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盛行这样一段话:“让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加班的人;让你拼命学习的不是选拔性考试,而是其他愿意学习的人;让你孩子上早教班的不是早教机构,而是其他愿意送孩子上早教班的家。”甚至就连某些培训机构,要开始打出类似的广告语:“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勤能补拙,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当所有人都这样想的时候,就容易变成一场无休止的恶性竞争。最为明显的就是教育领域,孩子们越来越累,放学后不是补习班就是兴趣课;家长也越来越累,从胎教到早教,再到学区房,五花八门的辅导班,恨不得让孩子学会“十八般武艺”。在这场竞争中,起跑线被人们划得越来越靠前,孩子和家长付出了更多,而“赢”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所有人都陷入了“内卷”之中。
无论是一个社会的变迁,还是一种事物的演进,或是一个人的成长,一旦陷入内卷化的泥沼,就会在一个层面上无休止地原地踏步、自我重复、自我消耗而不向前发展。
我们都知道,全国的名校是有数的,能上大学的名额也是有数的,原来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按照原有的竞争实力,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入学名额。而今,一些地区和学校为了让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入学名额,通过压榨教师的劳动、学生的时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对其他学校和地区的名额进行抢夺。当其他地区和学校看到这样的情况,能善罢甘休吗?于是,也开始采取类似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家长和学生的情况也是这样,看到其他学生去上补习班和兴趣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也纷纷参与其中。到最后,我们发现:所有的教师都比以前更苦了,所有的学生都比以前更累了,所有的家长都比以前更焦虑了,结果呢?可能上大学的名额依旧是那么多,甚至还不如以前,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牺牲了时间,学生们失去了童年和玩耍的权利。
过度的教育内卷化,让很多孩子早早地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繁重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让许多家庭和父母感到焦虑。
在这一场教育竞争之中,映射的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前途和教育之路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父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反应,一方面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将孩子作为自己理想的代理人;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和教育规律的认知存在偏差。
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很多家长的期待不是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而是想借助孩子为自己年轻时没能完成的理想和成就弥补缺憾,把孩子当成继承理想的机器和“奴隶”。
赵先生已年近40岁,却依然充满着文艺情怀。他热爱绘画,可惜两次高考均落榜,未能迈进理想的艺术院校,被迫去了一所普通艺校。尽管赵先生潜心学习和钻研美术,可他的艺术造诣和创造力有限,毕业后想靠其维持生计很是艰难。无奈之下,赵先生只好向现实低头,靠干销售养家糊口。
然而,赵先生从未放弃过对美术的热爱,并在结婚生子后将自己的理想寄予在儿子身上。他每天督促儿子画一幅画,周末带儿子逛画展。在旁人看来,他真是很用心地培养孩子。可实际上,孩子一点都不喜欢绘画,尤其是长到10岁左右,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后,他更想去学吉他。赵先生不认可儿子的想法,还是硬要求儿子每天按时画画,完全无视孩子的心不在焉与满脸厌倦,也意识不到儿子与他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赵先生只是千千万万父母的一个缩影,却极具代表性。放眼望去,名校、重点班、学区房、兴趣班……多少父母都是在借助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积攒的愿望。他们口口声声地说“都是为孩子好”,却没有觉察到藏在这件华美外衣之下的隐性的自私。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选择和理想,尊重他们的意愿,根据孩子的特点给予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去挖掘自己的天赋,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
许多亲情关系的相互伤害,都是因为缺少界限: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寄托给孩子,把孩子当成与他人攀比的工具,干涉孩子的婚姻生活,要求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话,用孝顺进行情感和道德绑架。从感性的角度来说这没有错,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这不公平,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但父母总该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学习如何担当新的人生角色。
《华严经》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么,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肯定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理想自我的模板,也不是拔苗助长的极端功利主义,而是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生存的本领,以及学习的技能。当孩子走出学校,踏进社会,可以用自身所学获得独立自主的生活,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知晓并承担不同身份角色的责任与义务,有力量接受生活中的艰难困境,这才是接受教育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