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1 / 1)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ecil Reddie,1858—1932)创办阿博茨霍姆学校(Abbotsholme),标志着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兴起,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更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西欧新教育运动的结束,前后70余年。依据新教育运动发展历程的自身逻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西欧新教育运动兴起的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西欧新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新教育运动逐步消解,为消解期。

一、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兴起

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一些对社会宗教及精神复兴满怀信心的个人或私人组织的努力。他们所创设的为数不多且规模较小的私立学校便成为新教育运动的发祥地,英国教育家雷迪则是创办新学校的先行者。

雷迪早年信奉社会主义,并在1883年加入激进的社会主义组织“新生活兄弟会(The Fellowship of the New Life)”。不过,当投身教育事业时,雷迪已放弃了社会主义信仰。雷迪主要是出于对当时英国学校教育,尤其是对公学教育的不满而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雷迪认为,英国当时的公学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要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需要相脱离,不可能承担起对社会文明进行改造的巨大使命,只有创办一种全新的学校方可得以较好地践行这些职责。他在1889年创办的阿博茨霍姆学校即是这样一种全新的学校,这不仅体现在该学校的课程设置上,还体现在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上。正因为如此,该校一经建立即引人注目,一些锐意革新教育的教育家竞相学习并纷纷仿效。

继阿博茨霍姆学校创设4年之后,巴德利(John Haden Badley,1865—1967),在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创办了贝达尔斯(Bedales)学校。随后建立的类似的新教育机构还有:位于曼彻斯特由亚历山大·戴文(Alexander Devine)创办的高顿男童之家;位于布里斯托尔,由帕克(Badminton Park)创设的女童学校。此类学校虽然为数不多,但却以鲜明的新教育特色而引起世人的重视:它们强调儿童通过具体的活动,如手工劳动、园艺作业及远足等进行学习;教师仅仅起指导者的作用,负责学生的看护、营养及心理健康发展等事务;允许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

阿博茨霍姆学校的榜样作用超越了国界,德国教育家利茨(Hermann Lietz,1868—1919)、法国社会学家德摩林(Edmond Demolins,1852—1907)在参观了雷迪创办的学校之后,分别在德国、法国创建了新学校。

1898年,德摩林出版了《新教育》(Education Nouvelle)一书,主张在法国推行新教育,并于第二年创办了法国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Ecoles des Roches)。稍后,利茨于1901年至1904年在德国的埃尔森堡、豪宾达、拜勃斯顿地区创建了3所乡村寄宿学校(Landerziehungsheime)。其中设在埃尔森堡的乡村的寄宿学校招收6~12岁的男童,设在豪宾达的学校招收13~16岁的男少年,设在拜勃斯顿的学校则招收16~19岁的学生入学学习。后来这3所学校又扩展成为8所,均仿效阿博茨霍姆学校,提供新教育。

这一时期,受阿博茨霍姆及其他新学校的影响,荷兰、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也先后创办了各式各样的新学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Adolphe Ferriere,1879—1966)创办的克拉塞格学校(1899年),德国教育家文内肯(Guctav Wyneken)等创设的威克尔斯多夫学校(1906年),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创办的“隐修学校”,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罗马创设的蒙台梭利学校(1907年),德国教育家格希布(P. Geheeb)兴办的欧登瓦尔德学校(1910年),英国教育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Margaret McMillan,1860—1931)与雷切尔·麦克米伦(Rachel McMillan)姐妹创办的保育学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西欧各国共兴办新学校达100余所。

值得注意的是,西欧新教育运动在初步兴起时期缺乏类似总体教育规划一类的东西。各个教育家凭着自己对新教育事业的理解,更具体地说,是依据自身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发展类型的把握来创办新学校,投身于新教育运动。他们纷纷创设新学校,以具有建设性的教育实验作为开路先锋,然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当然在这期间,各国的教育家在教育观念上有互相学习借鉴的地方,在教育实践上也发挥了相互启发的作用,但这种借鉴与启发均是教育家个人的随机行为,缺乏必要的组织与计划性。鉴于新教育运动在西欧各国发展的现状,客观上产生了从理论上诠释新教育运动开展原则的需要,也萌生了各国新学校之间实现有益的交流与联系的需要。这一时期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凭着对新教育事业怀有的热忱及卓有成效的理论诠释与实践工作,为新教育运动步入正轨做出了贡献。

