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如何才能发现蓝海市场?(1 / 1)

很多人都读过《蓝海战略》这本书,可是却没有多少企业能真正读懂,而实施蓝海战略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蓝海市场真的那么不容易发现吗?不是。要发现蓝海市场,首先要改变思维模式。我们不妨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康师傅方便面进入大陆市场作为案例来介绍蓝海战略。康师傅方便面进入之前,整个大陆方便面市场是一个纯粹的低端市场。当年的方便面我们都吃过,一煮就碎,而且用不够烫的水泡还会夹生。所以康师傅方便面当初进大陆市场的时候,首先强调的就是“筋道”。康师傅方便面的电视广告中,一个人拿着双筷子挑面条,面条不会断。其实这就是寻找蓝海市场的一个思路,找到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不满。换句话说,现在大家都消费某个低端的产品,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需求就是低端的。中国台湾的企业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在很多方面都比大陆企业领先一步,尤其是他们对蓝海市场的理解要领先于大陆的很多企业,对小康阶层和中产阶层的需求把握得更好。早年的方便面很多人不爱吃,也不好吃,稍微有点层次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吃的。康师傅方便面最早的时候两三块钱一盒,很多人消费不起,但是随着大陆居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两三块钱一盒的方便面已经是“小菜”了。可以说康师傅方便面进入大陆市场并成为第一品牌,正是因为他们当年发现了蓝海机会。

第一,它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市场,即过去不吃低档方便面的人。第二,产品与众不同。过去不吃方便面的人吃后发现还不错,甚至喜欢上了吃方便面。有人可能会说,这都是事后诸葛亮,是过去的事,今天还能找到蓝海市场机会吗?那么我们不妨沿着方便面这个思路继续往前走,今天的方便面市场还有蓝海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只可惜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发现蓝海市场的慧眼,很多快餐企业都是在策划人的指导下用各种各样的概念去争夺市场,有强调非油炸的,有强调汤好的,虽然产品的种类有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价值也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是在开辟蓝海市场。因为他们是在和竞争对手抢市场,是希望用一个新的产品来替代老产品,而目标客户群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说这不是真正的蓝海思维。

所谓蓝海思维一定是针对那些现在并不消费或者消费后不满意的人,往往这个群体才是大头。很多产品都是这样,已经在消费的是小头,没有消费的才是大头,对现有的某些产品不满而不消费的群体,恰恰才是非常好的蓝海机会。怎么做才能发现蓝海机会呢?那就要回答这几个问题:目前哪些人应该吃方便面却没吃?比如说白领阶层,这些整天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中午一般去哪儿吃饭?要么食堂;要么是外面的餐馆;要么自带午餐,基本上是这三种模式,我们有没有可能提供第四种模式呢?当然有!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果一个企业开发出20块钱到30块钱的方便面,把货真价实的牛肉、鸡肉、虾仁等食材放进去,而不是磨成粉,或者仅有一点像小米粒、绿豆粒那么大的肉,并加入用真空保鲜包装的蔬菜。这样一来,白领阶层就会觉得中午花二三十块钱吃一顿高档方便面很好,有菜,有肉,营养够丰富,尽管比现在产品的价格可能要高十倍,但是价值也提高了很多倍。

