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与真实,这是一个很棘手的话题。从童话里,我们知道纯洁的女孩会遇到英俊王子,善良的人会过上幸福生活,天使会保护有爱的人……但当我们渐渐长大会发现,童话往往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生复杂多样,似乎让人年龄越大,闲暇越来越少,繁重越来越沉,眼神也越发浑浊无神。
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留意一下,生活中仍不乏眼神明亮、清澈的人,不管他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都会有一种难掩的神采,令人看了赏心悦目。
这些人,往往有个共同特点:保持着一颗童心。
北漂六年,我最感谢的两个人就是艾老师和L女士,艾老师对我事业上的帮助很多,而L女士则教会我如何活得更好。L女士是我在一家企业的直接领导,她是一个超级理性,思维缜密的人,对行业有独特的见解,做事雷厉风行,工作上能独当一面,但是在工作之余,她却是一个超级Hello Kitty控,她的办公室放着好几个卡通玩偶,音响、水杯等通通都是粉色的。第一次知道她有这种爱好时,我确实稍微被惊到了,因为这根本不像日常界定的女强人形象。
这份工作非常体面,薪资待遇很不错,所以我十分珍惜,也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入职前,我把自己的七八个玩偶和“太少女”的衣服一起打包寄回家,要求自己必须穿高跟鞋和职业化的衣服,觉得这样才能显得更专业。我努力地把少女心藏起来,也把自己的脆弱、任性和不成熟藏起来,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小女孩,我希望自己学会用成熟的状态面对工作,让自己冷静、理性、耐心和坚强……我把这些当成成长的代价,但当我逼着自己努力拼搏时,却又时常倍感无力。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我和L女士一起去外地出差。期间,我亲眼所见,L女士穿着背带裤站着阳光下无拘无束地大笑,和遇见的小孩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坐在大街上吃冰淇淋……无疑,她现在就是一个状态超好的万年少女。期间,我们倾谈了许久,她告诉我,“每个人都要长大,也许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但一个人最好始终保有一颗童心,始终拥有洞察这世界的清澈眼睛,还有发自内心灿烂的笑容。”说这话时,L女士的眼神明亮,犹如那刻照耀在我们身上的阳光一样耀眼。
再后来,我也不再强迫自己丢弃自己的脆弱和不成熟的一面,也会允许自己偶尔的幼稚和任性,在简简单单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想笑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笑出来,想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哭出来,学着在生活里保护内心的那一份纯真。结果我发现,真正的成熟其实是历尽世间的考验、社会的复杂的时候,依然可以像孩子那样成长,活得纯粹、善良,保持内心的安定,又懂得和外界握手言欢。
原来,一切都被我们复杂化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时就是一盆水孩子也会玩上半天,装了又倒,倒了又装,周而复始,不知疲倦。如此简单重复的动作,孩子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以能享受很长时间。我们小时候会对猫狗打架这种事感兴趣,甚至还会蹲下来津津有味地观战,但长大成年后的思维方式趋“功利化”,同时也是“去纯真化”的,往往只会考虑个人得失与利弊。由此可见,想要保持童心,就要以童心看世界。
钱钟书是我非常敬仰的人物,他的身份标签有“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者”“大学教授”……他那本家喻户晓的《围城》我先后读过五遍,后来又通过其他文章进行了解,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其中最令我羡慕的一点是,钱老师拥有一般才子恃才傲物的性格,也拥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
钱老师喜欢养猫,有一次,自家猫咪半夜和别家的猫打起来了,钱老师担心自家猫咪吃亏,在屋门口准备了一根竹竿,不管多冷的天,只要听到自家的猫被打,他都会从被窝里出来,拿上竹竿,跑到院子里帮着自家猫咪打架,经常把别人家的猫打得屁滚尿流,杨绛劝都劝不住,拉也拉不住。
钱老师和夫人一生就只有一个女儿钱瑗,小名阿圆。钱老师从不摆父亲的威严,在女儿面前,他简直是一个小顽童。每天临睡他要在女儿被窝里埋置“地雷”,把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和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哈哈大笑。这种游戏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钱老师百玩不厌。
……
其实,往往生活在“游戏世界”里的儿童才是真正的“贵族”。他们总是心无旁骛,浑然忘我地沉浸在事物本身之中,在自由的生活里尽情地挥洒。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说:“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人生的财富很多,健康、地位、名利……但唯有童心,是最奢侈的财富。真正的童心不是矫揉造作的“很傻很天真”,而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欣赏和热爱。
童心很廉价,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获得。
童心很贵重,失去它的人,生命会乏味许多。
不要抱怨生活充满恶意,找回童年那个全情投入生活的自己吧。请记得:当露水打湿了你的新鞋时,要蹲下身轻轻地擦去花儿草儿的眼泪,嘴角上扬,并记录下“人花两相映”的笑容。一如小时候拉着妈妈的手,仰头问:“花草怎么都哭了,是不是她们昨天晚上吵架了?让我来安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