费利耶尔在为比利时教育家瓦斯孔塞罗(Faria De Vasconcellos)所著的《比利时之新学校》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对新学校及新教育运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阐释。费利耶尔首先指出,新学校就其性质而言,是实验教育学的实验室,儿童在新学校的学习包括与手工劳动相联系而实施的智力教育及通过儿童自我管理而进行的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此外,费利耶尔还具体归纳了新学校的特征,例如,实行寄宿制;校址大多选在环境优美的乡间或城市远郊;注重学校家庭气氛的营造;重视发挥儿童经验与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新学校开设游戏、园艺劳动、手工、体操、旅行等课程,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等等。

为促进各国新学校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费利耶尔于1899年在瑞士日内瓦创建“国际新学校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Nowsrelles)”,具体负责有关新教育的文献交流及保存事务。

这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兴起阶段,既表现在各国创设了不同类型的具有新教育一般特征的新学校,又表现在对新教育的一般理论及原则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西欧新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新教育运动逐步蓬勃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此前创立的新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教育实践的推动下,新教育理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还表现为新学校在继续创办及新教育运动原则得到具体确立,更体现为新教育联谊会的成立和该组织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19年,德国人类学家鲁道夫·斯泰纳(Rudolf Steiner)创办了瓦尔道夫舒勒学校(Freie Waldorfschule)。此前,斯泰纳曾于1914年发表《人类学视野中的儿童教育》一文,集中论述了自己对新教育的理解。瓦尔道夫舒勒学校以其鲜明的新教育特征吸引了众多学生,在最初5年内,在校生达到1000人。但1938年遭纳粹封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复办。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创办的较著名的新学校还有设在维也纳的兹采克学校(Franz Cizeks School),该校提供完备的艺术自由表达教育,让学生从事手工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另外,位于德国德雷斯登郊区哈雷拉的达尔克罗斯学校(Dalcroze School)也是较为知名的一所新学校。该校特色之一便是采用韵律舞蹈的方法进行教学,把儿童的活动与艺术、手工、音乐及舞蹈等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引导学生在对有意义的活动的积极参与中悟出教育的真谛。英国教育家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是一所较为著名同时也具有较多争议的学校。尼尔先在德国达尔克罗斯学校负责外国学生部的工作。1923年,德国南部撒可尼地区政局动**,尼尔遂将该部迁至维也纳附近的圣塔哥思堡。该校因不设宗教课程而不见容于维也纳教育管理部门,遂又迁至英国多塞特郡的莱莫·雷季斯地区,在此正式组建夏山学校。夏山学校最有特色之处在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及各种政策的制定。这里还应提及英国女教育家苏珊·艾萨克斯(Susan Isaacs,1885—1945),她于1924年在剑桥大学废弃的麦芽作坊内开设了一所幼儿学校——马尔丁豪斯实验学校,该校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新办法。通过对2~9岁幼儿进行系统、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在玛格丽特·麦克米伦保育学校运动的基础上,艾萨克斯将英国保育学校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一个新高度。

在新教育理论的发展上,这一时期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新教育理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些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坦(George Kerschensteiner,1854—1932)的公民教育及劳作学校理论,瑞典教育家爱伦·凯的自由教育理论,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同时,在新教育实践蓬勃开展的大背景下,又涌现出一批新的教育理论家,他们是英国的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沛西·能(Percy Nunn,1870—1944)、罗素(Bertrand Arthur Russell,1872—1970)、尼尔以及比利时的德可乐利等。

