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原则1 让彼此保有自己的“领域”(1 / 1)

第2章主要在探讨“什么是尊重他人”。即使是自己厌恶的对象,只要能用这种角度去思考——“算了,对方应该是有某些隐情或原因吧”,就能多少减轻一点压力,让心情恢复平稳、宁静。

本书一直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能尊重他人,就能尊重自己(提升自我肯定感),如果已经有人多少感受到这种平静,就代表状态已经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这一章要探讨的,是“尊重他人”的五个原则,相信会让大家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让彼此保有自己的“领域”。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以说是尊重他人最根本的基础。

之前我一直提醒大家——每个人都拥有各自与生俱来的条件,人生中也背负着不同的状况及问题。这些都属于每个人“自己的领域”,也与“自己的内心”息息相关,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真正清楚(有时就连本人也懵懂难辨),更不是他人所可以论断的。

例 我希望她变得幸福,所以只要听到她说出负面的话语,就会感到担心,忍不住要她“更正面一点”。

这种态度乍看似乎“既亲切又充满包容”,然而,这个女孩之所以会说出负面的话语,背后一定有其不为人知的原因,那是属于“她的领域”的事。

当然,希望她幸福绝对不是“不好的事”。但是,去否认一个自我肯定感可能很低的女孩,只会让她的自我肯定感更加受损,使她离幸福越来越远。

让彼此保有“自己的领域”,也就等于尊重彼此“原本的自己”。

然而,很多人就像这个例子一样,不愿接纳“对方的领域”,使其保有“原本的自己”,就擅自下了论断,或是抱持论断的态度。

例如,一个人失去了心爱的家人,却有人对他说:“这件事让我更能体会生命的可贵了。”对于深陷丧亲之痛的人来说,这句话有多么“伤人”“刺耳”“不得体”及“事不关己”,自是不言而喻。

一旦失去了重要的人,无论是谁,都必然经历“悲伤的阶段”。走完这段疗伤的过程,自己和身边的人或许在某一天才可以达到“理解生命可贵”的心境。

然而,当一个人还沉浸在深切的悲伤中,对未来感到绝望,甚至被各种懊悔与愧疚的念头折磨时,竟然有人对他说“这让我更能体会生命的可贵”,这几乎可以说是骚扰与伤害了,因为他已自以为是地,对“对方失去亲人”的这份深刻体验下了论断。

对于深陷痛苦中而不愿多说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带着理解,默默地守护在旁边,接纳“现在的对方”。不是去论断“生命的可贵”,而是去尊重对方的至亲曾经活着的事实,以及如今已经不在的事实,这是非常重要的。怀着理解的心去参加葬礼,也可以说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重点 妄自论断,会侵犯“对方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