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疑是当代人类尤为关注和最为着力的方向之一。在我国,从倡导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到提出建设“创新工程”,进而规划和建构“国家创新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和时代性自觉。把“创新”既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哲学理念和共同文化意识,又作为一项直接的和现实的“工程”来加以设计、规划、组织和实施,并将其贯穿在全党全民的全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这意味着对于人类的创造本性的深度发掘和自觉运用。它不仅将对中华民族的今天产生极为现实和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且将直接促进中国和人类的跨世纪发展。
创造是人类的最高本性,也是地球生命圈内更新、变革和发展的最积极力量。生命的进化,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体的适应、变异、更新和创造能力的不断增强。在这里,适应、变异、更新和创造代表着生命力的不同能级。创造力无疑是生命力的最高能级。处于不同进化水准的生命体有不同的机体结构、智慧程度和能力水平。人类作为地球生命圈中的最高形态,不仅有其他生命体所共有的能力,而且有它们所不具有的能力,这就是自觉的创造能力。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创造能力的统摄下,人的其他所有能力都得以提升,成为人的创造能力的内在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创造力的驱使和作用下,人的生命活动才能展示为一个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过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讲,人区别于和超越于动物之处,在于动物只能生活在一个给定的自然界,人则能够改变自然界,而且可以创造出人化的理想世界。人是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创造性是人作为最高层次的生命体的最重要的规定性。
创造性是古往今来各个时代的人们的共同本性,但对于当代人类却显得尤为重要。人类是在不断的创造中体验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然而,人的创造能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其性质、内容和水平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时代性差异,人的创造方式也相去甚远。从最初的石器、铜器、铁器,到今天的计算机、航天器、核武器,人类的创造经历了由现成的宏观物质世界向宏大胀观世界和细微渺观世界的漫长发展,经历了以物质为中心,到以能源为中心,向以信息为中心的发展历程。不同时代的人们实际上生活在不同的创造性空间之中。当代人类创造的最根本特点是以对信息的认识、理解、重组、传输、创造等作为全部创造的基础和重心。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点不仅为物质创造和能源创造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和方向,也为当代人类的发明和创造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形式和空间。当代新科学技术革命,本质上是信息工业的革命、知识产业的革命。当代人类所尤为关注的知识经济,实际上是信息经济、创新经济。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创造力及其大小对于当代人类的特别重要性。
创造性是当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同追求,但它对于当代中华民族来说却显得格外重要。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不仅在生命形式和文化类型方面表现出来,也尤其在对自身的创造能力的开掘和运用的层次和程度上表现出来。各民族发展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创造力水平的差距。只有高创造力的民族,才能领先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自己的历史辉煌,以其汉唐雄风而领先于当时的人类文明。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落后,从根本上说就是创造精神的束缚和压抑,创造能力的萎缩和衰退,或至少是未能得到必要的保护、开发和发挥。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的萎靡状况,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速发展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其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的严重落伍。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目前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仍然很大,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更不相称。应当看到,当代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造力的竞争。已经落伍的中华民族能否在不长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并有所超越,取决于能否在今天做出加速度的创造。
当代的创造主要是知识创造、信息创造。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主要是通过思维的操作来实现的。创造性思维是高度组织化和信息化的人脑所特有的功能,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和根据。思维的创造性依据于世界运动中的变化性、可塑性、可分解性和可重组性等特性,是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而对于客体信息的分解、重组和建构。信息具有无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语言符号系统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正是借助于没有空间体积的语言符号系统,外部的现实的无限的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信息内容可以进入有限的人脑世界,也使人脑这个有限的物理世界可以包容一个无限的思维世界。人们在头脑中对具有指称意义的语言符号系统进行加工处理,就可以在不改变客观对象的现实存在状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组合,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取向来加以选择、取舍和重构,强化其有利于人的性质和属性,创造出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的新的观念客体,生产出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和知识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去推动实践模式的更新,去指导人们从事新的创造。我们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强调知识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高度评价当前在我国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正在全面部署的创新工程,认为它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对于自身的创造性潜能的一种深度发掘和自觉运用。创造力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它直接地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的,必须通过人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人在开发和运用自身创造力方面的自觉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与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程度之间呈正比递进关系。是因循守旧,还是锐意创新,对于一个人来说,表明了不同的生活态度,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则不仅表明其自觉性水平,更表明其对于未来的责任态度。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是在各代人的创造中实现的。只有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与创新精神,并自觉地进行着有组织有成效的创造活动的当代中国,才能对自己和人类与世界的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保持开放心态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心理前提。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全部成就,从全党和全民精神状态的角度来看,归结为一点,就是不断从过去封闭、僵化、保守的心态和教条化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看待和解决历史遗留与现实生成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学习、变革、调整、更新、创造。三次思想大解放,可以看作中华民族的开放心态的三次重大提升,也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三次时代性跃迁。三次思想大解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与时代性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给了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使全党全民深刻体会到了“与时俱进”的特有价值与魅力。人的未完成性和可塑性决定了也要求人的开放性。开放不分领域,不仅向外部自然界开放,也向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自身开放;开放没有时限,向过去开放以弘扬优秀传统,向现实开放以创造未来,向未来开放以制导现实;开放没有禁区,勇于和善于向他民族、他地域和他国度的一切先进思想文化学习,以发展我们自身。开放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才有可能做到“与时俱进”。
强化批判精神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精神气质。批判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科学的批判是有效的创新的必要清道车。批判意味着去发现和发掘现实的不合理性和理论的非科学性;批判意味着对于现状的不满足和对于理想状态的一种积极追求。科学的批判包括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其目的在于使理论与实践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达成动态的一致与协调。一方面,从合理的实践出发来科学地批判已有的社会理论和价值观念,使思想理论趋于科学化,使价值观念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依据于新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来科学地批判社会现实和社会行为,使社会现实趋于合理化,使社会行为趋于规范化。一方面,在发展了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从事理论批判和价值建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合理的价值观念引导人;另一方面,依据更新了的理论从事实践批判,使之变得更加自觉、合理和有效。正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批判与双重建构中,理论的科学化与实践的合理化才能内在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推进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真实社会价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人的创造性本能的自觉发挥与运用。创新意味着对现实的不满足和改造,意味着对现实中所没有的东西的探索与建构,也意味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建设。创新是以对现实的否定性评价为前提的。现实不能直接地满足人的要求,人便批判现实,并力求改变现实,创造更理想的世界。什么是更理想的对象和世界?这既需要探索和预测,也需要设计和建构。这里不仅有客观的制约和真理的标准,也有实际的功利需要和价值的标准,还有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是利、真、善、美的统一。人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现实世界,但人们在实际地创造出现实的理想世界之前,必须先在观念中把它创造出来。因此,人们不仅要进行现实的创造,也要进行观念的创造,尤其是理论的创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实践智慧的理论提升。它们既是一种开放的理论原则方法又是鼓励人们进一步创新的思想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又在当前极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展开,既需要多方的学习和借鉴,更需要自主的探索与创新。这里的探索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这两种创新之间也是内在相关的:一方面,观念地建构更加科学严密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使之更有说服力和震慑力,能够转换为大众手里的科学思想武器和方法;另一方面,观念地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蓝图,使之更有号召力和感染力,更为大众所自觉接受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一方面,依据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不断建构更加美好理想的现实社会;另一方面,依据发展着的社会现实去不断地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正是在这种观念与现实、批判与建构、观念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观念的建构与实践的建构的交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也才能不断进步。