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此时此刻,专注于眼前之事,往往能够让人忘却焦虑,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什么是心流状态呢?这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一个经典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
仔细回忆一下,你有没有体验过米哈里描述的状态:“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想要让个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少被无谓的情绪困扰,就要尽可能多地让自己全身心沉迷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并连贯顺畅地持续下去。米哈里在2004年的TED演讲《心流,幸福的秘诀》中,把人们对于“心流”的感受做了一个归纳,指出7个明显的特征。
〇 特征1:完全沉浸,全神贯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中。
〇 特征2:感到喜悦,脱离日常现实,感受到喜悦的状态。
〇 特征3:内心清晰,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怎样把它做得更好。
〇 特征4:力所能及,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跟所做的事情完全匹配。
〇 特征5:宁静安详,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进入到忘我的境地。
〇 特征6:时光飞逝,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任它不知不觉地流逝。
〇 特征7:内在动力,沉浸在对所做之事的喜爱中,不追问结果。
不过,我们提到的“所做之事”不是随意的,比如打游戏、追剧、打牌、聊天等。这些事虽然也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无须调动自控力就实现了高度集中、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完全被吸引,从而忘却了自我,忽略了时间,还产生了愉悦感……但是,在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可能会感到空虚和愧疚,觉得没有意义,从而诱发更多的焦虑。好的心流体验是有条件的:其一,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挑战性;其二,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涉及复杂的技能。只有这样的事情,在做完之后才能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当我早晨坐在电脑桌前,不自觉地去翻看手机、刷网页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两个小时。这段时间,我完全沉浸在手机和网络世界里,可当我回过神来时,等待我的是焦虑,因为一天的黄金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而我的既定任务一点都没有做。
当我认真地去琢磨一个选题,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篇稿子上时,我也会进入到心流状态中,感觉时间已经不存在了,周围也安静极了,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舞蹈,唯一看到的就是跃然在文档上的一行行字迹。整个过程是很流畅的,不会走神、不会停顿,完全是一气呵成。等整件事情完成后,深呼一口气,内心满满的成就感。
显然,后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心流体验。可能有人觉得,心流是可遇不可求的。确实,要进入心流状态,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若刻意去寻找,反而更容易惹得自己焦虑不安,产生挫败感。那么,这些前提条件都是什么呢?
〇 条件1:清晰的目标
我们先得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这样的话,才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让思想处于游离状态。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今天的任务是读完30页的书。有了这个目标,会更容易撇开与目标无关的信息,清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读书这件事上。
〇 条件2:即时的反馈
在玩游戏时,人很容易会进入心流状态,这就是因为得到了即时反馈。每完成一局游戏,系统都会给你反馈,让你知道自己是输是赢,得到怎样的奖励,而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继续玩下去的重要动力。如果把这种模式转移到学习和工作中,也能收获莫大的驱动力,让自己更好地坚持下去,比如:读完30页书后,可以奖励自己一杯喜欢的咖啡。
〇 条件3:与技能相匹配的挑战
当我们的能力不足以完成一件任务时,就会感到焦虑;当我们的能力远超于任务所需时,就会感到无聊;当我们的能力与任务难度刚好匹配时,就有可能会产生心流。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总结出的规律是:在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接到的任务挑战都处于中高水平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如果一个选题充满挑战,而我自身能力不足,为了打败焦虑感,我会努力去学习和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提高能力应对挑战;如果一个选题比较简单,为了让自己重视起来,我会给自己设定新的高度,用更好的结构和写法来诠释。
只有身心都停留在当下,我们才能够告别焦虑。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吧,不要用发朋友圈的方式去粉饰浪费时间的空虚感;休息的时候,尽可能找到自己能专注沉浸的爱好,享受真正的愉悦。这样的生活既有意义,也不会被无谓的焦虑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