各国新教育家在开展新教育运动的过程中,基于对共同事业的追求,交流与联合的趋势更为明显,日内瓦国际新学校局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一些教育家曾于1914年集会于英国,共同商讨筹建国际新教育组织机构的相关事宜。在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的积极倡议和组织下,1921年7月30日至8月12日,英、法等14个国家的100余位代表在法国加莱(Calais)举行国际新教育研讨会。与会者就“儿童创造性自我表现”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蒙台梭利、德可乐利、尼尔等人还进行了专题发言。最后,会议决定成立“新教育联谊会(The New Education Fellowship)”;创办一份刊物作为宣传新教育理论的阵地,这份刊物的名称是《新时代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New Era;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journal for the promo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新时代的教育》还以法文、德文同时刊印。此次会议还确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洲举行了8次会议,在南非和澳大利亚举行了两次会议。新教育联谊会成立后,国际新学校局的工作没有中断,而是与新教育联谊会一起开展工作。

1921年召开的加莱会议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便是新教育原则的确立。原则共有7条:

①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准备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和实现其精神的至高境界。无论教育家持什么观点,教育的目的皆在于维护及增进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

②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个性。而只有通过让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自由,才能发展儿童的个性。

③各种学习及真正的生活训练都应给予儿童的天赋兴趣以自由施展的机会。应在各种手工的、智力的、审美的、社会的和其他类型的活动中唤醒和发展儿童的天赋兴趣。

④每一年龄有其特定的性质,因此需要儿童在教师的协助下自己来组织个人的和团体的纪律。这种纪律应能养成更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责任感。

⑤教育中的自私性竞争必须加以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利用合作的方式教育儿童献身于他所属的团体。

⑥实施男女同校教育,接受共同的教学和教育。尽管男女有别,但是让男女儿童合作会相互产生有益的影响。

⑦正确实施新教育,不仅要把儿童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使其能够履行对邻里、本民族及整个人类的职责,还有助于其意识到个人的尊严。[11]

从新教育联谊会所确定的这七项原则来看,新教育主要是以肯定儿童自由、发展儿童个性为己任的,与此同时,还强调了培养儿童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全面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大萧条的态势,生产倒退,货币贬值,失业率骤升,并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及社会问题。这次危机导致新教育联谊会从而也是新教育运动工作重点的转移。如果说此前新教育运动重点是儿童兴趣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活动的组织,那么此后的重点则是考虑新学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转变从新教育联谊会议主题的更易中即可清楚地看出。

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新教育联谊会共举行了5次会议,其主题分别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教育与创造性”“儿童创造性的培养”“教育中的自由内涵”“新心理学与课程”。1932年及此后几次会议的主题分别是“教育与社会变迁”“为国际社会之生存而教育”“教育改革与新教育”等。事实上,1932年之后,新教育运动的实施开始强调通过教育对社会进行改造;要求让儿童初步认识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真实情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参与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本国的民族遗产。

1942年4月,新教育联谊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儿童宪章》,重申所有儿童,不论性别、种族、国籍、宗教信仰及社会地位如何,均享有如下基本权利:

①儿童的人格是神圣的;儿童的需要必须是任何良好教育制度的基础。

②儿童所享有的适当的衣、食、住的权利应该被认为是国家财源的首要开支。

③儿童拥有有效的医疗保健及治疗的平等权利。

④儿童拥有接触本国知识与智慧宝藏的平等机会。

⑤儿童享有接受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权利。

⑥所有儿童都应该得到适度的宗教教育。[12]

三、西欧新教育运动的消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成立以及各国教育形势的新发展,西欧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消解。新教育联谊会从1946年之后便开始讨论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新学校的教师等。新教育联谊会于1966年更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英国教育史专家斯图尔特(W. A. C. Stewart)指出:“这个协会的未来也许更困难,但是,它在英国及世界教育革新史上所表现出的活力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3]作为一场教育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新教育终归要走向消解,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新教育由小到大、由分散到联系、由上而下,或如急风暴雨,或如涓涓溪流,深深地影响了西欧教育观念及教育制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积淀成文化,对未来有形无形中发生着影响,这种影响是长远的、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