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我听了朋友的失恋故事,因为她的遭遇和自己太像了,最后忍不住和她一起哭了起来。
有些人听了别人的故事会“感同身受”,或是“因为有过类似的遭遇,而深感共鸣”,于是觉得产生了“联结”。
这种时候,其实要特别留意。
觉得对方和自己有相同的体验——这种想法只是“现在的自己所做的评价”而已。
事实上,很可能只有你觉得“对方和自己一样”,对方却完全不这么想,甚至听到“一样”时,还会感到很困惑。
除此之外,因为觉得“对方和自己一样”,所以就把对方的经历套进自己的“框架”里,结果反而忽略了“原本的对方”。
就像这样,一旦觉得对方的某个“状况”或“经历”和自己一样,很可能就会减低对对方的尊重,所以要格外小心。
即使罹患一样的疾病,每个人的体会也各有差异;就算看似在相同的境遇下成长,每个人背负的状况也会影响各自的体验。只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即认定“对方和自己一样”,其实就是不尊重“原本的对方”。
只是看到一部分情况,就认定“和自己一样”,在本书中将这种状况称为“共鸣”。
“共鸣”基本上只会带来“虚假的联结”。
然而,如果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故事时,真正地接纳了“原本的对方”,就会感受到“真正的联结”。当我们感受到“真正的联结”,会与对方产生温暖的一体感,却不会有“和自己一样”的想法,因为此时基本上不会有“我”的存在。
因为我们的目光正放在对方的现在,所以“我”就消失了。
例 朋友被公司裁员了,情绪极为低落。我只是默默陪在他身边听他诉苦,没过多久,他就露出释然的表情说:“或许这是转换职场新赛道的契机呢。”
接受“原本的对方”,拥有“真正的联结”,在本书中称为“共存”。如果是“共存”,无论对方处于什么状态,都能与他同在。
这种感觉与“没办法和那么痛苦的人相处”“对方太可怜,实在看不下去了”,正好完全相反。
当我们有上述感受时,是无法与对方“共存”的。因为自己觉得痛苦,所以无法与“原本的对方”(痛苦的对方)相处,在此状态下,已经出现了觉得对方“太痛苦”与“太可怜”的“论断”,而“论断”与“尊重”是无法并存的,当然也因此无法建立“真正的联结”。
如果可以抛开“论断”,与对方“共存”,无论对方是何状态,都能与他同在。
此外,如果有人与自己“共存”,我们就能安心地循着自己的步调前进。就像上述的例子,即使被裁员而遭受打击,也会有重获自由的感觉,察觉到自己可能发现新的契机,这也是往前迈进的一个过程。
与他人“共存”的时候,无论对方的状态有多么“痛苦”或“可怜”,我们都能感受到对方在竭尽全力活着的能量,以及无法言喻的温柔。
即使面临各种极限状况也奋力前进,一旦感受到这样的能量,我们就将体会到“人性还是美好的”,进而提升自我肯定感。
与“原本的对方”共存时,基本上就等于与“原本的自己”共存。那里完全没有否定的存在,只有“原本的自己”与之共处,让我们能够尊重自己及对方。比起精神喊话似的说:“我要更喜欢自己!”这会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重点 寻求“和自己一样”,会忽略“原本的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