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本质(1 / 1)

如何理解和把握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它直接涉及认识的内容以及认识者(主体)和认识对象(客体)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不同的哲学派别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多重矛盾关系中去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解答了认识的本质问题,明确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或摹写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所谓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在人的认识中必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由于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认识活动是为主体实际地把握客体的实践活动作准备,而实践活动只有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才是有效的,因此,认识活动必须也必然要以观念的方式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前提。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揭示出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征。人的反映活动不同于动物的反映活动,它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复现。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操作”,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正如列宁所说,“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1]。在一系列的抽象过程中,认识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认识活动的结果也不再是同直观客体相对立的感性的形象,而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图形等形式出现的精神“建构”物。

更重要的是,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要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要基于这种反映,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人的认识活动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够反映出对象对于满足人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与动物不同,人在实际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之前,就在头脑中把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所“应当如此”的面貌创造出来了。“应当如此”,就是目前在现实世界中还不存在的东西,是一种超前性、创造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属于观念世界、主观世界,它为人的实践活动实际地改造世界、创造世界提供了蓝图,并通过实践活动转变为现实世界、客观世界。这就是人的认识所具有的创造客观世界的功能。所以,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

人的认识所具有的创造世界的功能,同人的认识所具有的反映世界的功能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实际上,创造离不开反映,“应当如此”离不开“本来如此”,创造并不是一种无事实基础的纯主观的创造,而是以对客体“本来如此”的面貌的反映为基础,同时,结合主体自身的需要塑造出“应当如此”的理想客体。例如,自然界能飞翔的动物就是飞机的最初主体原型,人的需要+气体动力学的规律+仿生学的构思,就是人的创造性的思维元素和思维来源。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功能,而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不同方面。反映离不开创造,反映过程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创造也离不开反映,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所制约的。

在认识活动中,人与世界的统一是通过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实现的。作为能动反映的认识,既是人们观念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实践地改造世界的前提。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之所以没有揭示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看到认识对象与改变对象的一致性,把认识等同于直观;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看到人的认识的社会性,把人的认识等同于生物个体的消极反映。认识确实发生在一个一个认识个体的大脑中,但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认识的本质是同人的社会本质密切相关的。

第一,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需要推动其进行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认识的能动性首先体现为认识个体对未知世界、未知事物、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好奇心”,好奇心的确对认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在一定的时候为什么是这种事物,而不是那种事物成为人们好奇心关注的焦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人们的好奇心是不同的,则是由社会实践及其需要决定的。古代人不可能产生对纳米技术或基因技术的好奇心,现代人对钻木取火或打制石器不再会产生好奇心。从根本上说,推动人们能动地探求未知世界的原因就是社会实践及其需求。“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需要反映到个体的头脑中,才转化为个人的好奇心,成为个体认识活动的动力。

第二,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使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人不仅仅是凭借肉体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对象的,虽然人眼只能接受380毫微米—770毫微米的电磁波(光波),人耳只能接受20赫兹—20000赫兹频率范围内的振**波(声波)……但是,人们可以借助射电望远镜观察到10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把物体放大百万倍以上,电子计算机每秒上亿次的运算速度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变得更快、更准确……一个人不掌握和运用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就不可能从事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一个人一旦掌握和运用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进行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就不再是纯粹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了。

第三,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前人和他人的知识使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深化和发展。动物所获得的只是生物遗传那一点“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永远重复在同一水平上。与动物不同,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是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统一。这种社会遗传性充分体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体地说,人并不是仅以个体的有限的知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他的背后是社会所提供的巨大的知识库,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反映能力同对这个知识库的吸收程度成正比。

在认识活动中,每一个认识个体,一方面同客体即认识对象发生关系,不断进行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又同其他认识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个体认识向社会开放和社会认识影响个体的双向运动。这种相互作用使认识成为社会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人的社会本质使每一个人的认识超越其个体,使每一代人的认识超越前一代人的水平,使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深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