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别以为这本书写的全是理科疯子,文科疯子也不少。不是说他们是学文科的,而是说他们的行为模式完全是文艺范儿,对万事万物,一往情深。从他们的神经病行为中,我们能看到老庄、看到禅宗、看到东野圭吾、看到伍迪·艾伦。
一个喜欢跟石头说话的疯子,她认为石头是高级生命,而石头根本看不上人类,我们太速生速朽了。就算我们原地站一辈子,它们也看不到,就像我们看不到朝生夕死的某些细菌一样。换到宋代,她就能贵为艺术家。如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最经典的行为艺术就是见到石头就琼瑶附体,大喊“哥哥啊,我想死你了”,然后扑上去一阵狂亲。
一个研究玛雅文化的疯子,用了很多年去分析玛雅文字,他说,玛雅原文并没有说2012是世界末日,而是指从此进入新纪元,可能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颠覆性进展。该疯子分析,这个理论被一些人误解或被宗教利用了,越传越邪门。我们正常人不求甚解,被末日论哄得一愣一愣的,而一个精神病人通过大量翻查资料,得出独家解释,这简直太幽默了。在这个时代,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不涉利益的事,然而,精神病人能。这个素材稍微改改就是一部主旋律励志片,《阿甘正传》算个毛。
一个发疯的前精神科医生,他的言论完全具有cult片气质,“你们想要那么多,而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活着,我就被关进疯人院。难道我非得和你们一样疯了,才能不在这里?不过我觉得挺好,至少不用出去跟你们疯疯癫癫地混在一起,到最后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活着。”太富有哲理了。
书里类似这些能改编成电影的故事太多了,假装老伴一直没死的苦情老奶奶;偷尸体试图研发如何复活自己妻子的情圣(据说像恐怖电影《三更之回家》);把每个人都看成一种动物(蜘蛛、猫、鼹鼠等)的超萌小萝莉;每周都会满足女友愿望,再杀死她一次的“连环杀手”;记得自己每一任前世的活腻了的大富豪……有人说,疯人院才是作协。对的,国内的作家们编剧们跟疯子比,想象力比喜马拉雅山顶上的空气还稀薄。
太多疯子都像活在电影里(国产片除外,大部分都不配让疯子活进去)。作者写了一个明星级大帅哥,眉宇间有股邪气,其画作能把疯子都吓哭——《暮光之城》的粉丝正想尖叫,呃,他只有小小的缺点,就是强制性给女友背上刺了逆五芒星,绝不是“岳母刺字”的典故看多了,而是他要证明自己是最后的撒旦,是光明的反义词,衬托美好就是他存在的价值。
某妄想症患者认为自己是一部书的主角,同时也是作者。作者问他为什么要企图杀死自己的孩子。他说那是假装的,为了进疯人院——没有读者喜欢看平淡的流水账,应该有个。半年后,作者听说他好了,要出院了,去看他,他正和医生谈笑风生,他让作者去看第一次谈话时的那张桌子的背面。作者去了,上面写着当时的日期以及一句话:半年后离开。
某患者的兴趣爱好是24小时模仿另外一个人,陈汉典那帮全民大闷锅的模仿达人跟她一比,太寒碜了,因为她能做到抵达“无我”的境界。开始周围的人都觉得很有趣,后来慢慢觉得可怕,因为她完全是被另一个人附体。当她模仿老年男子时,她男友感觉在和自己的爸爸交往,吓到跟她分手了。作者问她,是不是放弃主观意识去体验别人?她说:“不止。不带任何主观意识不是超脱,只是淡漠,境界还差得远。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人的眼睛去看人。”请问,这不是禅宗吗?
