品牌,进入世界指甲钳行业前三甲。

再来看看求伯君的经历。

求伯君编写的WPS从问世之日起就一路高唱凯歌,但在1993年,却遇到了Word的严峻挑战。于是,求伯君做了一个类似于Office套件的产品,包括WPS、电子表和字典,名叫盘古组件,以此来主动迎接挑战,但结果却失败了。求伯君经过认真反省和思考,总结出了四个原因。一是盘古力量分散,没有发挥WPS当时在字处理领域的领先优势。二是放弃了WPS这个很有号召力的名称。三是盘古自身不够完善,完全是DOS版的照搬。四是没有销售经验。在吸取教训之后,求伯君又带领同事,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推出了WPS97。良好的销售势头连求伯君也感到意外:前两个月,WPS97就销出了13000套,夺回了部分市场份额。

曾宪梓出品金利来领带的曲折经历也有力地说明了质量对于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作用。

1963年,曾宪梓从广东到香港谋生,不久去泰国和家人团聚。

在侨居生活的最初几年里,曾宪梓不得不抛弃了自己学习多年的专业,跟着叔父和兄长做起小本生意。曾宪梓的哥哥是一个家庭领带店的店主。曾宪梓最初就是从这里接触到领带生产和销售工作的。但哥哥的领带店规模太小,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对于胸怀创业大志的曾宪梓来说,也很难有用武之地。曾宪梓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1968年,曾宪梓带着母亲、妻子和3个孩子,再次来到香港。

曾宪梓的手中只有6000港元的本钱,他准备创业,生产领带曾宪梓争取到了母亲和妻子的支持,立刻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他曾在哥哥的小领带店里,看到过领带生产的大致情形,现在便着手进行筹备。没有厂房,他将租来的住房一隔为二,前面做店铺,后面做居室。没有工具,他买回了一架蝴蝶牌缝纫机。没有工人,他自己动手。曾宪梓的“一人工厂”就这样诞生了。他为自己定下每天生产、销售5打(每打12条)领带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他得到的利润才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命运对曾宪梓没有一点同情心。曾宪梓日夜操劳,自己购材料,自己设计,自己剪裁,自己缝制,自己熨烫和包装,几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本钱,生产出了第一批领带。他抱着到各家商店去推销,没想到人们像约好了似的,对曾宪梓生产的领带,别说买,就连看都不愿看一下。

好不容易,有一家商店的经理同意看一看他的领带。可是他报出的价钱,简直让曾宪梓无利可图。曾宪梓当然不愿卖。那位经理便把自己店里经营的进口名牌领带指给曾宪梓看,相比之下,曾宪梓所做的领带用料低廉、款式单一、色彩灰暗,确实摆不上柜台。

曾宪梓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原以为,生产档次较低的廉价领带,会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事实证明他想错了!廉价产品所换来的不是利润,而是别人的歧视与羞辱。细想起来,这也不奇怪,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名牌。无论体坛、歌坛、影坛……人们崇拜的都是“名”星!

6000元本钱交了“学费”,学到了一条教训:要想打入市场,就得生产高档名牌产品。曾宪梓没有气馁,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耗费大量心力的产品,批给了街头的地摊,然后买了几条国外生产的高级名牌领带,认真地研究分析。曾经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许多生物标本的曾宪梓,此时又在仔细地观察起另一个微观世界。他从一针一线的做工、一笔一画的花纹、一丝一缕的用料中,苦心研究外国名牌领带的奥秘,从中寻找自己的名牌之路。

视野的不断扩大,使曾宪梓惊奇地发现,小小的领带中竟包含着那么丰富的学问,同样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领带与西装配套,构成服装的整体美。领带的款式原本多为欧美流行的正统领带,但是,随着佩戴者的爱好日益多样化,许多新款式的领带也在正统领带的基础上诞生了。领带面料质量是制作高档次领带的必要条件,一般有毛织和丝织两种,以西欧国家面料为好,最上乘者当属法国产品。

领带的色彩体现佩戴者的个性,也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审美情趣。比如,内向的人喜爱色重而含蓄的,外向的人则喜爱艳丽而热烈的,法国人对红、白、蓝混色领带避而远之,阿拉伯人对绿色视而不见,荷兰人则对橙色领带不屑一顾……

总而言之,当时领导世界领带新潮流的是欧美,要想创造出名牌领带就要敢于同欧美产品比高低。

曾宪梓不惜花高价买进了一批法国面料,以外国名牌领带为标本,加入了他自己的设计方案,精心制作了4条新领带。他把自己做的领带和几条外国名牌领带混在一起,去请一位领带行家鉴定。那位行家看来看去,一口咬定这些领带都是进口产品。他肯定地说:“香港的领带业我清楚,像这样面料考究、做工精良、款式新潮、质量上乘的领带,当然只有外国才生产得出来!”

曾宪梓心里有了底,这才告诉他,那几条领带是他自己生产的,那位迷信外国货的行家听后目瞪口呆。

出乎曾宪梓意料的是,尽管他的产品质量上与进口领带难分上下,但销路仍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大商店,还是不愿接受他的产品。因为他的产品不是响亮的名牌。

曾宪梓奔波多时,依旧没有结果。最后,他来到地处旺角的瑞兴百货公司。公司经理看过他的领带,虽然对质量赞不绝口,但是担心在顾客中没有影响,难以卖出。

曾宪梓灵机一动,对经理说,只要经理能把他做的领带与进口领带陈列在一起,价格上他只要收回成本就行。

经理总算同意了。曾宪梓做的领带终于在大商店中挂了出来,而且是与外国名牌挂在一起。果然不出曾宪梓所料,购买者被那新颖的款式、独特的花纹、地道的进口面料和精湛的工艺所吸引,再看价格大大低于同等质量的进口领带,自然纷纷购买曾宪梓的产品了。

尝到甜头的商店经理像欢迎贵宾一样迎接曾宪梓,一再请曾宪梓“赶快送货来啊!多多益善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曾宪梓当然满口答应。他加快了制作的速度,很快生产出大批领带。香港的商业信息是最灵通的,从瑞兴百货公司传出的消息,立刻引起了许多大公司、大商店的注意,一时间,竟形成了一股争相销售曾宪梓领带的风潮。当时一般的香港产领带只卖6元一条,曾宪梓生产的领带卖到9.9元,却仍然供不应求。

曾宪梓的“一人工厂”再也无法应付如此之多的订货。他迅速扩大了工厂规模,招募了一批工人,并且以“金狮”为商标,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名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