另外一个目标市场在哪里呢?在机场,在火车站。大家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去机场吃一碗面条可能要四五十块钱,而买一盒高档方便面是二三十块钱,但里边有货真价实的肉、菜,后者肯定更划算。所以说蓝海机会一定是基于两个条件:第一,发现潜在客户,找到那些现在不消费的人;第二,一定要用一个独到的、相对高端的产品,逐渐地引导客户消费。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笑话。有一个小朋友,在电视上看到了某方便面品牌红烧牛肉面的广告,垂涎欲滴,要妈妈买给他吃。妈妈说吃方便面没有营养,对身体不好,不能吃。小朋友使出浑身解数耍赖非要吃,妈妈只好答应给他买一盒。回到家妈妈就把面给他泡上了,小朋友好奇地站在旁边看,妈妈说:你别着急,这个方便面要泡五分钟。你先去玩儿,泡好了妈妈叫你。小朋友就去玩儿了,五分钟之后妈妈叫他过来吃面。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准备开吃,但是拿筷子一搅,看着妈妈就哭了:你为什么把我的牛肉都偷吃了?妈妈说:我没偷吃你的牛肉啊!小朋友指着方便面盒子上的照片问:你看,这么大块的牛肉跑哪儿去了?妈妈哭笑不得。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道出了创新的机会。要知道,方便面照片上的牛肉是两厘米见方的,但是实际上方便面里的牛肉却是两毫米见方的。如果真能把两厘米见方的牛肉放进去,把完整的虾仁放进去,把排骨放进去,我相信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品类,就可以进入白领市场、进入经理人市场。对于很多忙碌的经理人来说,花两三块钱吃一顿饭的确觉得有点儿委屈自己,但是如果有二三十块钱的、货真价实的方便面,我相信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会感兴趣。

再来看看其他的蓝海机会在哪里,蓝海机会一定是在深层的地方,需要挖掘,表面上的东西大家都看到了,那样的市场机会一定不是蓝海机会。这个世界很公平,任何不费力气得来的东西要么不持久、要么保不住,因为你没有付出心血和代价。企业要想发现蓝海机会,必须有一支“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一定是深入市场第一线,去了解目标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我再讲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十多年前,我的房子里面装了很多进口品牌的空调,结果那年北京的用电量非常大,电压就变得非常低,越是热的时候空调越会自动关机(因为电压低于标称值)。所以说一晚上不知道起来多少次,你刚打开一会儿,电压一波动又关机了,越热用电量越大,结果这些空调就越不好好工作,后来我只好跑到中关村去买了一个稳压电源,让电压不再在160V到240V之间折腾,能够稳定地输出220V,平安地度过了那个夏天。其实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很多地方的电压尽管标称值是220V和50Hz,但是实际结果却不然。十多年前,我从国外买回来一个国际名牌闹钟,直接用交流电,不用电池,这样可以省事儿。但是结果呢却让我大吃一惊,一天下来要么快半个小时要么慢半个小时,我当时想,这是个世界名牌的产品,怎么会这样,然后就打电话去厂家问,厂家听了我的介绍之后判断是50Hz的频率不稳,才出现了这种现状。这就是蓝海机会,根据中国的交流电电压和频率的现状,可以开发很多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

喜欢听音乐的发烧友一般都会在家里装电源滤波器,为什么呢?因为电力系统提供的交流电是并不干净的50Hz交流电,它有很多谐波,我是学无线电的,基本了解这方面的原理,为了提高听音乐、看电视的效果,我在每一个电视机和电器前面都加了电源滤波器。这样就可以把50Hz以上的各种谐波统统都滤掉,电视画面马上就清晰了很多,色彩也亮丽了很多。这是“老外”想不到的地方,因为在他们那里,自来水打开就能喝,电一定是110V、60Hz或220V、50Hz的,所以他们的设计师从来不会想到这些问题。这就给中国的企业和设计师带来了创新的机会,根据中国国情,尤其是现阶段的情况去开发产品。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西南地区有一家生产电焊条的企业,生意非常好,为什么好呢?就是因为在它的电焊条里边添加了一种化学成分,是专门防酸雨的。西南地区酸雨非常多,世界知名品牌的电焊条在那里用,焊完了就可能生锈,因为国外的设计师想不到那里的污染导致的酸雨的影响会那么严重。这给当地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他们可以跟用户讲,甭管你用世界上再顶级的牌子,只要在这个地区用,国际品牌的质量就不如我们的好。其实这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创新,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技术,只需要根据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加以改进,国产品牌就成了比进口品牌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