自从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发现发疯是一件很NB的事。当初决定喜欢尼采而讨厌黑格尔,就是因为黑格尔这负心汉把亲密到如同gay友的荷尔德林抛弃,因为后者得了精神病——黑格尔主张理性至上,一个非理性的人对他来说就是死人,这种强迫症难道不是精神病表征吗?同样是哲学家,我家尼采多可爱,不仅不歧视疯子,还亲自把自己变疯。
反正福柯也说了,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我们现在迷恋疯子还不算太晚。豆瓣有位网友说得精准,疯子和天才一线之差,差别就在粉丝数量上。
有人不爱这本书,说故事都太假,我想说的是,作为有9年媒体经验的老年人,负责任地说,这类访谈体的文章,写假的比写真的难,故事应该有原型,只是浮夸或者修饰是难免的。重点是,我希望他们都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么这世界只剩下大坨大坨的物质病人,没有高智商精神病人,那该多么可憎。
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云淡风轻地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
伊恩·麦克尤恩,英国最当红的“国民作家”。据说,单凭这个名字,就可以保证200万册以上的销量,印他的书,基本等于印钞。2005年,他的小说《星期六》出版,伦敦地铁里几乎人手一册,宛如地铁车票。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上报纸头条,他从切瑟尔海滩上拿了块鹅卵石,都被炒成了大新闻。一个大作家,怎能侵吞公共财产?2008年,他60岁大寿,生日派对选在伦敦动物园,请柬和海报都够恶搞,写着“老男人在动物园”,还画了只竖中指的大猩猩——哪怕伊恩·麦克尤恩已经变得主流又精英了,还是时不时拿自己开涮。
也许你没看过他的书,但《赎罪》你总知道吧?2007年那部大热电影,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余华在这本书的序里愤愤不平,因为中国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这位文学巨人。麦克尤恩为什么在中国不红?很简单啊,一来他还没死,二来他还没拿到诺贝尔奖(尽管大家都说他唾手可得),三来宣传上根本没找准爆点。他的那些小说,单看名字压根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水泥花园》写什么的你知道吗?4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姐姐和弟弟,扮演妈妈和爸爸,小弟弟在姐姐身上寻找母爱,充斥着异装癖、恋童癖、等戏码。
至于近期中国读者纷纷吹捧的号称成功吓晕了73人、号称重口味神作的《肠子》,夸它多么阴暗多么变态多么极端,但我认为,比起《肠子》这种显性的、张扬的重口味,《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种,用云淡风轻去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
书中8个短篇,写了8个猥琐男,8种款式的变态,各有萌点。
《立体几何》写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宅男,天天在纸上整理姿势,把泡着船长的福尔马林瓶子当家里的首席装饰,但人家真的是性冷淡。妻子不懂事,非要对他动手动脚,搞性骚扰。他顾念夫妻之情,没有报警,邀请她来,用从祖父日记里学到的立体几何知识,把她折叠没了。“怎么回事?深蓝色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这结尾诗意吧?
《家庭制造》中,14岁的少年对性万分好奇,想付费去参观妓女,又怕朋友笑他无知,他灵机一动,假装和妹妹过家家,诱奸了她,最后他终于体验到“蚊叮式的”。妹妹在大哭,他却充满自豪,终于进入成人世界,跻身于“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中了。这场和诱奸,写得烂漫又天真。
《蝴蝶》的主角是个没有下巴的丑男孩,因为长相可疑而饱受歧视,9岁的小女孩简友善地跟他搭讪,他很感动,想要她成为自己的朋友,哄她一起去看蝴蝶。咦,看蝴蝶为什么要脱裤子呢?“所有那些我独自消磨的时间,所有那些我一个人走过的路,所有那些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全都喷泄在我的手上”。小女孩吓晕了,“我轻轻把她抱起,悄悄地慢慢地把她放入运河中……”。一个变态少年的犯罪行为,却被写得轻盈、质朴、动人。
《与橱中人的对话》是另一种方向的变态。一个男孩的妈妈为了一直控制他,把他长期关在家里当婴儿养大,他17岁了还需要人喂饭、帮他穿衣服,但他妈妈认识了一个男人,想再婚,觉得他丢脸,逼他马上成人。他无法融入现实世界,躲在橱柜里,想念温暖而硕大的子宫。最后他很感伤地说,“我希望重回一岁。但那不会发生。我知道,不会的。”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最抢眼的不是一对畏畏缩缩的小情侣,也不是他们居住的那种阴暗潮湿恶臭的房子,而是女孩的躁郁症表弟和被他们杀死的怀了孕的老鼠。
自认为尺度很大的我,第一次读这本书,都有点震惊、有点不适同时又有点过瘾,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它有多牛X。随后我去读了张翎的《余震》(《唐山大地震》的小说原型),我不得不感叹,麦克尤恩确实是天才!《余震》的故事其实很巧妙,但在叙述和质感上,高下立现。《余震》设计感太强,描写很干燥,活像一坨仙人掌;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湿润、多汁。就像有人评论说,神奇的是,“自然而然的,故事就走向了它们”。
有人说麦克尤恩是黑色魔法师,有人说他跟博尔赫斯一样是画梦天才。麦克尤恩的特异功能在于,写这么惊悚的故事,他避重就轻,又超然物外。变态们阴狠又脆弱、残暴又天真、凶险又无辜。全是第一人称,每一句话都具有镜头感,又极富想象力,很容易就让你入戏了,你被牵进这个故事,被那种干净、优雅、温和的氛围催眠,进而那些令人发指的变态行为,读起来都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蔡康永就说过,邪恶,并不是一件无聊的事。如果保持很高的兴趣去描绘邪恶,邪恶很可能会变得太有趣、太吸引人、太灿烂、甚至太有深度。
麦克尤恩自己就成长于一个奇怪的家庭,父母抛弃了他的亲哥哥,全家一直在各国流亡,爸爸是酒鬼,动辄揍人,妈妈永远忧心忡忡,麦克尤恩说他的写作天分就来自于妈妈,因为她是伟大的担忧家,而这是需要天分的。他说那时“一直梦想着某一天我的父母没有任何痛苦地融化掉,不是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我不是希望他们死,我只是希望打扫干净场地,你知道,那样我才可以单独面对这个世界。”他曾经过了一段“吃致幻蘑菇,服可卡因,在电击一样冷的水里裸泳”的《猜火车》式的生活,后来,随着小说一部部出版,拿了毛姆奖、布克奖等十几个大奖,从“恐怖伊恩”变成了全民作家,重点是,他第二次婚姻美满,阴阳协调、亲情饱和——他的创作就变得温馨和正常起来,宛如奥斯丁附体了。
这本书的翻译者潘帕文笔其实超级好,但他说,麦克尤恩让他打消了写作的念头。麦克尤恩让人烦的就是这点,我越是重读,越是火大——为什么在有些人的手下,文字就这么贱,这么听话,这么任君差遣?
保罗·乔尔《质数的孤独》
不是质数的孤独,而是孤独的人质
我决定这次不听王尔德的话了。
王老师说,美丽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可是,写《质数的孤独》的80后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堪称意大利版谢耳朵,明明是文学圈难得的正版帅哥,可坏话还是在我脑子里自行排了队,等着跑出来见人。
我昧着良心、从善如流地夸夸它不行啊。
作为一本处女作,跟所有被看好的处女作一样,一出版就拿了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拿过这个奖的有世上最渊博的恶毒怪老头,艾柯。
重点是,乔尔达诺不愧是理科高材生,上来就玩了次混搭派修辞——“质数的孤独”,这名字多酷,成功完成文理科之间的漂亮穿越。孤独这个文学的流行母体没什么新意,但嫁接上数学概念,比如质数,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质数;人生看上去充满**范儿,只能跟自己的质数;哪怕有隔得最近的法定好朋友,就像3和5、11和13、107和109,被称作孪生质数,但中间永远有个该死的小三——偶数,把它们活活隔断,两两相望却永远也不能合体——用流行的“蛋疼体”形容,这大概就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吧。
本来,有了这个跨界式的隐喻打底,这小说的起点已经算挺高了,忽悠数学盲文青们绰绰有余。重点是,它还有个充满想象力的开篇——我敢说,小说第一章《雪上天使》,莫扎特都会爱死。女主角被虚荣心过剩的老爸逼着练习滑雪,平常只是害怕到尿裤子,某天喝了太多牛奶,拉了屎,一坨坨沿着大腿滚下来。她带屎坚持滑雪,分开的两腿使她觉得下面总算没那么脏了。
第二章《阿基米德定律》也有大把高智商句子,比如男主角有个弱智双胞胎妹妹,在教室里疯狂挥舞双臂,像一只落在捕虫网里的蛾子,老师希望这个弱智女孩有朝一日真的能够飞走。他把妹妹丢在树林里,妹妹掉进河里淹死了。他在岸边,看见了那片还要坚持好几个钟头的黑暗,“为什么有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东西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